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弟子规 25-26

12/04/28 17:55:19 标签:

第二十五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好。很多朋友他会问我:蔡老师,你累不累?在这几个月当

中,有很多的老师他跟着我们到各地去演讲,他都会看到我的身体愈讲愈有精神

,所以很多担心是怎么样?是不必要的。我也跟这些朋友讲,我说人不怕身累就

怕心累。身累,躺下去七个小时以后又是生龙活虎。但是心累,很多事知道很重

要,应该去做,可是却没有能力去做,那时候的心是很辛苦、很煎熬。所以,当

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去做重要的事情,事实上内心是很宽慰的。

  我记得在高中时代曾经读过孟子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为什么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在高中时代读这篇文章有什么心得?绝

对不要当圣贤人,会累死,还要动心忍性,还要饿其体肤。那时候老师又没有把

这些气节跟我们讲,所以我们依文解义,绝对不要往君子圣贤走。但是后来真正

去弘扬中国文化,突然对这一句教诲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批了一个横批,叫「

甘之如饴」。因为当我们知道这个事情太重要了,心里面怕的是自己能力不足,

所以当考验来的时候,都会很欢喜接受,赶快这样就可以提升能力。

  所以,我们有这个态度,也跟所接触的老师也建立了这样的共识。所以当我

要从海口到深圳去讲课,我本来的课就必须交给其它老师。当其它的老师接到我

的通告说:从下一节课开始换你。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不会:不要!不会。他们

会突然冒出一句话: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所以,虽然我离开海口,课程都

没有断,连大年初一、春节期间的课都没断。因为他们说,学习智慧刻不容缓,

假如缓下来了,我们少一天学习,对孩子可能就是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们也坚持

,这个课也办了一年多。所以在海口、在深圳很多的老师,除了在学校、在他的

工作当中之外,其余晚上、礼拜六、礼拜天的时间,都义务出来帮我们中心讲课

,去承担。他们也在学习了四个多月以后,就开始跟着我到很多地方讲学。所以

就从修身,然后把班级带好,齐家;然后把海口照顾好,治国;然后到北京、到

深圳,到很多不同的省分去讲课,叫什么?平天下。所以这四件事其实是什么?

一件事。只要你真心发出来,自己不断砥砺,自己不断超越,自然而然我们的影

响、我们的奉献就会水到渠成,所以要:

