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误区

11/01/22 00:14:59 标签:育儿心经

很久以前育儿资料,现在看来正好,温故而知新!

爱的误区

 

    现代社会中流行的先进教育,除了强调给孩子自由外,还强调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作为家长,因为不确定自己是否曾经获得过无条件的爱,所以他们不能明确这种无条件的爱是什么样的形式。

    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很相信自己的感受,以为爱就是内心的那种被自己认为爱的感觉,当那种爱在我们内心中激荡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能够表达这种爱的行为。我们会认为我们所做的所有的事都对对方有好处,都是在爱对方。实际上不然,很多人在爱的感觉引领下为被爱的人做的事却是对对方没有益处的。

    比如热恋中的一对情侣,心中除了爱没有别的了,于是不断地向对方表白,我要牺牲我的一切为你而付出,然后放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和爱好成天跟在对方后面,对方做什么,她就去协助他。这样,如果对方也是爱她的,就会感觉到压力特别大,生怕自己耽误了对方的事业发展,阻碍了对方去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使对方失去了自我,于是便会拼命地要求对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对方还以为自己不为爱人所爱,便产生了很多的猜测,最终破坏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再如,一个妈妈下决心一定要把全部的爱给孩子,于是每天精细地盯着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结果一方面使孩子无法独立发展,而且变得没有力量,甚至使孩子心理、智力都发展滞后,妈妈也因抱孩子抱出了肩周炎;另一方面由于所有的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先生,使得夫妻间的感情破裂,连一个完整的家也没有了。最后妈妈也成为一个不快乐的妈妈,还不断地把不良情绪散发在孩子的生活中,影响了孩子的心理。

    这些都是错误的爱。

    以下6种爱,是给孩子内心带来伤害的爱。

 

公式化的爱

    这样的人一般内心有一种爱的想法,却不知道怎样用行动来帮助孩子,也不去修炼自己,使自己找到真正的心灵深处的爱,而是用大脑想象出一种爱的模式,需要用的时候就把这种模式照搬出来。

    一般人很难通过自己创造出这种假爱的模式,多数是受一些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影响加上家长自己的想象,酝酿出一种概念式的爱。这种爱是可以被表演的,当一个母亲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爱的母亲时,可能就会寻找这种感觉。这样的母亲一般都由于对自身隐藏的某些习性不认可或感到恐惧,或者认为自己不能自然而然地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心力不足,没有力量再去爱孩子,而用一种公式化的爱来驱除自己的恐惧,使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在爱孩子了。

    一位妈妈上了一天班非常疲劳,在夫妻的关系中,先生又不能用爱给她足够的力量,所以她无法在回到家后获得舒适的爱和深厚的关怀来补充自己的能量。因为觉得自己不能让孩子看到自己这样的状态,同时对自己成天这么忙碌没有更多的心力和时间给孩子而感觉到愧疚,于是这位母亲决定每天拿出40分钟来陪孩子玩,给孩子以爱。

    一脸疲惫,一脸烦燥地走到家门口时,这位妈妈会挺起胸,让笑容回到脸上,然后走进家门。看到孩子正在那里玩耍,爱的感觉一下涌上心头,妈妈立即冲到孩子面前,用超级快乐和超级亲切的状态对孩子说:哇,宝贝,妈妈回来啦,你在玩什么呢?然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开始欣赏起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创造出那么有意思的游戏,看上去孩子要比刚才一个人玩耍时快乐得多,情绪也高涨得多了……

    时间到了,妈妈该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就告诉孩子应该去找某某,妈妈要去做某事不能陪你玩了。这时孩子就会非常失落,就像被惹起了馋性又吃不到东西的那种人,内心会感到非常委屈和悲凉。不满和不愉快慢慢积压在心中的孩子,以后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就会找机会发泄情绪和胡闹,或者软塌塌的没有力量,不愿意自己工作,只等着妈妈回来跟妈妈一起玩。

    实际上这个妈妈用孩子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使自己良心不再受到谴责,却剥夺了孩子担当主角的工作,使孩子配合自己,而且不满足孩子对兴趣游戏的需要。这样的爱是索取的爱,这样的家长是索取者,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利用孩子。使用这种爱的家长一般都有以下几种心理:

    一种是觉得自己工作很忙或者长期工作在外,与孩子相处时间太少,认为自己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而心存内疚想尽力地弥补孩子。

