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学习笔记之四早教

11/06/14 14:55:18 标签:

做好视觉语言(家中处处贴上了词句、成语、儿歌、谜语)

十大基本方法
 
    1、生活中教、游戏中学;
    2、教在有心、学在无意;
    3、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4、对牛弹琴,只管耕耘;
    5、环境濡染、榜样诱导;
    6、积极暗示、赏识鼓励;
    7、施教于爱、不可溺爱;
    8、讲究爱态、控制情绪;
    9、民主平等、宽严并济;
    10、培养习惯、形成定势。

每一个普通婴儿都能完成认人交往、直立行走、认物记事、用手操作、接受音乐、掌握语言、识字阅读等七大学习任务;都具有无意注意、适应环境、获得敏感、形成印刻、印象记忆、情境领悟、本能模仿、兴趣探求等八大特点。

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合理智慧结构的全面发展;
    三是人才品质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成人利用环境,行为和语言积极暗示,使孩子产生认同;反对任何消极暗示和影响。 

正面鼓励为基本教育方法

    要坚持正面鼓励为基本教育方法,培养起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心、同情心等保证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心理品质。多多鼓励、表扬、信任和严格要求,少批评指责,禁止无可奈何地消极数落,总要让孩子自己觉得是个好孩子。这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

 

抓住机会诱导

    教育孩子是在他对某一事物产生好奇心,集中几秒钟、几分钟注意的时候,抓住机会诱导的。虽然这样的教育支离破碎,凌乱不堪,甚至他注意的事不一定能理解,但大人还是要抓住不放。早期教育就像下围棋一样,表面上看来东下一颗子,西下一颗子,但最后能连成一大片,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局。这就是早期教育的特殊形式。 

促进皮肤神经的发育

    对婴要经常搂抱、抚摸,用冷的、热的、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物品接触孩子的各处皮肤,促进皮肤神经的发育,尤其要多训练手和手指头。因为手指头上有大量神经通向大脑中枢。当与孩子玩耍时,要常常揉捏他的每一个手指,经常逗他抓握物品、玩具等。

不要强迫催逼孩子叫生人,让他先熟悉自然会叫,让孩子从小听音乐,由陌生到喜爱,由喜爱到领悟,能感受乐曲和歌曲美,将来还能进入创造美的音乐形像。

发展孩子语言,自他出生开始就“对牛弹琴”式的讲话,是绝对必要的。

先接触再理解记忆领悟

早期美术教育不要以画的像不像为标准,放他大胆的去创作

不能缺少集体生活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大自然中玩耍

爱光亮、爱音乐、爱听说话、爱看笑脸,喜欢拥抱等,这都是精神需要的反映

孩子一天天长大起来,需要“进食”更多美味的精神营养素,这精神营养的“食欲”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精神食品同样需要讲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味道”,决不可随手拈来,只要哄孩子不哭就行,那只能打发掉孩子的最珍贵的精力,消磨掉他们远比黄金更贵重的时光。

赋予孩子的创造色彩

    生活中处处可以赋予孩子的创造色彩,有了创造色彩,孩子的生活就变得神奇迷人了。如怎样搬椅子不发出响声呢?开抽屉怎样用力就开得轻松呢?怎样让陀螺转的时间更长?怎样让小鸡听指挥,用什么方法让它们一起跑来吃食呢?怎样捉泥鳅才能把它抓住?怎样划火柴才安全呢?…只要常常抓住生活细节,就能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

给孩子全面的生活感受

    给孩子全面的生活感受,决不只限于给他们快乐、有趣、温暖、舒适、慈爱、成功、安全、光荣等等的正面心理体验,也要有一些磨练和挫折的感受。三岁以后的幼儿要适当感受些困难、失败的经历,产生点做错了事的恐慌,承受点病痛的折磨,接受点批评和冷落,甚至有时候要经受与父母分离的痛苦。还要让孩子克制一些强烈的欲望,忍受孤独。这些生活的感受都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少的。

孩子的精神生活原则

   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感受要遵循这样几条原则:第一.从身边的生活到陌生的内容,不可“偏食”;第二.引导孩子随时随地观察,提问和思考;第三.多引导实际生活,少些纯玩具游戏;第四.从丰富的生活中启发孩子的创造性;第五.以给孩子积极、快乐的感受为主,也要给予磨练练和挫折。 

八个经典理论

1、生理生命与心理生命同时养育;
2、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相似发展;
3、本国语言与外国语言同时起步;
4、智力品质与性格品质相互促进;
5、兴趣爱好与行为习惯并行培养;
6、提倡“教育爱” ,升华“血媛爱” ,杜绝“溺爱” ;
7、玩和学的统一: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
8、教育,就是诱导、鼓励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爱。

八项基本原则
 
    1、0岁起步;
    2、兴趣第一;
    3、性格首位;
    4、语言领先;
    5、生活课堂;
    6、内容精选;
    7、因材施教;
    8、家园并重。

五大内容主张

    1、在孩子身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极大地丰富其精神生活,使之见多识广,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2、在诱发孩子兴趣的前提下,教育内容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顾深浅,不求甚解,不定指标、进度,也不用固定的教材和课堂模式;
    3、给孩子的精神食粮应当是人类文化的精品,而不用非科学的、低档次的或粗制滥造的精神次品影响孩子;
    4、能给孩子真实的生活实践,使之得到真切的感受,就不要满足于虚拟的游戏,或用玩具去替代;
    5、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和感受的事物,不必搬入婴幼园的课堂去教学,婴幼园非常有限的课堂活动,应用于认识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事物,接触生活中难以操作的实践。

十六个早教区
 
    1、优生胎教;
    2、感官训练;
    3、人际交往;
    4、体育运动;
    5、劳动制作;
    6、数形计算;
    7、观察提问;
    8、语言发展;
    9、音乐舞蹈;
    10、绘画造型;
    11、了解社会;
    12、认识自然;
    13、种植饲养;
    14、科学小实验;
    15、集体生活与游戏;
    16、其他种种智力活动。

七大教育形式
 
     1、 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
    
2、良好的环境濡染;
    3、丰富的生活游戏;
    4、亲情的榜样影响;
    5、有趣的学习活动;
    6、伙伴的自由交往;
    7、积极的心理暗示。

六大实施要领
 
    1、树立远大的育儿理想;
    2、教子成才先教自身;
    3、越小培养事半功倍;
    4、施“教育爱” 讲究“爱态”;
    5、家长集体认识一致、配合默契;
    6、积极鼓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七大辩证观点

    1、既提倡优生与胎教,更讲究后天亲情环境的养育,但反对系统知识的灌输;
    2、既提倡轻松自由的生活教育,也讲究活泼有趣的课堂活动,但反对单调的程式化教学模式;
    3、既提倡家庭中的亲情教育和个别培养,也讲究婴幼园的集体活动,但反对婴幼教育中“照看化”、“小学化”、“女性化”、“贵族化”和“单纯玩乐化”倾向;
    4、既提倡“充实型” 培养,也鼓励“跳级型”和“特长型”发展,但反对拔苗助长和过早定向;
    5、既提倡多方培养全面发展,也讲究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但反对面面俱到求全责备;
    6、既提倡兴趣学习,快乐成才,也鼓励克服困难自学,不允许放任自流,无聊玩耍,但反对拔苗助长;
    7、既提倡积极暗示,不许消极数落,也讲究严格要求,适当批评和惩罚,反对过度表扬和一味赏识。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