  【勿畏难。】

  所以当应该给孩子承担的事都被父母做了,这是剥夺了孩子学习、历练的机

会。刚刚也提到,卢叔叔他没有帮女儿拿笔记本去。假如这一个笔记本拿去了,

会是另外一个结果,什么样的结果?女儿很高兴:爸爸,你真好!有求必应,真

是观世音菩萨。那对孩子的内心起了什么变化?只要我有事,我有爸爸,我有妈

妈,我有爷爷,我有奶奶,我还有佣人。所以他背后有一大堆靠山,随时可以帮

他收拾残局。所以我们现在往往看到很多年轻人,二十出头,他讲的话你会怎么

样?气死。会吐血,真的!皇帝不急,怎么样?急死太监。所有父母亲友帮他忙

得要死,他都觉得不关紧要。我在海口就有遇到,父母都帮他透过很多关系找了

工作,他还要去不去说:好,我就看你的面子去试试看。还有大学生,读书被二

一,被退学两次。结果朋友问他怎么办?他说:我也不知道。所以你看都快二十

岁的人了,对自己完全没有责任心。这是结果,原因在哪?他很少为他自己做的

事负全责。

  当我们帮孩子收拾他的过失,他就会觉得往后都会有人帮他的忙。所以他以

后要娶太太,你要帮他筹钱;他要买房子,你也要帮他张罗。你要帮他张罗到什

么时候?这样的人生会怎么样?会累死。可能你眼睛要闭上的时候,还在想要帮

孙子买什么东西。在去年十月十九号深圳特区报,有一对父母发表了一篇文章,

劝告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绝对不要宠小孩。因为他们夫妻老来得子,年纪比较大

的时候才生了一个儿子,对他百般呵护。上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孩子

有哪些行为不好,你要注意。他还会帮孩子解释,还会帮孩子掩盖。这样一路上

来,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等他大学毕业交了个女朋友,女朋友要求说:叫你父

母搬出去,房子给我们住,我才要嫁给你。所以他儿子当然会怎么样?因为他是

小皇帝,对吧?所以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他就直接叫他父母:你们出去!他的

父母已经感受到严重性,所以希望透过他切身的痛苦,能够劝告更多的父母绝对

不要宠爱孩子、溺爱了孩子。

  在一九二O年代有一位十一岁的孩子,刚好玩足球把别人的一大片玻璃给打

碎了,要花十二点五块美金。当时的十二点五块美金可以买一百二十五只可以生

蛋的母鸡,所以这一笔钱很大,不小。他的父亲就跟他说:这你要负全责,所以

你要自己赚钱来还债。这在中国的父母做不做得出来?很困难。依照统计,中国

的小孩零用钱最多,然后做家事的时间最少,所以很没有担当。结果,确实这十

一岁的孩子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打工,一点一滴把钱还给他父亲,结果后来他的事

业也很有成就,他就是前美国总统里根。所以你看,当你让孩子去磨链,增长了

他正确的态度、责任心,又增长了他做事的能力。所以养小孩要用理智,不可以

只用情感、用溺爱,这就相当重要。所以『勿畏难』,当为人父母面对很多事情

都能够很有勇气,你这样的态度一定会影响你的小孩。

  我们俗话也常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们念通了没有?所以现在离婚率

很严重。婚姻走向离婚,对自己还有对小孩可能都是一个伤害。所以面对人生、

面对婚姻当中的挫折,我们也要勇于去克服。刚好我在海口,有一天要去上课,

在途中有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我的同事她先生有外遇,该怎么办?诸位朋友,

你有没有接过这种电话?结果我一个没有结婚的人接到了。虽然没结婚,但是解

决人生问题的答案保证在经典之中。所以当场我就开始跟她说:行有不得,反求

诸己,在人生出现状况的时候,绝对不可能都是别人错,只有我对。有没有可能

?不可能,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当夫妻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头一个念头

要先想到「我错在哪里」。当然,这个念头不容易,可是只要我们不转到这个念

头来,你的心绝对平息不下来。当我们处处只想着对方哪里不对、对方哪里又错

,一定是情绪翻腾,很有可能会意气用事,会把事情搞得愈来愈糟。

  所以我接着又说:比方说对方错七、八分,我们错一、二分,也要静下来先

想我这一、二分错在哪,进而把它改过来。这是第一个重要态度,「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接着我就跟她说:家火不烧,野火不起。诸位朋友,家火,什么火

?冲突、不宽恕、不包容就是火。家里不先出状况,外面的火能不能烧进来?烧

不进来。所以绝对不要去怪另外那个人,一定是我们自己先有过失,所以不要再

把情绪又气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去,这是第二个重要态度。第三个当先生对的时候

,你要把他当父亲看,平常要把他当朋友看;先生错的时候要把他当什么看?小

孩看,还不够,要把他当儿子看。当你儿子犯错的时候,你会不会跟他说:我这

一辈子跟你没完没了。会不会?不会。为什么?你这么不公平,对你儿子都不会

这样,对你先生就这样?为什么?有没有看到人的不平等?

  所有的障碍烦恼不在外,在哪?在自己。所以谁让你烦恼?打一个比喻,今

天你走在路上,突然有一个陌生人走过来给你一巴掌,你还没有回过神来,他已

经跑了,你在那里摸着你的脸:怎么这么衰?算了、算了!你就走了。突然那天

回家祸不单行,刚好你先生喝了一点点酒,回来看到你,同样是一巴掌,结果一

不一样?我跟你没完没了。奇怪了,同样一巴掌,效果不一样,谁造成的?苦都

是自找的。因为我们的心不够宽容,没有从对方的角度看,所以都是用好恶在解

决事情。自己所好的什么都可以,自己不高兴的就都不行,所以就造成自己很多

心理上烦恼障碍。

  所以很多人就说:他都这么大了,连这一点做人的道理都不懂。他都这么大

了,哪里大?身体大?是不是?对!活了三十几岁、四十几岁。身体大不代表智

慧长。你说:他应该懂。他就是应该没懂,有没有人教过他夫妇之道?诸位朋友

,你念书念了十多年,有没有看过一篇夫妇相处之道?哪一篇文章?夫妇相处对

人生重不重要?重要!五伦只要夫妇伦正了,其它伦自正。你看,这么重要的东

西没教。所以我跟一位长者聊天,他就说:我们教育什么都教了,就缺一个东西

。缺什么?你们不知道?缺「德」。什么都有,真的,跳舞、唱歌统统都有,就

最缺这个东西,最缺如何与人相处。所以你先生是受害者,我们有责任帮助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你也要把他当儿子看,你马上就能包容他。也由