    一种是认为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内心找不到真爱,并且发现自己身上有跟爱的概念相违背的模式,担心暴露出来会伤害孩子。虽然自己在别人面前是个淑女,很温柔可爱,但发起脾气来很泼,很刁,却不想让孩子知道这种状态,就会做作出自己是一个爱孩子的妈妈。

    一种是从小比较矫情,习惯于矫情和做作。自己把自己的形象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娇滴滴的、人见人爱的女生,内心总在完善自己想象中好母亲的形象,总把孩子作为配角,让孩子帮助自己完成一位好母亲的形象。这样做的母亲一般都对自身隐藏的某些习性不认可或感到恐惧,从而用好母亲的形象来驱除自己的恐惧。这样的妈妈非常会爱孩子,把爱表演显示得非常清楚,但这不是从本质上爱孩子,孩子不会接受到爱。

    如果孩子不能从这些爱中获得真正的心灵涵养,就会像隔靴搔痒,使孩子感受到烦躁和不满足,于是孩子精神空乏,没有心力,表现出不断索取爱或物品的行为,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脾气,或者哭泣。

 

求助型的爱

    有一种成人自己从小也是被娇生惯养大的,或者家庭状况非常糟糕,使得自己惧怕面对任何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并且自己发现自己不自信,没有力量,在内心很希望有人替自己去抵挡一切并把自己保护起来。当一个成年人无法被另外的人时时刻刻这样保护着,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冲突时,他们就感到活着非常困难和不安全。这些希望被保护的欲望会转化成对孩子的行为,她们会以一个保护者的形象,时刻把孩子抱在怀里,把自己需要孩子当成孩子需要自己,非常紧张,会假定孩子有许多承受不了的事情,忍受不了孩子有任何的烦恼和不良情绪。

    这种妈妈动不动就抚摸孩子,眼睛露出非常关怀和同情的神情,内心有种强烈的情感,只要跟孩子在一起,坐在孩子身边,就有一种非常舒服的、非常美好幸福的感觉,所以她们的眼睛总是盯在孩子身上,把孩子抱在怀里就什么都不需要了,就像爱宝石不是要拿宝石来做什么,而是用宝石来填充自己的爱一样。这种妈妈是在拿走孩子的可爱,去填充自己,给自己力量,而不是在给孩子力量。她只顾感受孩子带给她的舒适,顾不上去思考怎样帮助孩子,怎样为孩子的发展去贡献和付出。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成人的怀抱让孩子非常舒适,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只有成人的身体,手、眼、耳朵、身体都处于神游状态而不动,时间久了,被抱着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模式。由于没有使用感觉器官,孩子甚至对抱她的人都不再有感觉,对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能力也没有认知,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事物,不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探索给自己精神带来快乐,不需要探索和工作,更不需要游戏。

    到了两岁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孩子在群体中的状态跟自闭症孩子极其相似,对身边的孩子和群体氛围没有感受,对别人与他的交往也不理解,无法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和探索状态,只会持续地做一个重复动作,如果没有人干涉,会一直做下去。他们甚至分不清自己的爸爸与另外一个陌生男人的区别,也分不清自己的妈妈与别人妈妈的区别,甚至妈妈站在身边都没有认出来。

    到了3岁多,他的语言机能已经完善,但是他不知道语言是用来跟别人沟通的,因此经常自言自语。与自闭症不同的是,他的自言自语与他的行为相关,并且是在表达;他会回答别人的问题,不像自闭症孩子那样老重复别人的问话;他经常眼睛看着天空的某一个角落,出现神游状态,如果没有人干涉他们,他们会整整一上午都处于这种状态;他的行为发展严重滞后,当有人对他进行物品的刺激时,已经两三岁的他可能只会做9到10个月婴儿的探索工作。

    这个孩子是与其他孩子完全同样的没有缺陷的孩子,但是被家长不正当的爱害成了这个样子。我们很难想象将来他的智力水平和生存能力能够赶得上那些正常发展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这样的孩子需要一个专门的人每时每刻跟在他们身后,当他神游的时候,用物体对他进行人为的肢体刺激,逐步将他的感觉拉回身体中,使他关注身边的事物。

