拒绝也是爱!

10/12/22 20:47:06 标签:宝宝成长 2岁2个月

辰仔一天天的长大,也一天天变的有想法与个性。全家围坐着一起吃饭,辰妈和辰爸讲的不亦乐乎,辰仔感觉受到了冷落,于是大叫:“不许讲话了!”OK,吃不言睡不语,辰妈辰爸立即停止交流,认真吃饭;辰爸辰妈有矛盾了,相互指责,矛盾升级,就差大打出手了,小家伙不停地喊:“不说话啦!不说话啦!”OK,吵架不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更不好,所以辰妈辰爸偃旗息鼓,各自冷静。

 

辰仔是全家的宠儿,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几乎是心想事成。小家伙也发现自己的权力不小,特别是控制话语权上,只要有人不理辰仔了,辰仔就会大叫大嚷要求大家停下来关注他的世界。对于家人不正常的交流,比如吵架,当然是要听听孩子的呼唤的,可是,家人在一起也有正常交流的时刻啊,大人们不可能24小时除了和辰仔说话就是睡觉吃饭了啊!辰仔目前2岁2个月,正是个性迅猛发展的阶段,如果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不停哭闹,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同时,特别喜欢有人陪着玩,说话,不喜欢受到冷落。

 

自从姥姥姥爷离开了武汉,辰妈就一直在刻意的训练辰仔的独立能力,比如自己玩一会儿自己的,而不是时时刻刻需要人看着,陪着。如果大人们在正常的交流下,辰仔大叫“不许说话”的时候,辰妈就会不断地,反复地告诉辰仔,大人们需要交流说话,说话是每个人的权利,你可以说话,但不要阻止别人说话,大人们说完了话,再陪你玩陪你说话。虽然这样说,辰仔肯定是不愿意也不配合的,但辰妈会坚持下去,如果哭闹,就让他哭闹,大人们继续讲话,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人们的交流也会加快速度和尽量简洁,并在说完必要的话之后向辰仔表示,咱们讲完了,可以陪他玩和说话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讲得就是一个适当拒绝孩子的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特别是家里的老人,什么都顺着孩子,年轻的父母也没经验,听不得孩子哭闹,孩子一哭全家投降。西方大哲柏拉图说,你要害一个孩子,最有效地办法就是让他心想事成。

 

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拒绝,都喜欢被接受。可是,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其实善意的拒绝是能被每一个人承受的。辰妈也不喜欢被拒绝,觉得被拒绝就是不被爱,不被接收的表现,因此容不得别人对自己需求和意见的漠视或者更直接的拒绝。但有了辰仔,做了妈妈,才感觉到,只有一个从小被过分满足的孩子,才会无力承受人生中的种种拒绝。

 

热情的辰仔一边吃着自己的零食,一边举起一块要送给妈妈吃,辰妈真不想吃,这一次,坚决不吃,并认真地对他说,妈妈吃饱了,不吃。辰仔觉得自己受到了拒绝,突然就不干了,大哭不止,非让妈妈吃下不可,一边哭,一边举着手里的零食往妈妈嘴里喂。辰妈依然坚持着不吃,并抱起辰仔,认真地说,妈妈真不想吃,你不能强求别人接收你的东西。就这样反复地说了几遍,辰仔似乎听懂了,突然就不哭了,也不强求妈妈吃零食了,一口就喂进了自己嘴里,没事似地吃的津津有味起来。

 

有人要说了,不就是一块小零食吗?有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吗?妈妈吃了,孩子也开心,何必搞得郑重其事的。但,辰妈要说的是,有必要,相当必要。一个二、三岁孩子的要求可大可小,五花八门,对于成人来说,满足一个幼儿的需求几乎就是举手之劳。试想,一个习惯了被满足的孩子,他将来还能承担什么。

 

通过这件小事,辰妈也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被拒绝不一定是不被爱。爱,也是有原则的,无止尽的接受,不是爱,是害,是怕,是不平等,这样的表面和谐势必土崩瓦解。辰妈拒绝了辰仔的美意,但辰妈依然很爱很爱辰仔,辰妈在拒绝那一块零食的时候,看到的是若干年后,辰仔被某个MM拒绝的时候,依然保有风度;若干年后,被某个老板炒鱿鱼的时候,依然壮志雄心。

 

如果爱你的孩子,就学会适当的拒绝你的孩子吧!哪怕那是很小很小的事!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涵涵妈妈对辰仔说:2011-03-14 12:42:39
  • 写的真好。 学习了。哈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