于你有这样的态度,他才知道迷途知返,因为外面都是逢场作戏、都是虚妄的。

人往往要犯了错,才知道什么是真的。所以外面第三者绝不可能是一个好女人,

好的女人绝不可能破坏别人的家庭。因为这个先生的定功不够,也容易被花言巧

语骗了。

  杨老师她从事读经教育差不多十年左右的时间,除了教小孩,她往往教读经

、教书法教到十点多。小孩都回去了,换谁上课?大人上课。因为很多家庭问题

,这些妇女都找不到方法,很痛苦。杨老师常跟我讲女人真不容易,所以要多关

爱她们。所以很多家长有家里的问题、教育问题都会来问杨老师,杨老师也会尽

心尽力帮助她们。所以杨老师常常回到家里都是半夜一点多,所以她都穿大衣,

然后衣服里面都放一支雨伞,以备什么?不时之须。半夜比较危险,所以要全副

武装,然后要包起来,让人家看不出来她是男的还是女的。从这么一个小小的动

作可以看得出来,在杨老师的价值观当中,什么摆第一位?帮助别人摆在第一,

置个人死生怎么样?当然没有那么严重。

  就刚好有一位太太她就说到她先生外遇了,怎么办?杨老师沉静了一下,当

你沉静一下,对方也会怎么样?把心静下来。杨老师接着就说:你是真的要解决

问题吗?要看看她决心下得够不够。这个太太就说:真的!你既然下了决心,我

再告诉你。好,你就要真去做。在这样的情况,你一定要拿出女人的法宝。叫什

么?温柔。你们怎么知道?要拿出你的温柔。所以从今天开始,他做什么错事摆

在第二位,你自己有没有做对,有没有把孩子照顾好,有没有把公婆侍奉好,这

最重要。先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以你的德行唤醒他的惭愧之心。

  所以隔天,这位女士也穿得整整齐齐。可不可以穿得邋邋遢遢?很多男人是

被女人吓出去的,我们还是端庄。她就打扮得很端庄,然后把孩子的这些功课都

打理好,该睡觉的时候也都去睡觉了,她就坐在那里等先生回来。看着一秒一秒

的时间过去了,十一点多了,十二点多了。突然在这个时候体会到一句道理,叫

一切法得成于忍。假如这个时候你火气都上来了,可能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她继

续等。一点多,听到开门的声音进来,怎么办?这位太太马上跑过去,笑得很灿

烂,双手就把她先生的公文包拿起来:真辛苦,现在才回来。你一定肚子饿了,

我去帮你煮碗面。就进去煮面。她的先生神魂未定,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结果她

就从那一天开始每天都等她先生回家。诸位朋友,这位先生虽然出轨了,最起码

还有一点好,还知道什么?还有一点羞耻心。所以后来过了差不多一、二个月的

时间,有一天她先生回来得特别早,结果一进门,话还没讲就跪下去,他就说:

你饶了我!我都跟你招了。她先生说:这一段时间我受到良心的煎熬,我都快撑

不下去了。

  所以要化解人生的挫折、人生的困境,要用什么?还是要用诚心,还是要用

德行,才可以做得到。不管人生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们一定要生起「勿畏难」

,也要生起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也要生起责任的承担。我快讲不

下去了,我们当老师就是有这个坏习惯,常常要什么?考试。责任的承担,是我

错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要写出来,「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

诸位朋友,您回想一下你的人生,在哪一些时期进步得特别快?都是在挑战当中

、在逆境当中。所以我们要感谢挑战、感谢逆境。这是勿畏难。下一句:

  【勿轻略。】

  『轻』是指轻视,『略』是指忽略。当我们对某些事情很轻视、忽略,心已

经失去了恭敬、已经失去了谨慎。我们在哪一些事情当中容易忽略、容易轻视?