    拿孩子来补充自己能量的爱,对孩子伤害是极其大的,成人一定要使自己获得成长,让自己有力量,才能够帮助到孩子。

    当母亲把自己的软弱无力传导给孩子,孩子也会感到自己没力量,于是害怕离开成人身体,不肯走向独立。这种爱等于剥夺了孩子独立的需求,使孩子严重依恋成人的身体,不去探索和工作,制约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也成为没有心力的人。

 

焦虑型的爱

    内心已有焦虑的伤痕,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焦虑的人,当有孩子后就将焦虑源转移到孩子身上,不停地在孩子有关的事务上寻找可焦虑的事情,不断要求别人和孩子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某些状态,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以为自己内心的担心全是为了孩子,其实焦虑早已存在,在任何时候,焦虑会投射到自己最重视的事情上,当有了孩子后,焦虑自然就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凡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一概都不放心,所以每天找到各种细节去为孩子担心,还以为这是在爱孩子。

    这类家长因为童年的成长有问题,给内心造成一定的焦虑和恐惧,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觉得天要塌下来了,会把焦虑投射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没有孩子时,会好一些,只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有了孩子后,会把所有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离开孩子就会想会不会有人欺负我的孩子,孩子会不会哭了没人管啊……成天担心,惶惶不可终日。见了孩子就急不可待地拷问孩子,孩子掉了两滴眼泪,马上就没来由地问孩子是不是有人打你了,有人欺负你啦,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说一遍。

    这种每天把所有受伤害的机会都说一遍的做法,等于训练孩子寻找使自己受伤害的机会,这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孩子会因此成为受伤害的狂想者,会变得对伤害非常敏感,将来一旦成为受害者,就会愤世嫉俗,认为社会对他不公,会在他的生活环境中专门寻找伤害他的人,要是有人从他身边走过碰他一下,或者这个人打了别人,他都会认为这个人打了他了。一个这样的人不会良好地发展幸福生活,只会把自己练习成一个受害者,与幸福生活无缘。

    焦虑型的家长会使与孩子接触的所有人都紧张,这种紧张氛围无疑会造成孩子的焦虑,这种焦虑会埋藏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不被发现,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消耗孩子的心力,使孩子成为一个不被群体接纳并且脾气怪异的受害者,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痛苦。

 

仆人型的爱

    这种家长心中有一种模糊的爱的感觉,一般都对家人给自己的爱不满。有被爱的欲望,但不知这种感觉如何实施,以为什么都满足孩子,像对上帝那样对待孩子就行了,其实是把自己内心想得到的爱理想化之后用在了孩子身上。

    以为孩子是至高无上的,只有无尚敬仰地对待孩子才是爱,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和快乐,于是就把高级餐管服务员照顾客人,电影里看到的宫女照顾皇上的感觉拿来对待孩子,在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或者有任何要求的时候,都以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和卑躬屈膝的方式来满足孩子。这种爱的方式不是建立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的,而是将孩子的地位抬得比自己高,使自己屈居于仆人的地位,使孩子失去了有力量的家长和成长的导师。但孩子感受到的却是过于被重视,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这样对待他。对于别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反而觉得受了委屈和伤害,结果使得其他人都远离他,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找一个皇上留在自己身边。

    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群体,也会以高贵的身份与群体进行交往。由于很少顺应别人,不能感受别人的需要,也从来不知道应该怎样服务于他人,这孩子就会被群体排斥。对于孩子来说,莫名其妙地被人不喜欢,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会产生受害感,要么以为是自己不好,认为自己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进而在生活中变得极其自卑和萎缩,要么横行霸道,蛮不讲理,回到家里对亲人极其暴虐和强势,以缓解白天所受的压抑。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这种境地下都无法找到生活的快乐,其生活是极其可悲的。

    这种爱,没有分寸,会给孩子造成只要别人顺应自己,自己无需顺应别人的错误意识,最终使孩子不能成长起利他的精神,不会关怀别人,也无法与别人很好的相处。由于不能体贴他人,也无法为别人服务,孩子就会成为一个不能很好生存的人,一味地掠夺家长,最后只能靠别人养活,靠啃老度过一生。在家长老年后,他依然不能体恤老人,不能计划和组织自己的生活资源,反而认为社会不公、怀才不遇,既可能危害亲人又可能危害自己。

 

