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勤: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
记得我曾在《家庭教育密码》一书的序言中说过:每个孩子都与妈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生病的时候最依恋的是妈妈,睡觉的时候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的第一个榜样,也是妈妈。
令我感动的是,这套《开启孩子天赋的妈妈学校》系列图书,再次证明了母亲的智慧与伟大。一位普通的妈妈,通过充满智慧的一系列主题家庭教育,不仅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培养成人,而且比较特殊的是,因为妈妈对孩子的早期智能进行了及时、持续的引导和开发,从而很早就激发出两个孩子的天赋。儿子9岁考入芝加哥某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18岁获得博士学位;女儿10岁考入罗斯福大学,13岁即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于是,外界称其为“小爱因斯坦兄妹”,媒体和教育界的报道甚多。最关注的话题,都集中在这位平凡妈妈究竟运用了怎样的神奇家庭教育法,不但让孩子以天才的速度成长,更是避免了揠苗助长的恶果,两个孩子都沿着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良性发展下去,得以真正的成才、自立。 我对这套书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善于学习的母亲培养优秀的孩子”。因为我一直坚信,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每一个辅导过孩子学习的父母都深有体会,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一样重要!而最初的好习惯,其实都来自于家庭里父母的表率和示范。所以,在这套“妈妈学校”系列图书里,我们能看到作者首先提出的家教主张便是“让孩子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通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发、自愿的快乐行为。并且从一开始就告诫父母,孩子不可能一直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父母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最应该赋予孩子的能力。这些观点,与我多年来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心得有很多共通之处。其中包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家庭主题教育入手,给予了中国很多年轻家长更为清晰、具体的“实战”方法。因为作为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是希望自己成为教育家,而是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比如,我经常会被很多学龄父母问到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写好作文、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很具体,也是每一个年轻父母都会面对的普遍问题。虽然不能说这套书里的方法都是最好的,但至少,这位韩裔母亲用自己长期的亲身实践,提供给了大家一套相对完整、科学的家教方法。“妈妈学校”这个概念,也并非是强调孩子应该脱离通常的学校教育,完全由妈妈代劳。作者只是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给了我们另一种辅导孩子学习的技巧。她自己的亲身实践也证明,孩子在这种科学的家教氛围中成长起来,对于学校教育也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一位妈妈爸爸都需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父母多用一份心思,多一点自我学习,多参与到孩子的早教活动中去,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每个孩子的天赋都会得到激发和体现!因为,天赋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我从不主张把孩子培养成神童,但我赞成开发孩子的潜能,这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极为重要。当孩子觉得学习放松,精力集中并且主动参与的时候,学习会达到最佳效果。所以,我并不想过分强调这套书的所谓功利性,就是能让孩子更早考入大学,或者考入更好的大学获得学位。在《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一书中我也曾重点提出过:家庭教育不能以纯粹的升学为目的。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长处,让孩子从小就能充满自信,这样他们才能在进入社会后真正地自立、坚强和成功!
2010年于北京
《开启孩子天赋的妈妈学校》:阅读不能仅满足于读书本身 在家庭学校里开始教我的两个孩子,我和丈夫觉得读书习惯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时刻提醒彼此。 最初我们就把牙牙学语的孩子放在膝盖上,用温和的嗓音读书给他们听,并且富于感情地给他们朗读。 这样的小活动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对书产生趣味感,同时躺在温暖怀抱中的孩子还感受着父母的体温,感受爱并获得最初的安全感。 阅读过程中的拟态语和拟声词要伴随着各样的表情声调读出来,孩子看到父母的样子,会对其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父母和孩子养成一起阅读的习惯最大的好处在于,把学习和读书自然关联起来,并且不会令孩子产生厌烦之感。 几年前,我把儿子矢野祥的生物学书籍拿来,找出其中的动物图画,让妹妹百合涂上色。 那时候矢野祥只有九岁,已经上了大学,百合不到四岁。在百合眼中厚重的大学专业课教材也变成了妈妈读的插画图书,不知道矢野祥会不会因为插图中的兔子被涂成粉红色,而让朋友们笑话呢? 好在哥哥一笑了之,这样妹妹百合就把大学教材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我们周围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有的孩子小学时学得一塌糊涂,一升入中学却把握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逐渐崭露头角。 父母看着孩子好像是一夜间变得懂事了,其实这都是小学期间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很多都源于父母在孩子小学阶段培养的阅读习惯。因为读书越多,孩子的知识面就会随之拓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思考能力。“我能行”这样的自信感随之产生,成为孩子茁壮成长的基础。 阅读中提高的词汇能力和记忆力对于日后的高级写作和口语表达都有很大的益处。 我的第二本著作《培养孩子天才性的妈妈的力量》中曾提到,一位熟人曾给我们夫妇起了绰号——“狠毒的父母”。 一次都没有把孩子送到抵触的课外辅导班,而是自由宽松地教育子女,我这样的妈妈怎么能和形容词“狠毒”联系到一起呢? 熟人是这样解释的,一般的家长虽然嘴上说着“那样做不对”,但是心理却脆弱起来,看到别人都那么做,自己的孩子也要坚持那样。但是我却没有从众心理,只是自己以主观想法固执地教育子女,认为相比托付给别人,自己教育子女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其实我也不能说是自己没有从众心理,只是不想花费高额补习班费用罢了。看看周围已有的自然环境,不就是鲜活的体验场所?还有免费的图书馆、植物园等公共设施,把这些地方有效地利用起来不是更好? 没有巨额的财富却把全部财产都投资于子女的教育,最后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还给子女造成负担。 