比方说我们今天要送别人东西,纵使是送别人东西,我们也要保持恭敬。古代有

一篇文章写到,有一个人看到很多人挨饿,就拿了食物要去给他们吃。结果他就

随口说:来来来,来吃!结果那一位饥饿的人他说:不食嗟来之食。你这样的态

度根本不把我当人,所以他宁可饿死也不吃。我们的态度会影响到别人的感受,

所以今天纵使我们布施,我们施予,也不要忘失我们的恭敬、我们的谨慎,其实

是对方在让我们种福田、让我们积阴德,我们要感谢他们。

  就好像我在海口讲了一百多场演讲,有一些老婆婆七十几岁了,还常常来听

我讲课,我都很怀疑她到底听懂不懂?因为她们只会讲海南话。但是很奇怪,我

看她坐在下面常常也在那里笑。很多人他会觉得说,我们讲的东西有利益到这些

人。我就跟所有讲课的老师说,我说每位在底下听课的人,我们都要感谢他,都

是他在成就我们。因为诸位朋友的眼神都非常慈爱、都非常仁慈。假如你们坐在

底下,脸色很难看,我可能就讲不下去了。所以就是有这么多人给我们机会,我

们才得以成长。所以讲课的人、讲经的人也要处处感谢,处处谦卑。这样纵使我

们是施予,也不忘守好我们这一颗心。不然当心不恭敬,贡高我慢了,道业也就

毁了。

  在食物方面,甚至于在财物方面,比方说我们要捐衣服给别人、送衣服给别

人,能不能拿出来很脏就拿给人家?所以送别人东西要有诚意,先把它怎么样?

