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都要输液吗?

11/04/14 13:09:39 标签:第一岁六个月内

      今天晨儿一岁五个月二十二天大了。

      这段时间因为天气忽冷忽热,空气干燥,再加上二十多天里,妈妈带着晨儿从姥姥家回到我们自己家,住了几天(感冒了几天后好了),清明又去奶奶家(开始流鼻涕,嗓子起痰),返回来又来到姥姥家,折腾的有点多了,难免遇风遇寒遇热,小晨儿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厉害,调节能力有些差,这两天一直在和感冒做斗争。

      前几天,抱着晨儿到小区附近的诊所让大夫听听,妈妈主要是怕肺部有问题,大夫听完说:“肺部现在到是没有问题,嗓子红了,气管有些发炎,你还是去妇幼保健院输液吧!五六次就输好了。”在给晨儿用药这个问题上,妈妈一直比较谨慎,能用中药不用西药,尽量不用抗生素,能吃药控制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现在晨儿只是有些小炎症,真的就需要将那么大剂量的药每天都输到这么小的身体里吗?我知道,大夫是怕这么小的孩子气管一发炎就可能引发肺炎,可是得肺炎固然可怕,但是因为一个可能对孩子使用那么多的药物,甚至抗生素,这样对吗?以前就听专家说过,给一个小孩子输一次液,孩子就会停止生长七天。先不说抗药性,正处于生长期的孩子停止的这七天,靠什么来补回呢?抱着晨儿出了诊所,思前想后,我还是选择给晨儿吃药了,我知道晨儿的气管发炎也是因为感冒引起的,那么感冒药一定要吃,既然发炎了,再惧怕抗生素也得用了,晨儿嗓子上有痰,那么祛痰的也必不可少。想好了,我带着孩子去了药店,买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头孢克洛和氨溴索口服液,回到家,吸取上次让庸医治的晨儿跑肚的教训,仔细的看了说明书,才知道头孢克洛是青霉素类药物,我也不知道晨儿是否对青霉素过敏,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再次出门去换了药,换成了小儿红霉素颗粒。

      这两天晨儿可受罪了,红霉素一日四次,其它的药一日三次,一天要喂十次药,晨儿又对药特别的抵触,就连那么甜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也不喝,所以一开始都要我和晨儿姥姥“大刑伺候”,一个抱着,一个捏鼻子灌药。后来觉得这样晨儿每天太可怜了,就想尽了办法希望能让晨儿主动吃药。因为晨儿喜欢喝蓝瓶的钙,所以就把药兑好后倒到蓝瓶里,一开始晨儿不明就里,一口气就喝完了,可是两次下来,这招不灵了。那么就再换,在药里稍稍兑一些哇哈哈乳酸菌饮料,又哄了几次,又不灵了。又换成用西瓜汁勾兑药,吃了两顿又不喜欢了。现在用的方法比较好,就是用稀释的秋梨膏水对药,秋梨膏对宣肺祛痰也有作用,这下好多了,喂药简单了一些,晨儿可以自己喝了,看起来很喜欢秋梨膏的味道。只有红霉素不用秋梨膏,还是采用强制措施,因为妈妈尝了尝,红霉素太苦了,就是兑了甜的也遮盖不住苦味,每天晨儿这一天四顿的消炎药就痛苦到了极点,反抗、喊叫、大哭、较劲、恶心、无奈、啜泣、抱抱、撒娇,这一系列的情况过后,晨儿才能平静一些。现在只要看到妈妈拿着水杯和小勺,晨儿马上就会边摇头边摆手说一串的“不不不不不。。。。”,然后躲到一个犄角旮旯,尽量的躲着姥姥,姥姥一说:“晨儿来,姥姥抱抱!”晨儿的那表情,真像看到了“狼外婆”了,会推着平时那么喜欢的姥姥皱着眉头说:“走~,走~!”看到晨儿这样,妈妈有时候真不忍心,但是为了晨儿的病能快些好,妈妈也只能捏着晨儿的鼻子灌药了,毕竟吃药比打针、输液的痛苦还是要小一些,对晨儿的健康也要好一些。

      今天晨儿看起来好多了,感冒症状没有了,鼻涕变成稠黄的了,喷嚏已经不打了,只是嗓子上还有痰,但是听咳嗽的声音不像前两天那么靠下了,应该是只在嗓子上,妈妈推断,炎症应该消的差不多了,只是晨儿不会吐痰,咳不出来。今天再吃一天的感冒药,明天观察一下,如果没什么问题,感冒药和消炎药就可以停了,氨溴索是西药,明天要不然就调整一下药,换成中药成分祛痰的药,不知道这样行不行?妈妈考虑应该可以,试试吧!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