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学习

11/11/15 08:06:28 标签:长沙最有品质的幼儿园 长沙最好的幼儿园 万婴长沙幼儿园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勇气?你会怎么回答呢?也许你要想一会儿,然后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地解释。但一位老师组织的活动《勇气》中,孩子们的想法却让人大开眼界。
•同样,一开始老师也向孩子们抛出了这个问题。让人既担心又好奇——这么小的孩子,会理解什么是勇气吗?他们会怎么解释这个“勇气”呢?
•“勇气就是有胆量去做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勇气就是一种力量。”
•“勇气就是不能放弃。”……
•每一个回答都精彩而“到点”!

•随后,执教老师一边播放PPT画面一边娓娓道来“什么是勇气?”
•“……勇气是你有两块糖,却能留下一块到第二天;勇气,是和别人吵架后你先去讲和;勇气,是你知道个大秘密却答应对谁也不说;……”
•老师的讲述给孩子们打开了关于“什么是勇气”的闸门——

•“勇气就是无悔,下棋的时候就是走错了也不能后悔。”
•“勇气就是不上当。”(勇气就是经得起诱惑)
•“勇气就是坚持每天跑步。”
•“勇气就是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赛。”
•“勇气就是别人欺负了你你也不哭。”
•“勇气就是危险的时候也不放弃,就像消防员叔叔一样。”
•“勇气就是掉了一颗牙会说‘没关系’。”……

•孩子用他们所经历的事、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解释着什么是“勇气”,让人惊讶、佩服,甚至是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南师大刘晓东博士在他的《儿童精神哲学》中提出:
•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
•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毕加索、克利等艺术大师也都崇拜儿童的天真状态,希望像儿童一样用纯粹的来创作;
•儿童是自然之子;
•儿童是历史之子;
•儿童是成人之师;
•儿童是文化的创造者。

•刘博士提到的“儿童是成人之师”,与蒙特梭利的“成人应当向儿童学习”不谋而合。
•在孩子面前,成人一直以知识的拥有者自居,以为孩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但事实是孩子有时什么都知道,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有时竟然比我们成人还深刻透彻!
•周国平曾描述过他看到的一个场景:

•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玩,兴致勃勃地替孩子捕捞河里的蝌蚪。
•周国平认为这种记述掩盖了事情的真相。“真相”是: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
•他认为:像捉蝌蚪这类“无用”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带引,成人多半是不会去做的。
•所以,是孩子带成人重新回到那个非功利的世界,是孩子带成人去游戏,去感受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是孩子更新了成人对世界的感受。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是成人生活的引导者,孩子就是成人的老师。

•很多的大家、名家都曾提出要“拜儿童为师”、“向儿童学习”。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
•贾平凹在《我的老师》中写道:“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该做我的老师的。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字酌句、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该做我的老师。……他说了也就完了,不虚伪不究竟,不自欺欺人,平平常常,坦坦荡荡,他该做我的老师。”
•周国平在《伊甸园里的文学》中更是虔诚地收藏了令他自愧不如的孩子的精彩表达:

伊甸园里的文学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孩子常常不假思索,口吐妙语,其形象、贴切、新颖,是成人难以企及的,哪怕这个成人是作家,尤其这个成人是作家,比如我。
•这是伊甸园里的文学,人刚刚学会命名,词汇十分有限,却是新鲜的,尚未沦为概念。眼前的景物,心中的感觉,也都是新鲜的,尚未被简化为雷同的模式。用新鲜的语言描述新鲜的事物和感觉,正是本来意义的文学。
•如同儿童绘画一样,儿童的语言表达也是一个宝库,是文学的源头活水,是大师们学习的好课堂。
•我从啾啾身上清楚地看到,幼儿期是语言能力的高峰,幼儿不但讲究表达的准确,而且擅长表达的生动。啾啾不时蹦出的精彩表达总是使我无比喜悦,又自愧不如,我只有虔诚收藏的资格。
•1.悖论式的妙句( 2岁)
•她困极了,但又翻来覆去睡不着,向妈妈诉说:“我困得都睡不着了。”
•她和妈妈从外面回来。妈妈说:“我都累糊涂了。”她马上脱口而出:“我累精神了。”她大约是要和妈妈反着说,但累的结果不一定是萎靡,的确也可以是兴奋。
•电影里,一个男人乐极而悲,大笑又恸哭。她评论说:“他笑着哭。”

2.形象的比喻
•红和我说话,她听见“口腔”这个词,问:“什么是口腔?”我笨拙地给她解释:口腔就是嘴里,里面有牙齿、舌头……她马上领悟了,说:“口腔是牙的房顶。”
•她鼻子里痒,问她是鼻子里的什么位置,她想了想,说:“鼻墙。”
•我没有找到奶瓶盖,就找了一个代用品。一天早晨,她告诉我,她找到了,在五屉柜上。我没有看见,她说:“在左眼上。”五屉柜的抽屉有两个凹槽,的确很像左右两只眼睛。
•霰儿送来一束百合和一束黄玫瑰。她即兴发挥,说:“妈妈是百合,我是黄玫瑰。”我问:“爸爸呢?”她说:“爸爸是一棵苹果树,又大又高又粗,长满苹果,永远这样。”多好的祝福。(5岁)

