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往往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而专家们普遍认为,那些在孩提时代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敬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等消极态度。由此,他们进而认定,从小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
事实上,在幼儿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包括拥有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乃至非议的“平和”的心态,以及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第二,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冷静处理。
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才能虚心予以接受。同时应该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之必需。
第三,允许孩子作出解释。
如果批评不符合事实,那么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可能引发种种心理弊端。
第四,要求孩子对批评者一视同仁。
不少孩子可以做到认真倾听并虚心接受来自师长的批评,但对同龄人的批评却拒之门外。这时应教育孩子:只要批评得有道理,即便这批评来自小伙伴,也理应虚心接受。而且对那些提出善意批评的人不论是谁,都可建议孩子要真诚的道谢。这不仅能表达自己的虚心和诚意,而且还能加快弥合双方的分歧。
第五,让孩子作对比,同时学会作出批评。
不妨在孩子接受批评并作出改进后,有意让其作一下前后对比——聪明的孩子自会明白接受批评有益。通过接受批评,孩子知晓了“如何作出批评才能使对方虚心接受”的要点。不妨帮他总结,批评前作好调查分析,语气要婉转,用词要文明恰当,态度不要偏激,要允许对方分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