孩子当然可以被视为对未来的投资,所以人们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入补习班、兴趣班,然而这样并不能保证孩子未来的成功。 读书是每一个孩子进行所有学习的必修基础,所以不要给读书附加上“教育”和“学习”的标签,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绝对不要去上教孩子读书方法的辅导班,因为读书的过程应该是在自由的气氛中享受阅读,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寻找自己的方向。 读书和成功成正比?读书很重要,这句话不要说孩子,在我们大人耳朵里都磨出了茧子。孩子无论去学校,还是回到家,读书的重要性被反复提起。可以说读书的数量是和孩子的成功可能性成正比的,读书获得的知识将对孩子的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通过读书可以体验未曾经历的环境,对未知的世界产生好奇。 我看过一个调查,大部分放弃学业的学生都厌恶阅读。阅读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基本也最为必要的因素,基础薄弱自然学习很难持续下去,最终丢掉了学习的兴趣。 对数字特别敏感,但文字阅读速度慢的孩子看到例题能够轻松地理解,但是解数学题也不是只靠数字概念就可以完成的,为了解题,孩子需要具备阅读题目、理解并把握问题的能力。 科学领域也不例外。科学家也是在“这样的话会有怎样的结果”的假设下进行观察实验的。 他们为了不落后于别人,要不断地研读新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者资料。并且阅读对于每天沉浸在追求学术治学领域的学者来说,可以让他们接触象牙塔之外的事物,弥补自己社会性的缺失。 读书和画画有相似之处。第一次手握蜡笔的孩子连圆形都画得瘪瘪的,但慢慢地他能够画出圆,在上面画上眼睛耳朵,把图形构成人的脸庞。读书也一样,阅读能力是逐渐增强的。 阅读和美术一样,有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意义。电影和电视剧结局往往已有定论,而书籍却不同,书中登场的人物可以构成各种各样故事的情节和结局,这就可以锻炼孩子想象和思考的能力。这种活动还能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图画跟书一样传递着重要的知识 家长们为孩子挑选一本好书可谓煞费苦心,也许有人会说按照推荐图书的排行榜和获奖图书的目录来挑选不就行了吗?但是父母们怎么可能把目录中的图书一一读完呢,况且所谓“儿童喜爱读物”的图书就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吗?即使是获奖图书,也不一定保证是真正 有价值的。 那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 对于好书的定义,儿童图书作家们也各持己见,由此可见,判断一本书的好坏真是不容易。 凯瑟琳•梅切尔是美国著名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①(N e w b e r yMedal)评审委员之一,她曾说“之于儿童文学,最为宝贵的是传递希望的信息”。 但作家娜塔莉•巴比特则认为,好的儿童图书关键是有风趣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在巴比特眼里,《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这样的典范,因此被世人认为是世界上最经典的儿童图书之一。 还有些作家认为,好书应该叙述丰富多彩的别样人生……这些观点当然都是正确的。 无论书籍的体裁是什么,只要符合儿童语言和情感的接受能力,并能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在想象的天空中飞翔,这样的书都应该算作好书。 有些人推荐的书超过了儿童阅读能力,孩子不能理解书中所表达的情感,只是稀里糊涂地阅读,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供婴儿期孩子阅读的图书往往体积轻薄,家长在购买之前应该多用心挑选。孩子幼年的时候接触的图书不仅要考虑图画和内容,尺寸和外形也是相当重要的。家长熟悉孩子的习惯,如果孩子有抓东西乱扔的习惯,那么应该首先考虑买些沉甸甸的书籍。 为了培养孩子的感官能力,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可以选择布料和塑料等材质混合制成的书,当然有按键声音的电子书也是不错的选择。之后家长应该逐渐转移挑选的关注点,着重关注于图书的故事情节、作者意图和插图是否匹配、语言选择是否得当等方面。给孩子读书的时候要观察孩子,看看他们对重复的、有节奏的语言是否产生反应等等。 还有,书的字体大而清晰、段落之间有间隔的话,能使孩子保持更长时间的集中阅读。 关于颜色,图画书中的色彩应为鲜明的原色。但当孩子逐渐熟悉阅读之后,颜色已经不是问题,此时可以让孩子看一些使用彩色蜡笔颜色系列的图书。 选择儿童图书备忘录 当孩子阅读的是画少字多的书时,家长一定要审查图书的情节,还有作家如何传达意图,以及书籍观点是写实的,还是与现实脱离的。 特别在选择外国名著时要更加留心。曾经看过一本国内某家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名著,由于情节过于省略,以致故事难以连贯。家长还需要分辨图书的主题思想是否过于强调伦理道德而缺失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想象过于丰富以至内容显得荒唐等等。因为判断能力不足的孩子往往会完全接受书中的内容,而面向儿童的书籍往往过于强调教条和伦理的重要性。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将开始接触名人传记、历史地理书籍,这些书与童话和科幻图书的观点可能截然不同。因为这类书撇开想象更注重展现客观事实。 有些人物传记从不同的侧面记述伟人,可能与普遍认识标准和事实有些出入,对此家长应该事先查找相关资料,并客观地判断该书是否有阅读价值。 一位大学历史教授曾讲过关于自己的一则故事。小时候读过的某本书中模糊不清地介绍了美国内战,书中说容许奴隶制度存在的南方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 没有判断能力的他接受了这种说法,直到几年后发现自己的错误认识时,已成为同班同学的笑柄。 有些关于植物的图书中,包含不同气候地形的植物插图,还有的地理书籍含有写实的环境介绍,孩子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直接联想起所学的知识。这时家长需要做的是,即便只是图书,也应该检查其中的花草树木,以及其他植物生长的环境是否对应。有些图书环境设置的是热带雨林,却画着不需要多少水分就能成长的沙漠植物。 一定要切记,孩子若接受了错误的知识,再想修正是非常困难的。 家长还要检查书籍中作为背景的地域,生活在该地域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历史遗迹等是否描述正确。还有,即使是科幻图书,如果插画中埃及的金字塔出现在欧洲,都可能给孩子造成地理基础知识的混乱。 我在购买涉及到写实内容的地理图书或者人体结构图书时,一定会多费些时间检查插画是否准确再决定是否购买。如果插画过于模糊或者复杂,不利于内容理解的话,即使书的内容再好我也不会选择,因为图画像书的内容一样传递着重要的知识。阅读的目的决定阅读的方式 看过一则报道,说是一个小学生读了超过一千册的书。如此广泛的阅读不要说和普通人相比这个孩子能获得多少特别的知识,单是默默地阅读本身,该是多么浓厚的兴趣啊。看了这则报道,不禁感觉现在可谓是一个“泛读的时代”。 同时我也想,那么多的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读完,其内涵究竟又消化多少呢? 当然广泛阅读是必要的,我在孩子们小时候就给他们读了大量不同内容的书。 但当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思考能力,这时候不要再大量广泛阅读了,而是每一个领域选择几本好书更为重要。精读让孩子深深体味图书的内涵,对于小学高年级年龄段的孩子更为必要。 精读是给予一定时间读适量的书,因此在阅读之前应该给孩子留出时间,让他们设想下故事的发展和可能得到的收获。我经常给孩子出这样的题目,让他们比较阅读前后的想法,这也是一个帮助孩子锻炼判断思考能力的方式。 对于精读和泛读孰优孰劣的问题,人们可以各持己见。但不可否认的是,万事万物都需要均衡,读书何尝不是这样?