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桐妈的博文谈谈自己的小感悟
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十一)
──“执着”
与执拗不同,执着不是瞬间爆发且来势凶猛的哭闹,而是温和、坚韧而又难以被轻易忽悠的“信念”──“我要一颗糖”、“我要一个发夹”……,小人儿所执著的东西看起来或许总是这么可笑,但很多时候她们就这样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主张,不肯妥协:
场景一:
小家伙容易上火,在外婆家的那几天,又适逢便秘,为此不得不断绝了别人好心供应的零食,糖块当然首当其冲。偏偏有一天,小家伙突然心血来潮,跟我要糖吃,这个时候,她已经两天没大便了,我不愿意给她,便装模作样地到房间里找了一通,然后出来:
“宝宝,没有糖了,吃苹果可以吗?”
“不可以,我要吃糖!”,一副不容商量的语气。
再度折回“找”一通,回来问她:
“宝宝,没有糖了,吃烧饼可以吗?”
“不可以,我要吃糖!”小家伙正襟危坐,不依不挠。
再去找,再问:
“宝宝,没有糖了,吃饼干可以么?”
“不可以,我要吃糖!”没有任何妥协的曙光
再找,再折回,反反复复:
“宝宝,吃玉米可以么?”
“不可以,我要吃糖!”
“宝宝,吃月饼可以么?”
“不可以,我要吃糖!”
“宝宝,吃巧克力可以么?”
“不可以,我要吃糖!”
……….
“※◎№$¥§‰㎏.........”
“不可以,我要吃糖!”
最终以我的妥协而告终,这场拉锯战持续了至少一个小时,坐在旁边的舅妈都快笑死了,说见识了桐桐的“固执”,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懂得坚持了。
桐妈解析:
两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惊人的记忆力,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四个月之前发生的事情,更何况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内心需要(糖、发夹)!偏偏这个时候,她们的自我意识又有了一定的发展,渐渐懂得了宣布并维护自己的主张,所以,在她们认准的“信念”上表现出无比坚韧的执著行为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这样的执着的确有点考验妈妈的耐心和原则,特别是当小家伙执着于一些违反教养规则的事物时,当妈妈的一定分外头大:是想办法转移注意力还是就此妥协?再或者,应该来个冷处理,任小家伙失望到哭?──谁让她来个这么无理的要求呢!
应该说在这方面我是个软心肠的妈妈,遇到桐桐温柔地喊着“妈妈”坚持达到某个违反我教养原则的目的,如果满足她的要求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比如吃颗糖),我一般会在转移注意力失效之后,放弃自己的原则去迁就她。如果这种满足不能即时进行(比如买发夹),那么我就会在承诺延迟满足后,尽量兑现自己的诺言,否则,孩子的记忆力已经如此强大,妈妈的失信将对她产生比得不到心爱之物更大的负面影响!
(我的宝宝也很执着,如果没有达到目的就会缠着你,说:“我要做什么,什么,怎么办啦!”有时她真的很无理取闹,我会当做没看见。这时候她就会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哭。这样我就更不理她了,让她哭个够。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很想从小就让她潜意识就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就是不能做,有些东西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但是有时后续还是没做好,虽然不理她,宝宝看见没人理她,也就不哭了,玩的别的东西去了,但事后却没有跟她说一说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有时宝宝的脾气上来时,她就会赖着不走,一定要达目的,这时打也不行,骂也不行。就只有抱开她,转移她的注意力,这种方法比较好。
案例1 前两天,外婆在整理箱子,因为箱子的拉链坏了,需要两个人才能拉好,外婆请小姐姐帮忙,宝宝看见了不干了,非要去拉拉链,看着她那不管不顾的样子,真怕她拉到手,刚想把她抱开,她就开始撒泼,看着那副不讲道理的样子,我的火爆脾气就上来了,准备收拾她,还是外婆有办法,说:你把她抱开吧!这一招真有效,过了一会宝宝就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