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佳佳睡觉老是不太安稳,有时半夜大哭大闹,早晨问她竟然不知,也许是做了什么恶梦之类的吧?工作的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关照这件事情。昨夜,佳佳睡到半夜,又哇哇大哭,嘴里说着含混不清的话,怎么叫也不醒,搂着我的脖子哭的好伤心,早晨问她为什么哭,竟然“矢口否认”,看来她当时仍在睡梦中。
好在今天有点空闲,上网浏览了一下,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呢,转载过来好好学习一下!
(一)表现
睡眠时,我们的潜意识较为活跃,是显示孩子内心有许多焦虑的因素,但基于他们语言能力有限,加上某些环境因素的限制,这些感觉被压抑着,不能在日间抒发出来,要等到晚上当意识的控制减弱时,才会以象征的形式浮现。
在一夜的睡眠中,幼儿会有两个时间做恶梦:第一个是在刚睡着不到二个小时内,这时做的恶梦通常较真实,会使孩子从梦中惊醒后,觉得万分惊恐,不敢再次入睡;第二个时间是在醒前的三小时内,所做的梦往往象征着孩子对日间所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反应。其症状在睡觉前突然醒来,且发出叫或哭泣声,脸上表情是害怕、惊吓,且全身出冷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率可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四十。幼儿在恶梦中:自己掉进了无底深渊,全身不能动弹,常常被吓醒或被叫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焦躁和害怕,面色苍白、表情惊恐等,对梦境尚保持片断的记忆。经安抚后,或醒来后完全摆脱了对梦境的情绪恐怖,又能安然入睡。这种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恶梦,多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至四的孩子,几乎都有做过不愉快的梦的经验;四至六岁的小朋友是做恶梦的高峰期,他们平均几天就会出现一次恶梦,甚至一天可以做好几回恶梦。
(二)原因
幼儿清醒时遇到的沮丧或困扰的事,会扰乱他们夜间的睡眠。所有年龄段的人们都会不时地做恶梦,但是这些恶梦对于三至五岁的儿童显然是最为麻烦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刚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出现生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幻想。结果在情感层次上,他们的脑海全都被对他们的成功和喜悦占据了。在白天,他们没有受到的威胁,那么夜晚的梦就可能就是美好的。
一般说来,四岁以前做的恶梦多半与动物有关,如:老虎、大灰狼、蛇等。五至十二岁的恶梦,则慢慢走入生活,开始与日常生活碰到的事情建立关系。孩子们怕坏人带走;他们害怕咬人的蛇,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他;他会惊恐昨天晚上电视放的恐龙大战;还有大人说不听话的孩子,会被捉去做成肉饼给人吃掉,这都会使他们晚上做恶梦。
在美好童年的背后,也有一些难关要过,如口欲的满足、肛门的训练、恋母仇父或恋父仇母情结,幼儿园的压力,做恶梦的投射作用可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满足。
(三)辅导
儿童的恶梦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麻烦问题或是事件。时常做恶梦的孩子需要关怀。应该杜绝用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顽皮、好动的孩子不需要用妖魔来管教他。然后与孩子一起将恶梦赶出梦境,告诉孩子,梦里面的怪物,可以用画画把它们赶出来,然后鼓励孩子把它装进一个小纸袋,象征捉住怪物。找个孩子心情愉快的日子,让将小纸袋烧掉,然后掩埋,让画的怪物永远消失。
2、正确对待恶梦
允许孩子自己醒过来,而不是强迫他中断睡眠。梦中被摇醒和恶梦本身一样惊人,它可能会阻碍孩子做梦,这样就无法达到大脑自己对恶梦"建设性"的解决。如果恶梦的强度足以使孩子呻吟或翻来覆去,那么它一般会让孩子醒过来。
不要坚持那恶梦不是真的。对孩子而言,恶梦是非常真实的。相反,平静并且理智地向孩子保障他是安全的,恶梦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造成任何真正的伤害。比较一个恶梦和一个电视节目可能是有帮助的--某些东西对孩子而言是"真实"的,但是和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真实不同的。
鼓励孩子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他所做的恶梦。一步一步地向孩子询问恶梦中发生了什么,询问孩子在进行过程中感觉到了什么,但不要告诉孩子你的评价或者判断。如果孩子可以大声说出来,而不因你反应而退缩,恶梦就有可能失去它的威胁力量。另外,你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梦想是如何作用的,你的孩子缺些什么,还有可能了解最初是什么促使恶梦的形成的。
3、采取适当措施让孩子有睡眠安全感
采用合适的方法使孩子在夜晚感觉到情感上有保障。如果孩子因有做恶梦的可能性而害怕入睡,结果就会出现对身体和情感都没什么好处的失眠。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让卧室的门半开着,或者亮着灯,或者让收音机小声一响着,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从恶梦中惊醒,感到特别心烦意乱,那一夜只有让你和孩子一起睡。
时常做恶梦不但影响孩子的睡眠,更反应出孩子心理有严重的不平衡。当睡眠问题出现时,家长应该细心地观察孩子,及诱导他们说出内心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