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社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父母应适时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孩子选择朋友,或是告诉孩子如何对朋友表达情绪的方式等等,都应成为父母引导的重点。
案例:刚上幼儿园的波波在老师眼里是个“问题男孩”,咬人、打架一样不少,尤其是和一个小女孩总是摩擦不断。虽然老师能够发现孩子的这种行为源于在陌生环境里缺乏安全感,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没有家教”,但出于职业需要,还是向波波爸爸打了“小报告”。幸好在爸爸看来,儿子的这一切都很正常。而他更关心的是怎样让波波学会处理麻烦。爸爸发现儿子其实是喜欢那个女孩的,只不过没有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所以,爸爸告诉儿子,你不可以用大人的方式引起她的注意,应该走过去对她说:“我可以跟你玩吗?”或者“你是我的好朋友,对吗?”波波很快尝试了从爸爸的那里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小朋友们能友好相处了。
点评:孩子在社交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让父母感到特别苦恼的是,孩子常常会从自己的小小社交圈里,带回一些让父母不喜欢甚至感到郁闷的语言和行为。有些时候父母会刻意回避这些让人不安的信息,但有些时候又难免耿耿于怀。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孩子的父母而言,就更容易在两种选择中纠结。一种选择是认为,孩子保持和朋友的交往很重要,对因此产生的一些不好的言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种选择是:宁愿脱离这样的朋友圈也要让孩子能够保持正确的认识,不过,以上案例中波波爸爸的做法,应该是父母第三种选择的很好范例。
孩子在社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父母应适时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孩子选择朋友,或是告诉孩子如何对朋友表达情绪的方式等等,都应成为父母引导的重点。
案例:刚上幼儿园的波波在老师眼里是个“问题男孩”,咬人、打架一样不少,尤其是和一个小女孩总是摩擦不断。虽然老师能够发现孩子的这种行为源于在陌生环境里缺乏安全感,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没有家教”,但出于职业需要,还是向波波爸爸打了“小报告”。幸好在爸爸看来,儿子的这一切都很正常。而他更关心的是怎样让波波学会处理麻烦。爸爸发现儿子其实是喜欢那个女孩的,只不过没有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所以,爸爸告诉儿子,你不可以用大人的方式引起她的注意,应该走过去对她说:“我可以跟你玩吗?”或者“你是我的好朋友,对吗?”波波很快尝试了从爸爸的那里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小朋友们能友好相处了。
点评:孩子在社交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让父母感到特别苦恼的是,孩子常常会从自己的小小社交圈里,带回一些让父母不喜欢甚至感到郁闷的语言和行为。有些时候父母会刻意回避这些让人不安的信息,但有些时候又难免耿耿于怀。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孩子的父母而言,就更容易在两种选择中纠结。一种选择是认为,孩子保持和朋友的交往很重要,对因此产生的一些不好的言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种选择是:宁愿脱离这样的朋友圈也要让孩子能够保持正确的认识,不过,以上案例中波波爸爸的做法,应该是父母第三种选择的很好范例。
要善于引导“模仿”
父母要帮助孩子在社交圈里建立一种积极、正面的气氛。就拿前一段时间让很多父母感到郁闷的“奥特曼”例子而言,孩子因为模仿奥特曼而导致身体冲突甚至攻击行为,很多父母便认为这都是奥特曼惹的祸。其实不然。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决定了他会不由自主地“模仿”,从语言到肢体,从表情到服装。一开始,他会在家里进行模仿,好玩的姿势和严肃的表情,常会让成人们感到好笑。到幼儿园后,同样的模仿又受到其他孩子的羡慕和称赞,于是更多的孩子就一块儿模仿起来。所以,如果仅仅让孩子脱离这个社交圈是不会起到关键作用的。
提示:父母对孩子模仿的赞赏,是让孩子觉得自己行为有价值的重要方面。所以,父母要做的不是禁止孩子看奥特曼或者模仿奥特曼,而是让他知道和小朋友们一起可以玩什么,如何进行表达的方式,并且在朋友圈内一起做更有意思的事情。
掌握择友“判断权”
孩子在幼儿期是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而此时的他又无法对大部分事情做出正确判断,包括交朋友。所以,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对孩子的社交圈进行有效干预,特别是孩子最初社交圈的建立和选择权应该掌握在父母手中。当然,这并不是说要给孩子一个纯净的真空环境,只要有群体就会有负面信息。父母需要选择的对象,并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父母的教育理念、方式和自己是否相似,这不仅能减少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虑,还能提供一个可以共同成长的家庭伙伴。
提示:在帮助孩子选择好朋友和社交圈后,父母要积极引导这个圈内的孩子拒绝不良信息的传播。优质的社交圈不仅能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玩伴,更重要的是能够建立起父母的圈子,可以让拥有相同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探讨孩子的问题,一起分享孩子成长中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