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一篇题为《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宝树林里引发着热议。对于“中国妈妈的爱攀比,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妈妈心中的目标”这一说词,树友们是各执说词,畅抒己见。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这里,我不敢妄以微词,但留给自己的思考颇多的。于已为人父母者来说,呵护、教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要的是为人父母者有一颗“平常心”!
记得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最不容易的是守住平常心!”就是说,当人们怀着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多做平平凡凡的事情的时候,自然,也就在尽到生存责任的同时,享受到生存的快乐和幸福。
其实,于家长教育孩子也应如此——拥着一颗可爱的“平常心”,以平常人的心态看待孩子,冷静地看待他们的成绩和不足,客观分析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水平,进而抛弃不切实际的追求,摆正教育孩子的心态,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如今,许多家长朋友依然深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世俗观念的影响,把孩子能背多少诗歌,能数多少个数字,能唱多少支歌曲,看作是神童、天才。孩子才能骑木马,便幻想他将来指挥十万雄师时的马上雄姿;孩子才把一支小曲哼得上口,便幻想他将来喉声一啭,彩声雷动时的光景;孩子偶然拨动算盘,便暗中揣想他将来能挣大钱,掌握财政大权。这也许该叫弥漫于家长心中的“天才综合症”吧!
也难怪有家长说:“最欣赏自觉学习的孩子。”“最大的期望是孩子把书读好,做有用的人。”“最担心的问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云云。其实,这些家长片面地把家教理解为就是教孩子知识、开发孩子智力。于是,在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驱使下,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早早地急着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生怕错过了一个旷世奇才,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记这记那,恨不得把天下的知识学完。家长也相信“人家的孩子学了,我们的孩子不能不学。”这是天经地义的逻辑。
少数家长甚至将孩子当作人生赌注,当看到孩子不“争气”,希望落空时,家长总会心急如焚。偏爱也一下子换成歧视,有的甚至拿出了杀手锏——辱骂、拳头。在某市的小王村曾发生过一起因6岁孩子从1不能背到100,被粗暴的父亲活活打死的恶性案件。这大概便是一些家长们的教子策略——“不打不成材”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不良的氛围中,对孩子吹毛求疵,过分责备、抱怨、非难,会使孩子变得冷酷无情,没有天真烂漫,没有 欢声笑语,对他们的心灵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打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往往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这就需要家长有一颗“平常心”,正确审视孩子。
其实,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正如教育家爱尔维所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叶圣淘先生曾说:“教育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体验过程,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其中,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对孩子的教育,首先应该考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要看是否开发了孩子潜能,是否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是否是具有自信独立的人格,合作创新的精神。知识上的缺欠可以弥补,而误掉潜能的开发期是要遗恨终生。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而不能让儿童去适应教育。因此,为人父母者,应培养孩子“我必须这样”发展为“我可以这样”。
没有长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以前农民种水稻采用插秧的形式,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劳动越多,就会收获越多,但水稻并没有因此增产。但后来有人把插秧改为抛秧,农民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姿态优美地抛出秧苗,却带来了丰收。密植插秧固然贯注了人们的丰收的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
在现实与梦想铺成的孩子教育道路上,家长如果手捧一颗“平常心”,就像在小块状田里抛秧一样,为秧苗分蘖增产提供充足空间,保护了它的自然生长,发展他们自由天性。对孩子梦想的“彩云”,家长应立足于现实,更应科学合理教育孩子,才能实现世界欣赏你的孩子,因为“孩子是孩子,而不像别的什么人。”
有一位作家曾说:“人生太辛苦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吧!”别让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别让孩子亮丽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让孩子在更美好、充实、难忘的童年中,心灵舒展,欢快而轻松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