前段时间在一次演讲会上遇到一位家长,她说某位专家指出了孩子在几岁之前应该读过多少书,包括多少册经典名著和推荐图书……而自己的孩子已经大大落后了,这该怎么办? 我对经典名著和推荐图书的阅读是持赞成意见的,但至于“几岁之前应该读过多少书”的理论我只是付之一笑,回答那位家长完全不必要。 每个孩子生理和心智状态的发展都不相同,怎么能以年龄来决定阅读量呢?我真的想看看,在那样所谓的科学的计划下进行阅读的孩子最终成长的情况。 阅读,最重要的是得到快乐!无论精读也好泛读也罢,只有让孩子得到快乐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意义。 如果每个月强迫给刚开始阅读的孩子读上两三百册书,无论精读泛读,都会出现不少的问题。 以文学作品为例,人们读小说时都喜欢一口气读到最后,而不是逐句逐字深究吧?但是课本里引入的文章或者报纸上的社论,我们会反复阅读,揣测作者的意图。 因此,阅读的目的决定了阅读的方式。 像前面说过的一样,低年级的孩子适合广范的阅读,但是不要勉强地设定阅读目标,只要阅读内容都能为孩子消化就是最适当的阅读量。 在我的家庭教育里,页数不多的小画书每天至少读十册。另外,并不是每天读不同的书,有时候一天可以一本书反复读十遍。因为孩子会有特定喜欢的书。 所以不要停止孩子的广泛阅读,但对于孩子喜欢的图书可以挑出来一两册反复阅读。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精读。 反复阅读的时候用手指指着书上的字,让孩子们熟悉,同时在特定的故事情节可以做游戏,让孩子自由地设想故事新的发展和结果。 有些人能从泛读中习得知识,而普通人如果不进行精读,往往大量的书籍到头来只是留下了“好书”、“很感动”等印象。 因此,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前,应该通过大量的广泛阅读引起孩子的兴趣,而后逐渐引导孩子精读的习惯,就是培养他们把握作者意图,提出赞成或反对意见等能力。只有这样,读过的书才能完全消化。 当然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现代人也需要泛读的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 但是把图书仅仅作为文字大量阅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要培养孩子精读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整体思想,从中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信息。 在讨论精读还是泛读之前,首要解决的是选择各个领域的图书让孩子开始阅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和书籍并不遥远。第四章:书,应该这样读 又厚又重且内容复杂的图书很难被随意阅读后理解 读书也需要几种必要的技巧。短篇的童话和漫画在阅读时不会遇到什么问题,但是又厚又重、内容复杂的图书就很难通过自然随意地阅读而理解。 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课本也是渐渐复杂起来,如果阅读效率不高,学业上也肯定会落后。对此我比较满意的就是,在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给了他们高效阅读的方法,这也许是他们学业顺利的原因之一。 当然我的方法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是儿子和女儿从小就能阅读厚重的大学教材,并且没有感到有压力,我相信我的阅读方法还是有一定效果。 孩子们在上小学的时候,我曾有机会做过几次“妈妈助教”。“妈妈助教”要担任助教老师的工作,这要花费不少时间,但也成为亲眼观察孩子身体、心智发展的宝贵机会,我欣然投入“妈妈助教”的角色中。 和孩子们相处上一段时间,自然对每个孩子的性格有个大概的把握,爱阅读的孩子和不爱阅读的孩子便能一眼分辨出来。 也许孩子们阅读的欲望很强,大部分的孩子拿到书籍并不留意封面的图画,甚至一眼都没看就开始翻起书来。封面的图画其实和题目一样重要,可以用来猜测书中的内容,而大部分孩子的表现令我稍感遗憾。 我从孩子出生6个月开始给他们读书,我总是要把书的书名、作者名字大声地读出来,而且让他们仔细观察封面的图画后才把书翻开。养成这样的习惯,矢野祥和百合即使看教科书都习惯意味深长地看完封面才翻向正文。 孩子阅读章节很多的书籍时,我安排过游戏用来评价孩子的阅读速度。每天给15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阅读,然后与前一天的阅读量进行对比。 我也拿一本和孩子的书大小差不多的,一起参与比赛,每次当孩子发现自己比妈妈读得多时,他们不知道有多高兴。 可是如果单纯追求速度,书的内容却把握不住的话,阅读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还有一个游戏就是在阅读结束之后,给孩子单独的时间,让他们把阅读的内容彼此复述一遍。家长以此可以判断孩子究竟是认真阅读了,还是囫囵吞枣只是追求速度。 阅读如果分成三个阶段,会变得更轻松。 第一阶段的阅读可以不考虑不懂的生词,只是大概地阅读一遍,了解故事的大体内容以及作者的意图。 第二阶段需要借助于字典,理解不认识的生词,不太懂的部分要单独拿出来反复阅读。
最后一个阶段,从头到尾再精读一遍。精读的时候让孩子复述每章的内容,并做些简单的读书笔记,这对日后写读后感有很大帮助。 之前说了让孩子广泛阅读,对书籍爱不释手之后,我通常是这样指导孩子进行精读的。 高效率阅读的几种方法: 阅读前: 1、首先思考读书的目的。 2、然后思考将要阅读的图书属于哪一类,是以哪种形式写的。这对理解书的主题和素材有很大的帮助。 精读时: 1、随时检验对精读内容的理解,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暂时停下来,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图是什么。 2、读的内容在脑中形成画面,这样不易产生厌烦。 3、不要逐字逐句地顺着阅读,而是要让孩子理解每个段落、每个章节蕴涵的核心意思,思考故事线索是怎样展开的,这样有助于把握全书整体内容。 4、读书前的预想和推测,与阅读后了解的实际内容进行比较。 阅读之后: 1、书读完后像讲故事一样将内容复述给家长,这有助于记忆力提高和对阅读内容的把握。这也是检查孩子是否认真阅读的机会。 2、读书后产生的疑点使用网络或者其他资料进行检索,加以理解。 3、给孩子一些时间思考书中的信息是否能运用于现实生活,或者分析这些信息是否有益。让孩子和文字亲近的机会很多,乘车的时候也不能浪费 以前我们住在芝加哥的郊区,每到夏日总能听到蝉鸣,在炎热的天气里不免有些烦躁。孩子们却能结伴在大树的树干上寻找蝉壳,并且乐此不疲。 矢野祥和百合也毫无例外地热衷于此,每当收集了蝉壳回来,脸上总是挂着兴奋的表情。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把蝉壳和书本联系起来,向孩子们提问“蝉为什么会脱壳”、“蝉鸣的声音是蝉的歌唱还是哭泣”等问题。有些问题作为家长也不能回答准确,就可以拜托孩子予以说明,这是引导他们查看书籍或者学会网络检索的好机会。这些问题都活生生地摆在孩子眼前,所以他们检索书籍网络都会更有热情。 当孩子阅读关于蝴蝶的图书,散步时就要让他们观察实物;当孩子阅读了历史书籍,家长就要在周末带孩子去历史遗迹或者博物馆参观,给他们和历史亲密接触的机会。家长如果能这样做,不仅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因此,我和丈夫在给孩子选择图书时,并不迷信“儿童类馆藏图书”或者“推荐必读图书”,看重的是书籍是否贴近实际生活,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读书得到欢乐,在书籍的海洋里畅游。 餐桌上也少不了阅读。孩子们识字以后,把牛奶、果汁的瓶瓶罐罐摆放在餐桌上,孩子们会对自己喝下的东西产生好奇,继而阅读这些饮料包装上的成分说明。虽然这些说明大多是营养物质的专业术语,但并不脱离生活,孩子不经意间就会产生对科学初次接触的兴趣。 矢野祥考入大学那年,美国CBS电视台一档时事节目来到我们家里采访。记者问矢野祥:“你从小到大受到最严重的惩罚是什么?” 矢野祥想了一会儿,所给的答案让在场的人都笑了。“是一整天不让我读书,所以我只能读各种食物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看着矢野祥意味深长的微笑,我妙手偶得的“营养成分表阅读教育”发挥了作用。 当我在制作曲奇饼的时候,让孩子们来帮我读食谱也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食谱的阅读让孩子接触制作的前后步骤,同时接受“程序”的概念。