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一出生,一直到第一天进幼儿园,这中间经历了无数个“第一”。
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吮吸奶头,第一次咧开小嘴展现笑容,第一次打坐,喊出的第一声“妈妈”或“爸爸”,独立地迈开第一个脚步,甚至拉出的第一泡大便,都让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年青人高兴不已,有的甚至会在脑子里留下永远的记忆。
作为祖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也会与宝宝的父母亲一样怀着极大的热情,等待着这些个“第一”,盼望着这些个“第一”,为这些个“第一”而欢乐而陶醉。可是当宝宝到了一周岁左右,第一次因为对某件不称心的事表示抗议,而伸出小巴掌打向某一个“目标”的时候,你会怎样对待呢?
我们接触“宝宝”时,宝宝已经即将1周岁了,见面的第二天,不知因为什么事,引起宝宝的不悦,宝宝伸出软软的小巴掌,重重地掴在外婆的脸上。一下,接着又是一下。弄得外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好在外婆对婴幼儿心理有过潜心研究,曾经为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开过多门教育学、心理学课程。面对宝宝这样的举动,外婆没有立即做出简单的甚至是粗暴的回应,而是笑吟吟对宝宝说:“宝宝是想摸摸外婆吧?来,再摸一下,轻轻地摸一下。”这时的宝宝早已能够理解大人很多话语的含意,甚至能够“观颜察色”了,她对外婆的这一充满柔情、充满期待的话语感到非常“意外”,原来准备哭鼻子的表情突然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眨巴眨巴眼睛,收住即将滚出眼眶的泪水,咧开红红的小嘴,缓缓地伸出手心,轻轻地、温存地摸着外婆的脸颊,继而开心地笑着说:“摸摸,摸摸。”
如此这般,经过两三次的“行为矫正”,再辅之以“为什么不能打人”的说教,宝宝打人的习惯完全改过来了。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伸手打人”的事件!原来,从孩子满10个月的时候开始,宝宝每次“生气”都会不自觉地伸出小手打大人的脸,可是大人做出的反应,却是要么“以牙还牙”还以颜色,要么给予认可、鼓励,“打吧,没关系,爷爷的脸不疼。”孩子伸手打人的习惯就这样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我和孩子的父母亲都很佩服外婆的这一招,一个“打”字,一个“摸”字,仅仅一字之差,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的种子却是如此的不同。前者是“攻击”,后者是“关爱”,前者是“鲁莽”,后者是“儒雅”,前者是“愚昧”,后者是“文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该有多少类似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面对、去解决哟!
如今在我们家里,大人们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当孩子顽皮、淘气、不随人愿时,从来不说一个“打”字,“打你的屁股!”“滚出去!”“揍死你!”之类的粗鲁语言几乎绝迹。最严重的“惩罚”就是不理她,保持沉默,直至她认识错误为止。多数情况是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冷处理。
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与行为偏差。我们的工作是如何引导孩子完成所谓的“正向迁移”,尽量防止或减少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负向迁移”。
孩子两周半了,有一天,我们带她到某幼儿园去报名。没想到刚刚放下孩子让她去接近前来报名的另一个同龄女孩时,却猝不及防遭到那个女孩重重的一个耳光!我们的孩子被打哭了,那个女孩的家长也大吃一惊,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高高地抡起大巴掌,狠狠地打在女孩的屁股上,“出手不凡”的女孩立即号啕大哭起来。这时候,我们一边抚慰自己的孩子,一边上前阻止那位家长的粗暴行为,并指出这种做法的危害性。接下来的交谈中,我们与这位年轻的家长深入地探讨了婴幼儿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后来我们还一直保持着经常的联系,他的孩子打人的习惯也很快得到纠正,我们成了无所不谈的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