洗干净。我记得我一台车子送给朋友,我的父亲就跟我交代,送别人东西一定要

让人家接得欢欢喜喜。但是我们一般人会忽略,会想说:我送他,他应该要知足

了。是不是?往往这一念轻视忽略,可能你本来是好心要送他东西,可是因为这

个东西出了很多状况,到时候接收的人也会心里不舒服。所以我听了我父亲的教

诲,我就开始把它巡视一下,后来发现离合器已经开了十多年,不好开了。纵再

送给他,我是已经开了好几年才能够征服这一个离合器,到时候他一开,那么难

开。本来是一件好事,到时候又可能让他生了很多烦恼,然后又要去修理,还花

一大堆钱。他在经济上已经困难了,所以我们要处处替人着想,纵使在送别人东

西也都要顾虑他的感受。所以都修整好了,把车送给他,他开了一、二个礼拜打

电话给我,说这个车虽然十多年了,但是很好开。后来过没多久,我这个朋友就

生小孩了。你生了小孩,假如骑个摩托车怎么样?很危险。这个朋友就是跟我已

经二十年的交情了,就是他把他女朋友的老师介绍给我的。

  所以你看人与人之间这么好的缘会愈来愈殊胜,只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心

去付出。比方说朋友到家里来作客,我们也要「勿轻略」,要先设想到,他假如

来我们家,可能需要哪些日常用品。纵使他有带,我们也要准备一份。因为人难

免会忘东忘西,到时候忘了带一条毛巾,又不好意思跟你要,这个时候可能身体

没擦干净,衣服就穿了,说不定就感冒了。所以当我们处处能替朋友设想,让他

宾至如归,相信你们这一段情谊会愈陈愈香。所以我在澳洲曾经担任一个职务,

叫做寝室长,寝室,管一个寝室的生活用品。所以也常常到厕所去看看卫生纸够

不够,然后天气变化,巡视一下棉被够不够。我们每一点点的谨慎付出,绝对都

会让朋友内心很温暖、很欢喜。所以在食衣住行方面,我们也要尽心尽力去付出

、去关怀,这是勿轻略。

  在教育孩子方面,比方说我们叫孩子拖地,他拖好以后应该要做哪一个动作

?孩子可能有一个心理,「你叫我做,我做就是交代一下,我还要赶快去看我的

卡通」,有没有这个可能?所以当孩子第一次答应你做事,他是用应付、敷衍的

态度做的,而你没有把它修正过来,他往后可能都是什么?敷衍塞责。所以孩子

做事有没有负责任、有没有谨慎,这也要透过家长的耐性去追踪。

  所以第一次让孩子拖客厅,你一定要去检查他有没有拖干净,这个棱棱角角

,假如根本棱棱角角都还脏兮兮的,就代表他做事轻略。而且除了轻略以外,他

做事有头无尾。做一件事的尾应该怎么结束?应该请爸爸来检查,请长官来确定

。不然你想「我做这样应该就差不多了」,可能跟长官、跟父亲的标准还差很多

,所以这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应该父亲一看不行,马上要纠正:过来,

儿子今天辛苦你了,拖得还不错。人都喜欢听鼓励的话。先鼓励一下,再告诉他

:你这个边边角角假如再仔细扫一下,那就不简单了。爸爸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

,一定干不好这件事。给他肯定一下。下次爸爸交代你做什么事,做完了一定要

先来通知爸爸去确定一下,你才可以再去做你的事情。所以让孩子对一切人、对

一切事、对一切物都懂得恭敬谨慎。

  我曾经在杨老师家住了半年的时间,老师对我很关怀。她很细腻,怕我在这

段时间没有钱花,所以她就在冰箱的上面放了一个钱包,里面放一些钱。她就随

口一句说:没有钱自己拿。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个长者处处替你着想,怕你真的

没钱很难受,也不好开口,就做得很善巧,让你可以很方便就解决这个问题。当

然,我没有去拿。因为我在老师家住了一个多月,马上就去教这个学校了,又有

钱了。所以虽然我没什么钱,不过需要钱的时候就会有机会让我获得。

  另外,我在跟卢叔叔相处的时候也体会到他处处对人很恭敬,不轻慢。我记

得从澳洲回来,卢叔叔去台中看我,他还拿了一盒有机的蒟蒻(黑糖蒟蒻)给我

。一来,纵使我是他的晚辈,他对我也很客气,绝对不会以一个长者的姿态,好

像他比你高。然后买这个黑糖蒟蒻,也是在不经意当中他听到我以前差一点就去

做有机事业,所以他一看到这个是「有机黑糖蒟蒻」,他马上就想到我。所以卢

叔叔在与人相交往当中,都很细腻的去了解到别人的喜好、别人的需要所在。只

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去付出。他也教诲我们这些晚辈,说我们很多的行为要减少别

人的担忧。所以他也交代,比方说你从朋友家离开是晚上的时间,只要你到了,

一定要打一通电话给对方,说我已经到家了,您别担心。所以处处可以站在对方

的角度,减少对方的担心。我们为人子更应该在,比方说晚上回家了,从父母家

离开,到的时候一定记得打一通电话给父母、给亲人,不要让他们多替我们担心

,这一些小事都要勿轻略。

  我常常搭飞机,也常常跟杨老师一起搭。杨老师会有一个习惯,她在上飞机

以前一定要跟对方确认飞机有没有正常飞。而且一定会算时间,比方说七点半到

,她会抓二十分钟或者抓四十分钟,假如是国际线就会比较久,国内线比较短,

她会请对方,比方说七点五十(有二十分钟的空档)再来接机,这样就能够让人

家不要等太久。当我们处处替人着想,他人就处处替我们着想。所以勿轻略。接

下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这个『斗闹场』是指比较复杂、比较奢华的地方,我们的小孩不要进去。孩

子为什么会进去这样的地方?为什么?心理空虚,没有人生目标。还有一个很重

要的根本问题,他没有判断能力,他不知道交什么样的人,近什么样的环境,做

什么样的事,才是对的,才是对他的人生有所帮助。这个判断力从什么时候养成

?所以很多的家长他会很紧张一件事,他会说:我很害怕我的孩子以后会交到坏

朋友。诸位朋友,你有没有这个担忧?有没有?有!继续担忧有没有帮助?没帮

助。所以我们要思考怎么样才能建立孩子的判断力。

  我曾经也看过一个报导,刚好一位孩子犯了很重的罪,警察局打电话通知他

妈妈。妈妈接到电话,在电话里就说:绝对不可能是我儿子,不可能!我儿子不

可能干这种事。结果后来到了警察局,还没进去,还在那里说:不可能,一定是

同名同姓的。结果等她打开门,看到坐在那里录笔录的是她儿子。结果她马上就

说:都是被那一群朋友带坏的。所以这句话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样对不对?

