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
——站在孩子的立场教育孩子
再次提起育儿,内心却只有无比的愧疚!自孩子呱呱落地,内心除了充满着喜悦和不知所措,更多的是想,作为母亲将来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为一个,人品优越,拥有自信,自立,自制力强的孩子。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面对的却是更多的无奈和困惑,总是希望自己也能像育儿书籍里那样,循序渐进地,耐心并讲求方法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让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任何伤害,能够早日拥有自立和自我生存的能力。
但万事似乎总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作为母亲,经常会感觉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些力不从心,但更多的却是自责。
在生活中,也经常试着按照书中的方式或方法,同孩子沟通,教孩子学习,却发现,教育在不能确保坚持和持续性的情况下,问题仍然会一天天发生。
自女儿上幼儿园以来,除了在幼儿园时间以外,对孩子的思想、生活以及学习上的辅导教育,基本上都是根据我自身的时间来安排的,因此并没有什么规律性和可持续性。比如,教她学的《三字经》,从最初会背的一些内容到如今断断续续的反复,仍然还是那么一段;唐诗会的也仅仅是上幼儿园之前妈妈交的那几首,仅此而已;认字,倒是入园之后经常会拿着看图认字的书,有模有样地看着说着,总是在妈妈在忙着家务时,自己一边翻看一边问,所以真正认识的字,还是上幼儿园前,从巧虎DVD里绘声绘色的画面中认识了一些字;拼音也停留在入园前的认识阶段。当我发现并没有能持续帮助孩子去巩固她曾经学过的知识,内心感到非常的焦虑,真希望能给孩子更多相处的时间。但令我感到既欣慰又无奈的是,女儿在学习方面也只听我的,她所学到的一点点东西也仅仅是在利用业余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教的。记得背唐诗,是在入园前,每个周末吃完晚饭,出去散步,女儿走累了,要求妈妈背的时候,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教,跟着说个三四遍差不多也就会背了;还有就是那本古代语文教科书,入园后的第二学期才开始学,都是简短的话语,每次睡前几分钟教几遍,一次一篇,第二天再复习一遍,学下一篇,至今才学到30几页。
当发现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却不愿再坚持下去时,以前我会强迫她坚持到最后,但后来,却发现当她碰到不会,或者有些难了,就转去玩别的东西,这时我一般都不再会强迫她继续,只是跟她要说明,今天如果真的学得有些累了,那么明天一定要再继续,再复习一遍,把今天新学习的再巩固一遍,这样就不会再忘记。这样一般情况她都可以接受学习的继续,但反之的效果只会引来孩子更大的反感和逆反。
记得这学期刚开学在上完第一节英语课回来,我听到他们今天上课的内容主要就是复习上学期所学的单词,我也就一本正经地跟她抽单词,结果有两个单词她总是搞混,我当时就有些急躁,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两个单词教了这么多遍还是搞不清楚!”女儿当时的确被我吓得不敢出声,仍然唯唯诺诺地回答我的问题,再问到这两个单词,总是很提心吊胆的看着我,不敢说,在我的鼓励和提醒下,终于搞明白了,至今再问她也没有再搞混过。但记得当天我也意识到孩子的恐惧心理,立即醒悟,结束了所谓的考察工作,但结束后孩子的第一句话却让我感觉到,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她说:“妈妈,我以后不想去上英语课了。”我说:“为什么呢?你不是很喜欢朱老师的课吗?难道你不愿意上朱老师的课吗?”她的回答是:“那么,以后妈妈不要再抽我英语了好不好,否则我就不去上英语课了。”突然间,我不知所以然,沉思了一会才放缓语气地对她说:“妈妈今天给你抽英语单词也只是想了解下我们宝贝已经学会了多少单词,但妈妈也为刚才训了宝贝,说声对不起,妈妈应该更加耐心点跟宝宝说话,以后妈妈可以不再抽英语单词,但是希望宝贝能不能以后下课之后把你每次学到的单词教教妈妈,让妈妈同你分享下学习英语的快乐,你看好吗?”此时女儿的脸上已露出原有的笑容,欣喜地答应了。直至今日,我没有再抽过她的英语单词,而是时不时地,在生活中,看到什么东西,就装作很随意不知道的样子,问女儿,这个英语怎么说,那个英语怎么说,她基本上没有说错过,而且也很乐意拥有这样的成就感!这也让我总结出,教育孩子,教孩子学习,不单讲求一个量,更要讲究一个质的问题,这些当然都是需要有一个好的方法,和绝对的耐心。在很多对待幼儿的教育中,并不一定要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教育或者教,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给孩子一个轻松氛围,让孩子学到和认识到一些事物的本质。
再比如,最近发现女儿又有些开始排斥上幼儿园,这是让我最为担忧的事情,更多的是郁闷。问她为什么,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不说,要么就表达得不是很清楚。经过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女儿在幼儿园打人受到老师的批评,可能内心有些害怕,回家又不愿意说,所以让这个小人压抑了不少。当天下班回到家,我就抱着她问道:“宝贝,你还记得上次你在肯德基里玩,为了跟那个小妹妹抢小木马,被人家小妹妹给咬了一口,他的爸爸是不是狠狠地训了她一顿,而且我们走的时侯,她还在那里哭是吗?”“恩,是的,她爸爸很凶的。”我又问道:“那她是不是做错了事?是不是因为她咬了我们宝贝,他的爸爸才会狠狠地训她,对吗?”“恩,对。”“那她爸爸应不应该批评她呢?”“应该。”“那如果这个小妹妹做错了事,她的爸爸不去批评她,行吗?”“不行。”“如果她爸爸不去批评她,她就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就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是吧?”“是的。”“那么我们元元在幼儿园里打了小朋友,这种做法对吗?”“不对。”“那老师批评你,你认为应该吗?”“应该。”“因为只有老师这样批评了你,你才知道打人是不对的,而且是不可以的,如果其他小朋友也像你这样打你呢?老师要不要也批评其他小朋友呢?”“要的。”看到女儿已经有些明白我的意思了,就更进一步地说道:“那好,既然我们元元这些道理都明白,那么妈妈告诉你,你做错了事情,妈妈或者老师都会给你指出来,都会批评你,但这并不表示妈妈或者老师不再喜欢你了,老师仍然很喜欢我们元元,妈妈也仍然非常爱我们的宝贝,明白了吗?”“恩,明白了,我以后不再打小朋友了,老师说了,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的。”
原本在我内心一直感到些许恐惧的,排斥心理,通过这次跟孩子简短的沟通,也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孩子,我们不能完完全全把她当成一个孩子看待,应该把他们看成是你的朋友,多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该如何同他们沟通,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似乎问题也就不再成为问题。
女儿是一个非常感性的孩子,但从她身上散发出的纯真,无论是微笑也好,撒娇也好,发点小脾气也好,那都是孩子发自内心,不夹杂任何杂质的,我们做父母的更不应该用自己内心的狭隘强加于孩子,我们应该更多地用我们宽容和宽广的心,去面对孩子的成长,应对成长中不断会发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