食谱中会涉及到材料的用量,这也是向孩子介绍分数等数学概念的好机会。 让孩子和文字亲近的机会很多,乘车的时候也不能浪费。我开车的时候让孩子读出信号灯和交通提示板上的文字。孩子开始学习字母的时候,可以玩“寻找字母游戏”,规定一个字母,然后尽快在各种提示板上找出来。这种游戏在单词学习中发挥了等同于“闪卡”的作用,同时游戏的乐趣完全替代了路途的乏味。 让孩子给比自己年幼的孩子读书,也有益于开发孩子的自我动机①。 我们让矢野祥给妹妹读书,他就会自己安排读书的计划,讲故事的时候也自然地调整语调。妹妹听完故事提出问题,矢野祥耐心地予以解答的样子,让我们夫妇感到很欣慰。 提问解答的环节对于孩子将来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写作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提问和解答正是把个人的观点传达给别人的过程,这有助于孩子们提炼自己的观点,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读书游戏 1、尽早地给孩子定期阅读。父母读书的样子让孩子产生阅读活动很是有趣的印象,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也能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2、阅读的来源不只是书。走在路上看到的提示板、玩具的说明书、网络购物的订货单都能成为孩子阅读的资料,现实生活就是知识宝库。 3、创造安静的环境,和孩子一起阅读。孩子看着父母读书的样子长大,读书活动自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4、每个月邀请一次邻居朋友或者同班同学来家,组织“图书交换会”。聚会上孩子们可以品尝美味的比萨,更重要的是和朋友交换图书。在交换图书阅读之后,可以组织一个“读后感聚会”,将阅读后的感想和观点与伙伴们分享。聚会的形式可以督促孩子认真阅读,又不至于太过正式,使孩子产生发言的紧张感,而发言练习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效果。 5、乘车等无法阅读书籍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玩玩“想象游戏”。比如提出“自己不能阅读怎么办,”孩子可能会说“不能阅读说明书,爸爸给的恐龙模型就无法组装了”。用类似问题向孩子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孩子想象“多读书有哪些好处”等。 6、选择阅读的场合和时间,赋予更多趣味,让趣味活动和阅读融为一体。在朗读有趣的故事时,可以加入歌唱和简单的节奏。或者读完书让孩子享受着饮料和冰激凌,让他们畅谈阅读的内容。总之,想方设法让阅读变得更丰富有趣。
《开启孩子天赋的妈妈学校②写作》
第六章:阶段性地写读后感的效果 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关系到能否写出好文章 要想写好文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就是要先多读书,以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 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抒发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写出的文章才有说服力。 我每个星期都让孩子们读一定量的书籍,然后让他们挑选出最喜欢的一本写读后感。然而并不是说,就直接将笔和纸扔给还完全不知道读后感怎么写的孩子,让他们写就可以了。 为了让孩子们消除对写作文的恐惧,我打算先给他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我所想出的办法便是“阶段性地写读后感”。 一开始的时候,我让孩子们用蜡笔来画读后感,之后再让他们学会在图画的基础上配上一些单字,再往后,让他们渐渐学会使用短的句子。我就是这样循序渐进地诱导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 这样做虽然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文字,但却不能真正培养他们写出自己想法的能力,所以我就从书的内容中挑出几项,做成两个表格,让孩子们练习写读后感。 第一个表格的项目,和大多数市面上的练习册的内容差不多,主要是填写出场人物的介绍、故事梗概、归纳故事结构,以及建议要不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其他朋友等。 通过写是否推荐的理由,可以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表格主要是关于故事本身,而第二个表格则主要是用来发挥孩子想象力的。比如“试着设计一下主人公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书中出现的树(或者其他东西)如果会使用魔法的话,那它会使用哪些魔法呢?”、“使用魔法之后,会使故事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如果你能成为书里面的人物之一,你想当哪一个人物呢?”、“为什么想要当那个人物呢?”等等问题,都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思维。再往后,我开始渐渐出一些难一点的问题,比如:“把故事梗概的开头重新写一遍”、“改编一下故事的结尾”、“把故事梗概再改一遍,改得符合现实以及如今的时代”。 对于那些比较难、需要花点时间来写的读后感题目,我给他们两周的期限来完成。而大部分的读后感,我原则上都是要求他们每周写完一篇的。大家在教导自己的孩子时,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对这一周期进行调整。 第一阶段:画画 对于孩子的肯定好过任何奖励 去年的某个晚秋,我曾受邀带领孩子们去SBS电视台(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担任某个早间节目的嘉宾。整个节目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不过托那位才华横溢的编导的福,那一个小时过得很愉快。 在采访中,有个问题是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孩子们写读后感的。我回答说,从3岁就开始了。 于是有个观众就很惊讶地问,这么小的孩子怎样让他们写读后感呢? 我回答说,我所说的读后感不是让孩子用文字来写读后感,而是用蜡笔画出来。如果孩子坐在白纸前挠着头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就把刚才的故事再简单地讲一遍。 让孩子用蜡笔画读后感的好处是,除了能够为今后让孩子用文字写读后感打下基础,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力量。并且我相信,像这样经常让孩子回忆刚才听到的故事内容,还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孩子们画的画,自然不是那么好,比如有时候他画出的小狗样子怪怪的。这个时候,我就会问孩子他画的这些东西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或者说和故事有哪些联系等等。 当孩子们回答出自己的见解时,我总是不忘称赞他们几句:“你连妈妈没有注意到的地方都看到了呢。” 后来我把孩子们画的这些读后感装订成册,然后写上他们的名字拿给他们看。看到自己写的这些读后感合集,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画出来的读后感 只要是手能够握住蜡笔的孩子,都可以开始试着画读后感了。在孩子画的时候,不要帮他,让他自己动手,给他足够的空间自己思考。对于已经开始学写字的孩子,可以教他们试着在画完读后感之后,在图的下面标注一些单词或者短句,来表达他们看完书后的感想。如果是还不会写字的孩子,则由妈妈帮他把书名等其他信息标注上。第七章:第二阶段:用短句写 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阶段 这个阶段适合于已经会写短句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涉及问题可以有“书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你喜欢的人物是谁”等,让孩子用简单的句子写出来即可。 “这本书的内容是……” 看完书后,让孩子把故事的梗概大致回忆一遍,然后把书中出现的主要事件和人物用简单的几句话叙述出来。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孩子不用加入自己的见解或观点,但是要弄明白故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及他们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另外,还需要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故事的结局。 “我喜欢的出场人物是……” 对于自己喜欢的人物,有的孩子会选择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也有的孩子会选择微不足道的次要角色。具体选择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写出喜欢的理由,以及喜欢人物的身体特征、性格等。 第三阶段:掌握内容 孩子必须准确把握书的内容,这样才能把读后感写好 小学三年级左右,孩子的理解力和思考能力开始发达起来了,不少孩子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写读后感的。不过事实上,如果孩子读的书很多并且写东西很快的话,其实可以让他们更早一些开始写读后感。但有一个前提:孩子必须能够准确把握书的内容,这样才能把读后感写好。 可以在孩子一周内要读的书中,为孩子挑选好一本,让孩子读的时候认真读。 也可以在孩子读一本书前,自己先把目录、章节都看一遍,给孩子做好一份读书笔记,内容诸如“主要人物”、“得到的经验教训”、“主要情节”等,然后让孩子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 对于那些害怕写东西的孩子,一开始可以由父母和他一起写,然后再慢慢诱导他独立完成。 读完书之后,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下列问题,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如果让你给书里面的出场人物发奖,你会给谁发奖呢?为什么呢? ★试着改变一下书封面的设计。(孩子画完之后)为什么这么画呢? ★给看起来很孤独的出场人物选一只宠物吧。为什么选这个动物呢? ★试着给主人公设计一双鞋(或者汽车等等,根据故事情节选择合适的东西)。 ★如果能变成书中的人物的话,你想成为谁?如果你成了那个人物,你想怎样改变故事的情节呢? ★给故事主人公送一份很特别的礼物吧。你想送什么呢? ★书中的某个人物给你寄了一个包裹,你觉得里面会是什么东西呢?你想用这个礼物来做什么呢? ★书中出现的事物(比如大树)如果会使用魔法的话,那它会使用哪些魔法呢?使用魔法之后,会使故事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 ★如果要从故事中去除掉某位出场人物的话,你会选择谁呢?为什么选他呢?去除了这个人物之后,故事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如果主人公的妈妈没有死的话,主人公的处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适用于灰姑娘一类的故事。) ★想象一下主人公10年后的样子,或者用文字写出来。 ★阅读伟人传记时:想象一下主人公如果一下子穿越时空到了明洞(首尔市中心最繁华 的购物街之一)或者其他的繁华地段,会是怎样一种惊慌失措的样子。这位伟人最令你感到惊讶、不寻常的地方是什么?这位伟人最想要改变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可以根据孩子或者每个人物不同的特点发起不同的提问。)第八章:熟悉读后感的形式 让孩子写读后感,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选书 一般的读后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到四个段落。然而即使是经常按照之前三个步骤写简要读后感的孩子,刚开始写真正的读后感时也会写不好。所以,在孩子习惯写真正的读后感之前,可以在以前简要读后感的基础上,有弹性地让孩子来写,写的时候可以包含一部分简要读后感的内容,不用过于拘泥于真正读后感的形式。 让孩子写读后感,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选书。如果说学校已经布置了作业说要写某本书的读后感,就选那本书即可;如果没有这样的作业,则宜选择那些读起来比较有意思、有趣味的书。如果总是选择没意思或者孩子不喜欢的书让他写读后感,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对读后感产生抵触情绪。 选好书之后,让孩子先从头到尾把不认识的单字全部挑选出来,记成笔记,然后先把这些单字全部教孩子学会。要知道,好的读后感,可不是只简简单单读一遍就可以写出来的。 第二遍读的时候,把主要的事件及出现的页码都记在笔记上,这样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能节约不少回顾的时间。然后,就根据之前写简要读后感的经验,试着将那些内容用文字写出来就可以了。 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抓住故事的主干内容。比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公的性格、主人公遇到的大问题或事件、主人公解决问题的态度等等(可参考前文第三阶段的要点)。用这样的方式打下一个草稿后,再修改几次,一篇读后感就完成了。 下面我先来介绍一种简单的读后感的写法。我的孩子小学五六年级时的读后感就是按照下文的形式写的。 ■ 第一段落,写上书名及作者的介绍。我还让孩子在下面用6~8个句子写出故事的概要。 ■ 第二段落,写出主人公介绍。从主人公是高还是矮、是否健康等身体情况,到性格、人品等,都写进去。还可以找出主人公性格比较独特或者奇怪的地方,把它们写下来,并写出自己是从故事的哪个地方看出这些性格的。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分析能力。 ■ 第三段落,写出故事中发生的主要事件与出现的问题。可以分析一下某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并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 最后一个段落,写出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对于作者写出的故事情节自己是否满意等。如果不喜欢作者写出来的剧情,那么自己希望故事怎样发展? 下面我再来介绍一种稍微难一点的读后感写法,这种写法对于已经习惯了写短句的孩子相信是没有什么难度的。第一部分是概述(i n t r o d u c t i o n),中间的部分是主干(b o d y),最后是结论(conclusion)。这和大学里要求写的报告的结构是一样的。 ■ 读后感的题目 可以只写上书的名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在书名后面加上“XX读后有感”、“读XX”等作为题目。对于能够准确把握故事情节的孩子,还可以诱导他们在题目下面加上可以概括这本书中心思想的副标题。 ■ 第一部分(introduction) 在这一部分,介绍书名、作者以及体裁。对于书中出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也写进这一部分。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下书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以及写出自己选择这本书的原因。 ■ 中间部分(body) 中间部分是这个读后感篇幅最长的部分。我一开始总把要孩子们写的东西全部放进一段话里,后来,则改为两段话。第一段要求他们写一下故事情节的梗概。第二段则让他们写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这本书里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从书中可以学到的教训,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试着分析一下他的处境,等等。 ■ 结尾部分(conclusion) 这一部分不用写故事的梗概。