偏执袒护型的爱

    这样的家长,他们认为爱就意味着成天围着自己的孩子转。他们始终在孩子附近,稍有点什么事情,马上就飞过去救火。要是孩子给管严了,受罪了,他们会浑身不舒服,眼见着自己的孩子在那儿喊疼叫苦,他们的心也跟着疼,因为见不得孩子受苦,他们便立即妥协,就此作罢。你永远可以看到他们在为孩子这样那样的事而忙碌着,他们总是能及时出现把孩子从各种各样的困难中解救出来。没有哪一天他们不是在保护孩子。

    更有甚者,一些家长热衷于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孩子不用面对任何苦难与挣扎、不适与失望。他们很顺利地长大成人,孩子们所犯的错误全被他们的家长私底下处理了。

    这种类型的家长偏执地袒护自己的孩子,要是哪个人或哪个机构,在行为、道德、学业上给出了过高的标准,使他们的孩子不再顺顺利利,一帆风顺,他们会奔走呼告,把受害者的帽子扣在自己孩子头上。

    然而,现实的世界哪里是在如此解救原则下运行的呢?社会生活的种种磨砺,并不因为家长在孩子孩童时期深情无私地解救就消逝了,孩子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世界时,将变得毫无准备,无所适从。

    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磨砺和考验被这类家长统统挡在门外,孩子学习的机会在这类家长爱的名义下被悄悄偷走。

    如此熏陶下长大的孩子,不会把成功当作自己的事加倍努力,坚定不移。相反,他们从小就学会了把自己的失败归于他人名下,自己失败了就责骂他人失职。一个看似完美的形象和一张毫无瑕疵的成绩单不能替代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奋斗下锻炼出来的坚韧品格,在过度袒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与他们的家长心目中培养的目标正好完全相反。

    本来孩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家长总是取而代之,或者无条件地站在孩子一边,这样偏执的爱,只会使孩子停留在依赖家长的状态上。如果这样的情况时常出现,孩子就会无视大人的权威,只把家人当做靠山,甚至会有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放任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或是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在外面就会表露出畏惧、没有信心的样子,回到家里就想做出外面没能做到的事情。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很强,做事情会轻易放弃,没有信心,为隐藏自己的这些问题,常会表现出自夸或是无视别人的情况。

 

过度保护型的爱

    疾病的传播,意外的随时发生,危险的玩具,存在巨大隐患的饮食,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种种危害,都在强化家长们过度保护孩子的态度。

    实际上,在许多时候,过度保护自己孩子的家长是很难认识到自己正在过度保护自己孩子的。他们觉得别人也都这样做。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大部分是有许多忧虑的人:怕孩子摔倒受伤,而不让孩子骑自行车、剧烈跑跳、参加集体对抗等活动;严厉要求孩子绝对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总是不断地给孩子暗示那些有可能发生的拐骗、绑架、火灾等事故。这样一来,孩子在发展过程中,许多要经历的、挑战的课题都没能面对。而且像这样总是给孩子烙上事故或是事件危险性的印迹,孩子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除了家人,其他人都是不能相信的。结果呢,就变成了那种依赖家长的孩子,对于危险信号总是很敏感,长大了哪怕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孩子也会紧张不安。

    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还有一个错误,就是阻碍了孩子独立发展。受着过度保护成长的孩子,会因为自身取得的经验不足而感到自卑并害怕挑战。

    替孩子去做事和事先告诉孩子要怎样做才是安全的,这实际上是在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你一个人做不了。在父母的这种态度下,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并有了轻易放弃的倾向。

    偶尔,在某一个瞬间,这类父母会感觉到自己在过度保护,就突然产生从现在开始你自己看着办的想法,于是什么也不帮了。这显然也不是一个明智的处理办法。自律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要通过渐进式的成长而形成。所以,如果没给孩子一些采取自律性行动的机会,当有一天突然一概不管或一概管不了的时候,就会让孩子受到意想不到的挫折。

    受过度保护成长的孩子,在社会上会遇到许多问题。在家里,家长会帮他解决所有问题,但在外面没有人帮忙的时候,孩子就会退缩。在人际方面,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这样的孩子也只会索取,无法形成平等的关系。

不幸福的孩子的问题大多相同。在他们的生活中缺乏足够的真爱。当他们表现好,我们就爱他们,当他们犯错或者令我们不愉快,我们就少爱他们一些,这样不论他们积累了多少的赞美、权利、愉悦感和安全感,他们都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孩子需要的是我们正确的爱,正确的爱不是无条件的给予,而是无条件的接纳;正确的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行动,来自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有效帮助。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