圣贤人教导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假如我们没有这个态度,你人生犯了

多少过失你完全不清楚,这个人生就真是活得太不值得。

  所以我就跟很多朋友讲到,我说遇到好朋友跟坏朋友跟他自己很有关系。我

们不能顺着自己的烦恼去思惟,常常在那里担心;要顺着理智、顺着真理去面对

。在《易经》里面有提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现在一般都讲成「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原文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就是善的人就会跟善的人

在一起,恶的人就去吸引恶的朋友。所以当我们的孩子非常善良、非常重德行,

自然而然招感来的朋友就是好的。所以最重要的一点要先长孩子的什么?善心。

  我的外甥,她的母亲也三岁多就开始教他读《弟子规》,然后讲解《弟子规

》给他了解。结果三、四岁带他到外面去跟其它的小朋友交往,当其它的小孩,

比方说恶言对别人或者还动手打人,我的外甥看了就会拉拉他母亲对她说:这个

小孩不可以打人、这个小孩不可以骂人。为什么他会这样判断?当你有教《弟子

规》。比方说,你教孩子孝是对的,你教孩子孝是善,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恶?诸

位朋友,知不知道什么是恶?(没那么难,你们不要被我吓)不孝(很对不起,

造成大家的紧张)。当你教他友爱兄弟、尊敬长辈,他知道是善,他知不知道什

么是恶?不敬、不悌。当他知道谨慎很重要,当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是善

,他同时也知道什么是恶。当他知道爱人是善,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恶?对,所以

孩子就善恶分明。善恶分明,他会有所取舍。

  所以,当他常常心存善念,到斗闹场的环境,他保证怎么样?浑身不舒服。

所以现在假如叫我去歌舞厅站一分钟,我一定呼吸困难,头都发痛,那个磁场很

不好。因为你「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已经接受圣贤的熏陶,心里面

想的、做的都是善,把你放在不善的环境,你马上感受很不舒服,自然就会敬而

远之。所以善恶分明他才有所抉择。现在家长有没有教?他小时候善恶不分明,

等上了初中、上了高中遇到一些不好的朋友,马上就被带过去了。

  所以万法因缘生,一个人会交到不好的朋友,原因是什么?善恶不明。缘是

什么?缘才是恶友出现,才会结恶的果。所以人往往只重这个缘,没找真正原因

。所以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多少的圣哲所处的都是乱世,但是他们都能做到屹立

不摇,因为他们心中那把做人的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诸位朋友,您假如

让孩子善恶的根基扎稳了,你的中晚年才能够高枕无忧,所以我们的人生规画要

能够深谋远虑。好,这一节课就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细讲弟子规
 
第二十六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好!学习贵在能够有恒,所以我们说学习的方法在「一门深

入,长时熏习」,所以熏习相当重要。我看到大家的气色都很好,代表这一帖中

药吃得很不错,早晚都念一遍《弟子规》。当你很熟悉的话,我们在课程当中所

举到的这些经句,你可能都会豁然一悟,所以熟悉还是挺重要的。早上的课我们

上到: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我们也分析孩子会交到不好的朋友,会到不好的环境,根源还在他不懂得是

