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补钙误区、

11/09/19 14:33:30 标签:

在婴幼儿保健和医疗领域,国际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0-3岁的婴幼儿是补钙关键期,必要的钙质补充将有助于预防佝偻病、促进孩子正常发育。然而在婴幼儿补钙时普遍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为啥还缺钙?

家长经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家孩子天天补钙,怎么还缺钙?”其实,婴幼儿缺钙在医学上有一个专业称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是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研究证明,维生素D3能诱导许多动物的肠黏膜产生一种专一的钙结合蛋白(CaBP),增加动物肠粘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促进钙在肠内的吸收。如果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补再多的钙也一样“缺钙”。因此,婴幼儿时期补钙是为了预防佝偻病,而要补钙就需要补充维生素D。

误区二: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

“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因此到了夏季,许多家长会自动停止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AD。然而,夏季日照时间虽然多变,但由于气温过高、紫外线过强等因素,限制了宝宝到户外活动的机会,日照几率反而下降。维生素D的合成也自然减少,致使钙的吸收率有所降低。同时,炎热的天气抑制了宝宝体内的消化液分泌,食欲降低,摄入的维生素D和钙元素也相应减少。而宝宝不停的活动,出汗多,钙元素随汗液流失。上述因素,造成维生素D和钙元素“进少出多”,宝宝缺钙就不期而至,更有可能带来佝偻病的威胁。

误区三:只需0-1岁补充维生素AD?

夏季到了,很多宝宝减去了厚重的衣物,行动变得更加灵活,而1岁多的宝宝也开始自己走路了。此时,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已经没有必要再补充维生素AD了。然而,医学界普遍认为,0-3岁是宝宝补钙的关键期,与此相对应,补充维生素AD也应该持续到3周岁。研究发现,0-3岁的孩子发育很快,但器官还不强健、肢体活动能力不强且接受阳光也较少,因此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较少,如果不及时补充维生素AD,就极易出现佝偻病等症状

 

爱心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