这一部分可以写一下这本书是否打算推荐给其他人,为什么;也可以写一下作者在书中有哪些观点是错误的,应该如何改正。总的来说,结尾部分就是对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整体感想的一个归纳总结。 可以一边读书一边进行的几项活动: 1、列举书中出现单词的同义词与反义词。 2、选择两个出场人物,比较两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假装自己要采访主人公,写出要问他的十个问题。 4、和朋友交换读后感,看完后和自己的读后感比较一下,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5、假如这本书还翻拍成了电影,去看一遍电影,然后写一下书与电影的不同。 6、把读完书后的感想写信寄给作者。 7、选定一个出场人物,假定要请他吃晚饭。写出要选谁,以及为什么想要请他吃饭。 8、把从书中学到的名言或者是让人印象很深刻的话记在笔记本上。 9、把故事简单地改写一下,这可以练习孩子的想象力。 10、如果是读了历史类的书,把主人公生活的地方以及发生大事件的地方整理成一张地图,或者将主要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一个大事件时间表(time table)来。第九章:有助于写诗的诗朗诵 心有所感,并述诸文字,就成了诗 虽然有的诗,比如俳句(日本的一种短诗)或者短歌,是有固定的格式的,但其实我认为诗这个东西,并不需要拘泥于形式,也不需要用太多条条框框来给自己加以限制,想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流畅自然就好。 不过想必很多朋友一说到写诗,心里都会犯怵,“我怎么可能会写诗哦!”因为诗的语言一般比较精炼,所以相较其他文体,似乎写起来要难一些。 然而事实上,诗也不过就是我们用文字表达想法的一种方式,和其他任何文体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大家写的时候,自由发挥即可。 写诗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不必特别讲究语法,从这个层面来讲写诗反而更容易一些。此外,写完一首诗之后,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与喜悦,那是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 只要心有所感,并述诸文字,就成了诗,其实只要敢写,任何人都可以写。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用去追求押韵或辞藻什么的,只要把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就可以。至于写出优美又有韵律的诗,那是下一个阶段的事情了。 我从不会让孩子坐在桌前逼他写诗,这样强迫他们,根本写不出东西。我一般会带他们去公园或者野外游玩,这样他们才能心中有所感,下笔如有神。写诗之前,他们自己的心境已经被美丽的自然环境所渲染,写起诗来自然也会容易许多。 在孩子们小时候,我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除此之外,也给他们很多时间自己去思考、去想象。 在他们能够流畅地写出文章之前,我先引导他们用便条来记录自己的所感。比如去公园的时候,看到了松鼠或小鸟,去海边的时候,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这些时候,我都会引导他们把心中一闪而过的写诗的灵感记录在便条上。回到家后,再根据便条上记录的灵感,将一首完整的诗写出来。 一开始我也不确定这样做是否真的有效,不过当儿子矢野祥5岁时,他的诗被选入一本比较权威的儿童诗集出版了,我一下子很欣慰,感到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诗,不是坐在那里拿着一支笔就能写出来的。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给我的孩子们读诗集,一周至少要读个两三次。给他们读的诗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写自然风景的,有写生活百态的,有写人际关系的,还有一些是《圣经》里的诗,可谓各式各样、包罗万象。 我还每周都挑选一首诗出来,让孩子们在全家人面前朗诵。一开始是美国诗人罗塞蒂(Rossetti)写的短诗,之后开始渐渐让孩子们朗诵一些长一点的诗。再到后来,开始让孩子们养成每天朗诵诗15分钟左右的习惯。 诗也是有一些特定的模式的,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读多了之后,对于诗的韵律等等也就有了耳濡目染的感触。诗读熟之后,孩子们很容易地就可以将诗朗朗上口地背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开始要求孩子们将诗中最优美、最重要的句子专门挑选出来背诵。因为我觉得,做事的时候,应该将心思多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所以背诗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开始,我让孩子们把诗背下来朗诵,等孩子们朗诵得比较好了之后,我又和孩子们一起去挑选适合在诗朗诵时播放的背景音乐。 我觉得,比起干巴巴地背诵,借助音乐的渲染力,可以让孩子们的朗诵更加生动、有感情。不过可能这件事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儿子来说,音乐反而会给他的朗诵带来副作用。 女儿小百合是个固执的孩子,如果让她做她不想做的事情,她会腼腆地拒绝,并且基本怎么劝也不管用。对诗朗诵也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她和我组成一队,一起来朗诵,她也总算妥协了。于是乎,女儿读一句,我读一句,结果没过多久,她就说不需要我的帮助了。 看来两个人一起朗诵让女儿觉得很有趣,从而也就消除了抵触情绪。我们就这样把诗朗诵当成一种家庭活动,每个周末都要举办一次。 偶尔我们还会呼朋唤友,带上一大家子人跑到别人家去,在观众面前秀一秀我们的家庭诗朗诵。 在这样的氛围下,听的人也很享受,而我们自己也体会到了乐趣。看到那些素昧平生的新朋友为我们的朗诵欢呼喝彩,孩子们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对自己的朗诵水平也更加自信了。 想要把一首诗朗诵好,首先要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然后,还要逐字逐句把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搞清楚。如果连诗的意思都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就死记硬背,在朗诵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点紧张,就容易卡壳。此外,如果提前理解好诗的意境,在朗诵的时候能够在脑子里构筑一幅假想图的话,对于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也很有帮助。 诗朗诵与演讲不同,不一定非要将目光直视听众。有时候,与台下听众目光相交的时候,人反而会紧张,会把本来有的意境和感情都一下子忘掉。 比较好的方法是,朗诵诗,视线朝向观众的头顶,这样既不会紧张,亦表达了对观众的尊重,在朗读的时候,自己的思维也不会受到影响。 诗朗诵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这些对于写诗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一开始我也不确定这样做是否真的有效,不过当儿子矢野祥5岁时,他的诗被选入一本比较权威的儿童诗集出版了,我一下子很欣慰,感到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诗,不是坐在那里拿着一支笔就能写出来的。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给我的孩子们读诗集,一周至少要读个两三次。给他们读的诗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写自然风景的,有写生活百态的,有写人际关系的,还有一些是《圣经》里的诗,可谓各式各样、包罗万象。 我还每周都挑选一首诗出来,让孩子们在全家人面前朗诵。一开始是美国诗人罗塞蒂(Rossetti)写的短诗,之后开始渐渐让孩子们朗诵一些长一点的诗。