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给孩子制造思考问题的机会

12/03/02 21:51:33 标签:

今天是2012年3月2日        精灵海博2岁4个月1天

      有些表面上看似“细心”的妈妈,怕孩子自己吃饭把饭粒洒满桌子,和孩子挣着抢着要给孩子喂饭;怕孩子把玩具摆得满屋乱七八糟,把玩具大部分的玩具放得高高只拿几个给孩子玩;怕孩子走路摔跤就一直把孩子给抱着,这样从某些方面是会避免一些问题发生,但孩子动手少了,扼杀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不能让孩子在实际参与体验中成长。

      现在的孩子天生聪明,但也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才能让孩子的聪明得以发挥,把孩子培养成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孩子,让孩子能主动去获得知识,真正成长起来。博博从开始学吃饭就是自己吃,刚开始用勺子,好半天才能喂一小口饭在自己的嘴里,当然桌子上掉的饭粒又里比碗里还多,但他自己愿意自己拿勺子吃,我们不能阻拦。就这样练习了一段时间,很明显用勺子得心应手多了。看着大人们都有筷子,博博是否不甘心自己用勺子,也要求给他拿筷子,从勺子换为筷子的过程中又变得“笨拙”起来,有时用筷子夹几下,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虽看着有些替博博着急,但我决不就此说博博用筷子,还是妈妈来喂你吧。但会给他一些建议,比如筷子该拿在什么位置比较好,少夹圆型的菜(如花生米)。有时博博实在夹不到,会主动请求妈妈帮忙,这时我才应他的请求助他一臂之力。

        博博其实一直都有些粘我。毕竟从出生到7个月大都是我一个人带他,到现在晚上一直都是跟着我们睡觉。周末放假在家,我要洗衣服,博博总爱来“捣蛋”,把插在水笼头的管子拔掉,让水流得满地都是。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喜欢玩水,但这样“捣蛋”我总得制止一下,转移他的注意力。想着一会要凉衣服,于是先把之前凉干的衣服收了。叫上博小子一起,对他说:“妈妈现在收衣服,你帮妈妈拿衣服好不好。”博博很开心的答应好啊!机会来了。我先取了一件我的衣服给博博说:“这是妈妈的衣服,拿去放到妈妈的房间。”博博很干脆的回答:“好。”屁颠屁颠的抱着衣服朝我们房间跑去,很快完成任务回来了,于是我又取了一件告诉博博是奶奶的衣服,博博又很快把衣服抱着跑到奶奶的房间。就这样我一件一件的取, 我的、博爸的、博奶奶的、博爷爷的打乱顺序的让博博拿,等把所有的衣服收完以后,我到房间一看,博一件不错的把衣服分成了两类:我的和博爸的放在我们房间,博奶奶和爷爷的放在奶奶房间。这过程中博博需要思考,哪个的衣服放在哪里,而且要按我的要求放好。这样的方法我每次洗衣服都会运用,现在更提高了难度,在取衣服时我不会告诉他是谁的衣服,让他自己判断是谁的该放在什么位置。这样就需要他平时观察我们每个人平时穿的什么样的衣服,这些都需要他主动去思考,去发现。

       平时的生活中像这样让博博主动思考的例子还很多,也许有些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甚至只几句话的交流,但潜意识的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作为家长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会耐心,学会等待,给孩子以思考的时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