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个偶然的机会,路过天坛,我们就走马观花的游了一圈。在北京崇文区,故宫东南方数公里处,有一座占地273公顷的祭天神庙,这就是天坛。它比故宫还要大4倍,是明、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时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天坛建筑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分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刚睡醒,告诉她我们到天坛了,就摆出了这样一个pose,有点感觉吧!
越走越热,脱去外套,高兴的扶着“出口”的栏杆,非让爸爸给她照相。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
练练站在三音石上摆pose呢!
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门中间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门窗关闭而且附近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站立于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一声;于第二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两声;于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三声。
最近认识“石头”的“石”了,正指着“三音石”的“石”呢!
这会儿又当上了格格!
越来越臭美了!
看见后面的祈年殿了吗?也不知我们宝贝为什么要摆出如此奇怪的pose!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
考虑的身高,爸爸为了给她照好一点,就席地而坐,没想到我们格格也不顾形象,一屁股坐了下来!
是不是很可爱呀?吸引了好多外国游客,一个劲的说我们很c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