再到后来,开始让孩子们养成每天朗诵诗15分钟左右的习惯。 诗也是有一些特定的模式的,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读多了之后,对于诗的韵律等等也就有了耳濡目染的感触。诗读熟之后,孩子们很容易地就可以将诗朗朗上口地背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开始要求孩子们将诗中最优美、最重要的句子专门挑选出来背诵。因为我觉得,做事的时候,应该将心思多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所以背诗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开始,我让孩子们把诗背下来朗诵,等孩子们朗诵得比较好了之后,我又和孩子们一起去挑选适合在诗朗诵时播放的背景音乐。 我觉得,比起干巴巴地背诵,借助音乐的渲染力,可以让孩子们的朗诵更加生动、有感情。不过可能这件事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儿子来说,音乐反而会给他的朗诵带来副作用。 女儿小百合是个固执的孩子,如果让她做她不想做的事情,她会腼腆地拒绝,并且基本怎么劝也不管用。对诗朗诵也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她和我组成一队,一起来朗诵,她也总算妥协了。于是乎,女儿读一句,我读一句,结果没过多久,她就说不需要我的帮助了。 看来两个人一起朗诵让女儿觉得很有趣,从而也就消除了抵触情绪。我们就这样把诗朗诵当成一种家庭活动,每个周末都要举办一次。 偶尔我们还会呼朋唤友,带上一大家子人跑到别人家去,在观众面前秀一秀我们的家庭诗朗诵。 在这样的氛围下,听的人也很享受,而我们自己也体会到了乐趣。看到那些素昧平生的新朋友为我们的朗诵欢呼喝彩,孩子们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对自己的朗诵水平也更加自信了。 想要把一首诗朗诵好,首先要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然后,还要逐字逐句把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搞清楚。如果连诗的意思都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就死记硬背,在朗诵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点紧张,就容易卡壳。此外,如果提前理解好诗的意境,在朗诵的时候能够在脑子里构筑一幅假想图的话,对于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也很有帮助。 诗朗诵与演讲不同,不一定非要将目光直视听众。有时候,与台下听众目光相交的时候,人反而会紧张,会把本来有的意境和感情都一下子忘掉。 比较好的方法是,朗诵诗,视线朝向观众的头顶,这样既不会紧张,亦表达了对观众的尊重,在朗读的时候,自己的思维也不会受到影响。 诗朗诵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这些对于写诗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第十章:有助于培养写作兴趣的日记 日记不需要拘泥于形式,足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便可 在美国这边,很多班主任老师都让学生们写日记,日记成为老师与学生们交流的一个良好平台。 学生们会把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或者自己的想法写进日记交给老师,然后老师再写上回信。这样,就成为一种“对话式日记”。 儿子祥在曾短暂就读过的英才学校里,就写过类似的日记。当时的教学水平差不多相当于小学3年级的样子(英才学校是不分年级的)。 当时儿子写的那些日记,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甚至包括对顽固的老师的教育方针以及自以为是的同学的指责。 老师对于他的这些日记,不是去对拼写或是语法错误一一较真,而是更关心日记的内容和孩子的想法,老师还会在回信中写道“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询问学生的意见,寻求日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 就这样写了一段时间后,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已经写完好几本日记本了。这对于儿子的写作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与之相比,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大多数老师,大都在拼写错误、语法问题上花的心思更多一些。 很多老师会用红笔把日记中出现语法错误的地方一一标注出来。看着满篇飞红的日记本,勤快的学生可能会痛下决心,决定今后要好好写日记,遇到懒一点的学生,今后对日记只能是越来越厌恶。 其实我认为,如果把日记当成一种作业,那这种日记就已经变味了。日记,应该是有感而发、自由抒发的,不应该当做一种任务来完成。 我对于孩子们的日记本,从来不去纠正语法或者拼写的错误,也不会把日记当做作业一样批改。 因为如果总是否定孩子们写出来的东西,会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他们或许会因为自己写的东西总是被批评而对写作产生恐惧或抵触情绪,失去自信,以后再也不想写了。 我的做法是,将孩子们日记中出现的错误单词或者语法,单独找一个笔记本记下来。之后再另寻机会,用这个单词或语法造成句,然后教孩子们学。 虽然这样做似乎要麻烦一些,但是把这些语法、单词的笔记积累起来,今后还可以当做孩子们自己的语文教材来使用呢。为了让孩子练好写作,这一点辛苦做妈妈的还是不要偷懒的哟。 毕竟,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不要伤害孩子在写作方面的自尊心。 儿子9岁时写的那些日记,几年前在日本编辑出版了,书名叫做Dairy of a Wonder Boy。 这些日记里,记录着他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比如:在大学教室里与比自己年龄大两倍的人一起进行小组活动时那种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心情,对社会时事、政治事件的个人看法,等等。 那本书出版没多久,出版社和儿子就读过的大学就收到了很多的读者来信。有一些是年轻的大学生及老师寄来的,甚至还有一些信是上班族寄来的。 儿子至今都保持着基本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当然,现在没有用日记本写了,而是用电脑写。这也使得我想偷看一下都看不到了呢。 儿子小时候的日记本蛮有意思的。他的日记,不都是用字写的,有的时候,会用图画来记录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有的时候甚至都不自己画图,会找一些广告贴纸之类的贴上。 他还会将杂志里出现的各种动物照片,以及餐厅的打折券剪下来贴在日记本里。这样一本日记本到了最后,厚度往往会增大一倍,乍一看上去鼓鼓囊囊的。 我对儿子的这种做法从来没说过什么。其实日记这种东西,不一定就非要规规矩矩地用文字来写,只要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形式上不必拘泥。 在培养了孩子们写日记的兴趣之后,我开始在写作题材以及内容形式上给孩子们加以指导。日记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一天女儿小百合实在写不出东西了,我便让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没什么特别的事,明天见。” 当天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并且一定要强求孩子每天都有一些感受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与其坐在笔记本前绞尽脑汁,不如实话实说。毕竟生活有时候就是如此,日复一日,平淡无奇。 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即使在外出旅行的时候也坚持写日记,朋友对此也颇感自豪。如果孩子的确是出于喜欢写东西而自觉写的,那倒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人在旅途,偶有所感,如果能够及时记录下来,其生动性也会比回去之后再凭记忆写出来的要高得多。 不过我从不强迫孩子们在旅途中也坚持写日记。我认为,对孩子来讲,旅游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边四处游玩、一边看,这才是旅游的本质。如果非要在这个时候强迫孩子坐下来写日记,不仅很扫兴,也失去了旅游的意义。旅游的重点,还是在于亲身体验旅游的过程。 不过呢,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让孩子学会收集当地的旅游小册子。此外,如果途中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件或者看到了特别的景物,我会让孩子们在笔记本上简要地记下来。