•3.生动的拟人
•屋外传来风的尖叫声。我说:“真可怕。”她附和,说:“像有人掐它似的。”
•晚上,我们在院子里散步。她注意到喷泉没有开,说:“喷泉睡了。”接着说:“路灯没有睡,路灯要到天亮再睡。”(3岁)
•天热了,她发表议论:“以前太阳是宝贝,现在太阳……”说到这里,她停住了,在琢磨如何表达,想了想,接着说:“现在阴凉是宝贝。”
•她评论北京街道施工的状况,说:“北京生病了,到处都挖,它疼,都流眼泪了。”(4岁)
•在无锡,我们乘电瓶车游览高尔夫球场,风很大,迎面扑来,冷飕飕的。她说:“风把我们当高尔夫球了。”
•小燕洗了她的小手套,挂在阳台的横杆上。她去看了一眼,扑哧一笑,说:“它们孤独地挂在那里。”横杆上只有那一双小小的手套,的确显得孤零零的。(5岁)

4.贴切的形容
•她从幼儿园回来,对我们发表感想:“今天只有七个小朋友,老师带我们,像妈妈带孩子,像一家人,不像幼儿园。”
•晚上她谈到了噩梦,祈望今夜不要做梦。早晨醒来,她高兴地告诉我,她没有做梦。我说:“很好,完全符合你的希望。”她说:“对,就好像四条边对齐,没有一点缝。”(4岁)
•电视节目《候鸟》,有一种鸟飞翔时两脚叉开,她看时笑了,说:“像尿了裤子似的。”很贴切,但大人哪里想得到。
•她告诉我,全家人一起吃饭,她吃得慢,只和爸爸或只和妈妈一块儿吃饭,她吃得快,我问她为什么,她想了想,答:“感觉就像是吃自助餐。”
•我们在院子里玩,红故意僵直地走路。她说:“像没有灵魂了。”(5岁)

•5.新颖的表达
•临睡前,妈妈向她用英语道晚安,她说:“我喜欢妈妈用英语说的晚安,有一种夜晚的味道。”(4岁)
•她和两个大孩子玩得很欢,红发现那两个大孩子在互相扔别人遗落的一只臭袜子,批评了她,她申辩:“我没有扔,袜子知道,不信问袜子,有没有小手扔过它。”(5岁)
•我和红在交谈,她想对妈妈说话,没有机会插进来,后来把想说的话忘记了,沮丧地说:“妈妈,你浪费了我想对你说的一句话。”(6岁)

•6.画龙点睛式的概括
•晚上,我和红都在厅里埋头看报纸,她有点寂寞,批评道:“两个报纸人!”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散步。风很大,刚好我们三人的衣服都带帽子,我们都把帽子戴上了。她和我的衣帽是白色的,妈妈的衣帽是棕色的。她形容:“两个雪人,一个豆沙人。”(3岁)
•有一段时间,小燕离开我们家,去广东找工作。我们请了一个小时工,一个姓陈的中年妇女,每晚来家里做一个半小时家务。小陈的敬业态度令人钦佩,每天总是主动找事做,把不同角落积压的肮脏加以清除,短短几天,我们家变得从未有过的清洁。啾啾评论说:“我发现小陈阿姨每天做的事都是不一样的。”一句话说清了小陈做事的特点。(4岁)
•妈妈说起在报上看到的一个新闻:夫妻两人在开车时争吵,夺方向盘,车翻了,妻受伤,两人拥抱着说我爱你。她评论道:“一个悲喜剧。”
•看见一个小男孩把刚买的玩具弄坏了,她评论道:“任何一个小男孩的玩具都是悲惨的。”(6岁)

•7.描绘感觉现象
•吃猕猴桃,她说:“我一看见猕猴桃,嘴里就酸。”喝可乐,她说:“可乐冒小泡泡,我的眼睛就想哭。”
•她说脚痒,我问她是哪儿,她自己已经挠过,告诉我:“把痒劲挠掉了。”(3岁)
•咳嗽,吃的药里有双黄连口服液,味极苦,但她每日三次都喝了。有一天她吐真言:“我都苦得发抖了。”
•她不喜欢吃果仁巧克力,解释说:“我不喜欢硬的和软的在一起,我喜欢硬的和硬的在一起,软的和软的在一起。”(4岁)
•她喊累,妈妈要给她按摩腿,她说:“不是腿累,是整个人累。”
•她和妈妈以标准姿势接吻,然后议论道:“接吻太整齐了,感觉就像自己跟自己接吻。”(5岁)
•她说:“晒过的被子一个味,都是太阳味。没晒时是各人自己的味,我的没晒也是太阳味。”(6岁)

8.描绘心理现象
•为了让她好好吃饭,每天只准她在临睡前喝一回牛奶。一天中午,她要喝牛奶,妈妈妥协了,我表示不满。她对我解释道:“我脑子里只有牛奶,没有水,一点就点到了牛奶。”“点”是指用鼠标点击。
•她问妈妈:“《猫和老鼠》里老鼠躺在沙滩上唱的那首歌,你会吗?”妈妈说不会。她接着说:“你听听我心里,我心里会唱,嘴里唱不出来。可是你听不见我心里。”
•在车里,她很困了,我问她一个什么问题,她不答,我再问,她说:“我什么也说不了,现在我的脑子里什么也没有。”(3岁)
•她谈看《视觉游戏》的感觉:“开始没有看出来,后来我体验到了幻觉。”
•夜晚,她睡不着,向妈妈诉说:“妈妈,我脑袋里面乱七八糟的,像刚吃完饭还没有收拾的桌子,黑糊糊的,像缠成一团的乱毛线。”妈妈用两个成语概括:杯盘狼藉,心乱如麻。
•晚上,她躺在床上,很困了,向我诉说:“朝右睡,看见噩梦,朝左睡,看见笑话,都睡不着。”(6岁)

•泰戈尔、安徒生、丰子恺……
•向孩子学习,就是对儿童智慧的推崇。
•正如泰戈尔所言:“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中重新获得童年。”我们可以用智慧探索儿童精神世界的奥秘,在寻找童心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智慧。
•有了这些的认识,我们对“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等教育理念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与孩子相处也就一目了然了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