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客人——我的第一次蒙氏体验(上交版)

11/01/09 19:22:30 标签:成长

    多年来,总认为自己小的时候没上过幼儿园是一生中的缺憾,看着上幼儿园的儿子每天不错的状态,心中很是欣慰,却也有一丝的新奇。

    终于,机会来了,让我真正的进入其中,走进了蒙氏教学。

    周五的早上,与贺贺匆匆入园后,孩子开始熟练地自己换衣、换鞋,并且把自己的衣物摆放整齐。教室里秩序井然,伴随着轻柔的纯音乐,我的心绪平静了许多。贺贺拿上工作卡,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生活。首先,是签到。几个孩子有序的排队进行着,各自拿着自己的签到表,轮到自己后在上面盖个小印章,俨然与成人上班签到一般。该吃早饭了,桌上放两大盆饭与菜,旁边还有小馒头。签完到的孩子,拿起碗和勺排着队盛自己的饭菜。特别是就座的时候,如果旁边已有人先坐,就要先问问:“我可以坐这里吗”?征得别人同意后,方可坐下。吃完饭的孩子收拾自己的饭具,整理用过的桌凳等,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合理,那么的井井有条。

    之后,我随孩子们来到感官区,琪琪早早在线的中间等待孩子们的到来。首先是准备活动。孩子们顺着线环绕而坐,手放膝盖,然后,闭上眼睛心无杂念地身心俱静。随着孩子们渐入状态的时候,缓缓起身,开始了走线工作。“伴着美妙的音乐,双手后背,一步一步的迈,脚跟着地......”旁边的我也进入到了一种轻松而美妙的状态与境界!看着孩子们的一步一步,心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音乐闭,走线闭。琪琪轻声的叫着每个孩子的名字,坐在她的周围,围成一圈儿一圈儿的。在场的每个人闭上眼睛,全神贯注的听电脑里的声音。“喵喵、汪汪、嘎嘎、嗡嗡...”睁开眼睛,谁能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孩子们踊跃的举手回答。终于,回答的人数越多,答案也越多——分歧产生了。此时,琪琪和蔼轻声的说:“那让我们再听一遍吧!”“喵喵——猫的叫声、汪汪——狗的叫声、嘎嘎——鸭子的叫声、嗡嗡——蚊子的叫声。”芳芳在一旁边放音乐边注解——这就是孩子们的寂静活动。整个活动体现了情景的创设,步骤的实施,感知的反馈,自我的校正等环节,合理而严密!

    而后,三位老师开始根据孩子的工作进度与兴趣,邀请孩子们分区而做。

    芳芳邀请的几位孩子在数学区,进行了“个 十 百 千”的认知工作。出示了“11的教学小珠”,“110的小珠条”,并用“11的教学小珠”与其逐一对照,也就是“101的小珠”;“1个百的小珠块”并用“110的小珠条”与其逐一对照,也就是“1010的小珠条”;“1个千的小珠块”并用“1个百的小珠块”与其逐一对照,也就是“10个百的小珠块”。最后,在教具的下方各出具了写有“1”“10”“100”“1000”的阿拉伯数字卡片,并一块儿来认知上面的数字。她耐心地指导着孩子,并在孩子的大脑里产生了数的意义——“量”与数的字型——“符号”的概念及两者的联系,由浅入深地让孩子了解大小,多少,原本抽象的数学一下子变得简单多了。

    琪琪邀请孩子们做的是感官区的工作,如“城堡游戏”等。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喜好,从环境中选择所需要的活动或工作。这样才是孩子所真正需要的,才会使孩子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也才会让孩子发挥头脑的和体能的潜力。并且体现了自由的选择,独立的操作,自我的校正等特点。

    做完工作的孩子开始去喝水,加餐。贺贺邀请我一块儿去,就这样我来到了由安娜负责的生活区。最先跃入我眼帘的是小朋友“小胖”,他系着围裙,手拿菜刀,正在忙着切水果,并把切好的水果整齐的摆放在小盘子里。由于自己没法儿撕开保鲜膜,向我有礼貌的求助:“叔叔,帮我撕开好吗”? ——使我明白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援手”或“适量的帮助”,但不需要搪塞或包办。他们需要我们这些大人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内在需求”,帮他(她)好好地长大成人!还有小朋友在沏茶,一幅忙而不乱的景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与孩子的茁壮成长!

    吃加餐的时候,就有小朋友很有礼貌的帮我拿水果,拿纸巾,并帮我送盘子。特别是临走的时候,许多小朋友跑到我的跟前说:“叔叔再见;叔叔你什么时候还来啊?叔叔路上小心......”。看着一张张满脸稚气的可爱小脸儿,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一直认为蒙氏离我很远很远,而这些孩子却离我很近很近,各种思绪涌上心间,让我许久不能释怀......

    的确,他们个个都是这个“家”的小主人,而我只是一迟来的客人!

                                       张丕尧(贺贺)家长

2011-01-07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