《开启孩子天赋的妈妈学校③表达能力
第十一章:善于沟通的孩子—-卓越的领导能力 在最伟大的美国总统评选中,已经去世120年的林肯总统至今还位居榜首。所以要想搜集一些有关林肯总统生涯、领导能力的书籍是轻而易举的。到底林肯总统用何种魅力征服了世人呢?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们不得不去阅览一些有关林肯总统的书籍。 很多作者一致认为,林肯总统诚实的品性、正确的价值观、有效的沟通能力是他能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林肯面向普通老百姓的热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林肯九岁时就失去了母亲。也许正是这次精神上的打击使曾经的林肯更害羞,行为举止也变得更加消极,以至于他经常被身边的孩子们欺负,在女孩子当中也不大受欢迎。 当林肯进入青少年阶段时,他发现自己具有讲故事的天赋,于是他不断开发和运用这个才能,很快就和身边的人融入到一起。可是更加吸引我的地方却是他继母对他的爱和关心。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②曾说过:“母爱能激发一个人的成就,使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能使他更为成功。” 还有多项统计表明,许多成功人士从小与他母亲的关系都是很亲密的。 我曾经在芝加哥利用几个月的时间,以教会为中心召开过多次子女教育研讨会。消息传开后,我还从离芝加哥较远位置的明尼苏达州接到了召开研讨会的邀请。本来计划两个小时的研讨会,却因为要对每个提问一一进行解答,又接着开了个小型的茶话会,感觉两个小时过得太快了。在当时的提问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一天到晚对着电脑的孩子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问题提出后,很多人都认同地点了点头。显而易见很多家庭都有着差不多的担忧。随着网络信息产业的飞快发展,现在的孩子们不同于父母那一辈,在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这样,难免与朋友们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和时间也相应减少。这个已经成为事实,我们也无法否认。因为现在流行的是虚拟网络化交友和信息共享,这样的文化趋势是无法忽视 的。 在这种社会潮流中,要想让孩子成为领导者,父母们就不能忽视孩子与其他人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以电脑为媒介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们缺乏社会性知识的掌握,甚至会使面对面的沟通能力下降。 与他人面对面的沟通会给自己带来不少好处,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助于对事实真相的洞察,也便于区分敌我关系。或许通过沟通也可化敌为友,因为不管是再怎么令人讨厌的人,要是能够经常碰面进行沟通,那你也可能发现和理解对方的另一面,同时也可增多对他的信任。 你可以试着设想一下,身为领导每天只坐在办公室里,只查看下属或他人提交的报告书,一旦报告错误,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林肯就不一样,他选择置身于现场,热情地与普通老百姓交谈,因为他认为从与老百姓面对面的交谈得来的信息并不差于任何一个值得信任的顾问提交的报告内容。 受到他人的批评,想必许多人都不会把它当成一件开心的事情。假如你是被完全不明真相的人给冤枉了,恐怕你的忍耐也会飙升到极点。我也曾遇到过荒谬的责备。当时让我体会到了,能做到把责备往好处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身为领导人,就更有必要以坦然的姿态去面对别人的批判了。我经常会给我的孩子们说:“别人的批判并非都是不好的东西”;同时我也会告诉他们,“不管事情做得再好,某些人还是不会感到满足”等简单的道理。 另外,也要让他们知道,当遭遇别人的歧视和责备时,是要以激动、发泄等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基于这个问题以反面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话,或许他人的批判能成为提升自我的密钥。 比如,为了避免发脾气,我总是会去写信。跟丈夫吵架时也不例外。有时会彻夜地去写一封信,信中难免也会包含着那些无法说出口的言语。可是这样一来能缓解内心深处的压抑感,同时也会让自己沉重的心情轻松许多。当然,这样的信函是不能寄出的。反复阅读自己写下的信件时,就会发现压抑在内心中的不满会悄悄地溜走,并会试着去考虑为何受到他人如此责备的原因。 孩子们也是一样,当祥和小百合大动干戈时,我就会让他们回到各自的房间里,让他们在纸上写出对对方的不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刚开始写的几张语气都很强硬,满是抱怨的口气,可是后续的几张就开始慢慢地变得委婉起来了。 有一次在一张纸的末尾,不知道孩子是否是哭完后笑着写下的,祥写道:“我是幸福的……嘿嘿嘿。”可能正是这个缘故,祥直到现在,一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都会拿出口袋里的笔记本,在上面随便乱涂乱画似的写上一会儿。这可能就是他舒缓心情的一个工具。 面对面沟通使你更接近真相第十二章:正确的对话习惯要从小时候抓起 沟通能力会影响到孩子社会观的形成,同时也对塑造孩子正确的情绪、提升学业成功指数有深远的影响。再好的意见和想法,要是没有正确地传达给对方,那就是毫无意义的。所谓的沟通就是先倾听对方的意见,然后再正确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活动。 所以,不理会他人的意见,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交谈方式是要避免的。当孩子上3~4年级的时候,有些父母就开始考虑让孩子去上演讲辅导班或发言辅导班。 小时候因为害羞躲在父母身后的孩子们,看起来很可爱。可是小学高年级开始,孩子们在班级的发言日益增多,通过课外活动与他人建立的社会关系也日益活跃,所以内向的性格反而会成为不利的因素。 我从来没有让孩子去参加有关演讲的课外辅导,所以不知道所谓的辅导班会起到多大的帮助。身为父母,在求助别人之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倾听过孩子们的意见!是不是在不顾孩子们的感受压制他们的意见! 跟别人交流时,这种父母培养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会反问,要么只说缺乏逻辑性的长篇大论。 父母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对话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靠几次练习就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对话习惯,良好的对话习惯是靠一点一滴地积累来形成的。与辅导班里教会的发言技巧相比,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意见或给予认可和鼓励的态度更容易培养良好的对话习惯。 出生3个月是孩子们形成正确社会观的重要阶段,因为可以通过叫孩子的名字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