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作家叶永烈在楚天都市报上刊登的连载《第三只眼睛观台湾》,文中记载了他小孙子的故事,虽然是记实的写作手法,但明显有夸耀的成分,其实,所有的孩子在童年都有很多故事,他们的童言童趣都不乏智慧的光芒,至于成年后是否能成才,则要看他的努力和运气了。我的外孙女郝若辰是个猪宝宝,平时我们都叫她辰辰,到 2011年六一儿童节刚满四岁,在和姥爷、姥姥相处的这段日子里,也有很多故事,闲时记录下来,以增添乐趣。
一、上幼儿园不闹
辰辰两岁多的时候,看到有的孩子上幼儿园又哭又闹的惨状,我和她姥姥都很忧心,因为我们都退休在家,平时对孩子娇生惯养,所以生怕孩子上幼儿园适应不了,她自己不会吃饭。不会上厕所,到了幼儿园怎么办呢?但不送幼儿园也不是个办法,只好在她三岁的时候狠着心把她送到了幼儿园。听别人介绍经验说,孩子刚上幼儿园,一般情况下都要哭一个星期左右,我的思想准备是:由着她哭闹,几天过后估计会好一点,第一天送幼儿园,我和她妈妈一起去,打算送到就走,再哭也不停留,我对他妈妈说:“我在幼儿园附近不离开,你的手机打开,确实不行,再想别的办法”。上午,下午,我都紧紧张张的,生怕老师打电话,到了要接孩子的时间,我、孩子爸爸、妈妈都早早的等在幼儿园门口,想着孩子出来了以后怎样安慰她。幼儿园的大门终于开了,辰辰爸妈上二楼接孩子,我在楼下等着,出乎意料的是,辰辰高高兴兴的跟着妈妈出来了,一点也没有受委屈或者哭闹的样子,我问建玲“孩子怎么样啊?”建玲高兴的说“没怎么样,好得很,老师说,也没哭,也没闹,和其他孩子玩的很好”。我提起的心放下来了。在以后的几天里,都由我送送接接,老师反映,这孩子很听话,基本上没有哭闹,只是自己动手的能力差了一些。我感到很奇怪:这孩子的表现违背了一般孩子的规律呀!
二、打针不哭
辰辰很少生病,两岁时因感冒、拉稀打了一次吊针,后来就是注射预防疫苗了,起初,打针时她也怕疼,哭得厉害,一次采血时,前面有一个孩子没有哭,妈妈鼓励她,说“辰辰最勇敢,像小哥哥学习,打针不哭,行吗?"辰辰点点头,表示忍着不哭,不到一秒钟,采血完成,可能还没来得及感觉到痛就结束了,这次,她第一次没有哭。后来,她可能感觉到,打针就是那么一点点痛,忍一下就过去了,就是哭也不能不痛,所以,只要在打针前鼓励说,“辰辰最勇敢,打针不哭”,不管是打针还是采血,她就鼓着小嘴坚持着,再也没有哭过了。又一次,我拉他到汉江边,把他的脚放在水里,她说“好凉啊”,我说“下去游泳行吗?”她说“我不敢”我说“坚持一下嘛”她回答说“是象打针那样吗?”我说“对了”。看来,她真的体会到了坚持的意义。
三、嘲笑姥姥的“土话”
姥姥是河南人,虽然在城市住了几十年,但浓重的河南音调和“土话”仍一点没改,河南人说话往往缺乏阴阳顿挫,平音和下行音比较多,比如“北京”,普通话念“北”是第三音,河南人则念第一音,河南人用词平直、简洁,比如,普通话说“拉小便”,河南人则说“尿尿”。辰辰生活在姥姥和父母之间,接触的有普通话、河南话、襄阳话,为使她从小学会说普通话,妈妈总是在纠正姥姥的“土音”“土话”,时间长了,辰辰也能区分普通话和河南话的不同,经常嘲笑姥姥的“土话。一次,看动画片“奥特曼”,姥姥说“奥克曼”,辰辰就立即纠正“不对,是奥特曼”,以后,姥姥一说土话,辰辰就坏笑着问姥爷“姥爷。姥姥把奥特曼说成什么?”姥爷笑着说“奥克曼”,辰辰就哈哈大笑,说“姥姥总说错”,姥姥把着她拉大便,拉完以后说“姥姥给你擦屁沟”,辰辰总是大声说“不对,是擦屁股,姥姥又说错了”。
四、喜欢听由自己参与的故事
星期天,辰辰在姥姥家睡觉,睡觉前,总缠着叫姥爷讲故事,姥爷讲的故事都是自己编的,多数是小动物的故事,为了培养她对小动物的爱心和参与意识,姥爷讲故事时总把辰辰作为参与者,时间长了,在每次讲故事之前,辰辰总是自己出题目,比如:郝若辰和猴子的故事,郝若辰和企鹅的故事等等。晚上睡觉时,辰辰催着姥爷讲故事,于是姥爷讲了一个“郝若辰和白雪公主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有一天,郝若辰在森林里迷了路,结果,阴差阳错的来到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小木屋,为欢迎远道的客人,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摆出了郝若辰喜欢吃的“大皮哥”、香蕉、牛奶等,正在大家跳舞狂欢的时候…,讲到这里,辰辰联想起过去讲过的“金刚葫芦娃”的故事,插嘴接着讲起了故事,“突然,蛇精和蝎子精来了,他们把白雪公主抢走了,郝若辰和小矮人一起来到蛇精的洞穴前,郝若辰请七个葫芦娃帮忙,打败了两个妖精,救出了白雪公主”。姥爷称赞郝若辰讲得好,辰辰高兴的笑了。
对于吃饭、穿衣、大小便这些基本的动作,辰辰在家是根本不会自己做的,多数情况下是在大人反复要求下仍需要帮忙,对此,姥爷、姥姥都无可奈何。然而,在幼儿园,辰辰却与在家有迥然不同的表现,老师讲,吃饭通常是自己吃,有时老师看她吃得太慢,才喂他几口,小便必须自己解,因为大便自己解难度较大,所以,辰辰通常不在幼儿园解大便,有几次,姥爷去接她,刚出幼儿园就要解大便,可见他是宁愿憋着,也不愿叫老师帮着解大便,有时,在从幼儿园接回后才发现,她的鞋子穿反了,显然是中午起床后自己穿的鞋子。
对于辰辰在家和在幼儿园迥然不同的表现,除了强调一下外,姥爷和姥姥也没有逼迫,总是在想,慢慢来,大一点就会好的,然而,最近看了武汉18岁的小伙子康康,沉迷游戏,六亲不认,骂爸爸是猪,用脚踢妈妈的新闻以后,才有所感触:痛爱孩子要有度,不能一味的迁就,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