非善恶的判断。假如要从根本来解决,必然是要从小把他德行的根基扎好,自然

而然他就不会去接触不好的朋友,不会去接触混乱的环境。有一位老师常常带着

他的小孩在路上走,小孩才一、二岁。每次经过一些声色场所,一些打电动玩具

的地方,他就跟他儿子说,这种地方会污染人,会让人学坏,所以这种地方绝对

不能进去。因为从小就教,所以长大了,这样的地方他走过去连看都不想看,这

叫先入为主。所以教育确实要「禁于未发之谓豫」,一定要在他还没有养成、还

没有染上的时候就要制止。当他已经养成这个习惯就很难导正过来,这叫预防法

。所以当家长教育的敏感度愈高,就能掌握预防的技巧。

  刚好我们在深圳有几位六、七岁的孩子一起学习经典。有一天晚上,老师就

问他们什么是好心?什么是坏心?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六个孩子答出来底下

的答案,我念给诸位朋友听一下。学习经典一、二年的孩子他的判断力,他的存

心是如何?首先讲好心。第一位同学说:一件东西自己想要,但别人想要就让给

别人。这是一种礼让的态度。第二位同学说:孝顺父母,上课专心,对别人恭敬

,是好心。好!孝跟敬是一个人德行的大根大本。

  我跟孩子上课,上第一节我就跟小朋友说,我就画了一个图问他们。诸位小

朋友,这是什么东西?(从诸位的眼神看得出来,我小学画画学得不好,我再画

生动一点,好像又太夸张了),透出小小的一个部分,我跟学生说这叫做冰山,

冰山的一角。冰山的一角只占冰山的多少?百分之五。所以我就问他们,你们有

没有看过冰山?有没有?有。你看的是冰山什么?一角。整个冰山在哪?百分之

九十五在哪里?在海底下,没有开发。所以人的潜力就跟冰山一样,大部分都埋

没了。那怎么把这九十五开发出来?老师今天送你们两把钥匙把它开出来。哪两

把?第一把是「孝顺」,第二把是「礼貌」。礼貌其实本质就是恭敬之心。所以

我就告诉他们,你看古代舜王,他就是因为孝顺,所以智慧很高。不只智慧很高

,还因为他的智慧跟德行赢得全国人民的爱戴跟推崇效法,所以你看他的潜力就

可以发挥得非常好。第二个是礼貌、恭敬。我就跟小朋友说,老师因为很有礼貌

,所以认识卢叔叔,所以就把很多卢叔叔的智慧跟经验可以得到,让自己的能力

可以开发出来。

  那一节课讲完,孩子会有什么转变?现在连孩子都很现实。所以从那一天以

后,看到老师、看到其它的家长都会鞠躬问好。诸位朋友,教人之善勿太高,你

不要说他们很现实,这样不真诚。不会!只要肯鞠躬,鞠到最后,由外内化到里

面去了。很多人都说,有些人去行善都想要有好的果报。我说想要有好的果报有

什么不好?最起码他做出来的可以让其它的人得到帮助,也会「见人善,即思齐

」。而当他持续继续行善,一开始是有目的,后来愈看愈多很可怜的人,慢慢他

那颗本来的善良就自然引发出来。假如我们只站在旁边说,他都有求行善,那个

也一样。我们只是在看别人,自己停在原地都没动,那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

人家?所以当别人已经是行善了,不管他有求、无求,我们都应该随喜称赞,随

喜功德。那他就会愈来愈受鼓舞,自然而然愈做愈真愈欢喜。所以我就送给孩子

这两把钥匙。

  什么时候可以开?这两把钥匙没有年龄限制,八十岁也行。所以我在杭州演

讲的时候,有位长者七十岁,然后我讲到第四天,突然在中场休息他就过来跟我

讲了一句话。他说:蔡老师,人生的第一课我七十岁才上,孝道!但是有开始就

不会太晚。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明白道理,真正去做,这一生

绝不空过。

  另外,在上海演讲的时候,第一天我们刚好把「入则孝」讲完,有一位长者

六十岁带着儿子一起来听。第一天上完课,吃饭以前,他就到我们老师的这一桌

,很激动。他说他终于知道他修身修行十多年,为什么都觉得上不去?怎么学就

觉得这一颗存心还是不够真诚、不够恭敬,一直都找不到原因。听完「入则孝」

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第一层楼没有盖好,直接就盖第三层。可能别人劝

他:你先下来盖第一楼。我们可能说,我都已经在三楼了,怎么还叫我下来?其

实我们在三楼的时候,是用两根竹竿撑上去,确实是站到三楼,但是随时都怎么

样?所以别人很好心说:来!下来。他还说:你程度比我差,还叫我下来。所以

当他明白到原来根基重要,原来他为什么摇摇晃晃,终于找到原因。人理得,心

才会安,而往后所跨出的每一步他才会扎扎实实。

  所以我们刚刚看到这一位同学提到孝顺父母,上课专心,对别人恭敬是好心

。已经长养了德行的基础,孝跟敬。下一位讲到,做到《弟子规》的心是好心。

下一位讲,做到《孝经》第一章到第十八章,然后听老师的话,做到《常礼举要

》是好心。他们连《常礼举要》都背起来。有一位小朋友去找朋友,找了以后,

刚好朋友不在。他还自己折了一个纸鹤,就放在朋友的门口,代表要告诉朋友他

来过。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孩子灵活运用的能力,他们学的东西都会用在生活当中

。下一位讲,智慧的心是好心。再来,做好事的心是好心。再来,不用督促就去

做事的心是好心。诸位朋友,这些心境已经到了会自我观照,看看自己的存心是

真是假。再来讲到知道是好事就去做,这是好心。下一位讲懂道理的心是好心。

  接下来我们看坏心,小孩怎么看坏心?第一位讲不帮助人的心是坏心。再来

,欺骗别人,浪费的心,比方说电、水,浪费生命,浪费物,浪费人生,浪费时

间,这都是浪费的心,是坏心。所以从这位同学所讲的这个答案,我们也可以了

解到他的什么学得不错?《弟子规》学得不错。从时间、人生、生命都可以看得

到。再来,侮辱别人是坏心。下一位,开玩笑开过火是坏心,里面还括号「祸从

口出」。所以他们已经从他生活与人相处开始观照,观照心,观照会有什么后果

。下一个,怨恨别人的心是坏心。再来,为自己不为别人的心是坏心。别人对他

好,他对别人不好,没回报的人忘恩负义。我们是把他的原文抄出来,没有添加

其它的文辞。

  再来,记仇的心是坏心,「恩欲报,怨欲忘」。下一个,小气的心、指出别

人缺点的心、坚持错误的心是坏心。小气的心,《弟子规》有教,「己有能,勿

自私」。下一位讲,没爱心,害别人的心,是坏心。再来,没慈悲心,知道应做

好事还没去做。下一个说,对孔子像不恭敬是坏心。因为他们的教室就挂着一幅

孔子像,比方说今天到郊外公园走一走,回来的时候,一进门会对着孔老夫子说

:孔老夫子,我回来了。这叫落实「事死者,如事生」。

  在海口有一位孩子,刚好海口举行防空演习,让孩子懂得防空演习的时候应

该做什么准备。结果老师也抓住这个机会教育告诉他们,在这个时候你就挑一些

马上需要的东西,你可不能拿太多。进一步引导,你可能会渴所以带一点水。就

看每个孩子拿的东西都不一样,内心比较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就拿一大堆走。其

中有一个孩子什么都没拿,跑到桌子,打开抽屉,拿出了一幅画像,还裱了框。

他拿出了孔子像,然后就对着他的老师说:老师,这个应该要拿!他的老师当场

眼泪都掉下来。连这么危急的情况,第一念是想到孔老夫子像,这样的孩子,往

后他面对人生的际遇,相信孔夫子的教诲他绝对提得起来。

  再来下一位讲怕吃苦的心是坏心。因为他们老师每一周给他们一句教诲,其

中就有提到「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一阵子苦」。因为趁小、趁年

轻好好努力,老了就可以享福报。下一个讲到表面做好事,心里做坏事,是坏心

。他们知道言行要一致。下一个说不孝顺父母的心是坏心。再来,破坏的心是坏

心。下一个孩子说,妈妈不知道就说妈妈笨是坏心。下一个说,不做到《弟子规

》是坏心。下一个孩子说,本来可以做到,但老想到做不到,是坏心。这要「勿

畏难」,要「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下一个说,己所不欲施于

人,是坏心。所以,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孩子的国文底子不错。这些

孩子已经可以轮流拿着《德育课本》去讲课。不要小看孩子的悟性,其实读文言

文,并没有想象中这么难。我们底下的课程,我再把学文言文的心得跟大家做报

告。

  这个孩子,刚好有一天他母亲跟他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想了

一想,他说:妈妈,我懂了,学如斜坡骑车,不进就退。所以他在他的生活当中

,去体会一些道理。下一个孩子说,高声喧哗,打扰别人,是坏心。最后一个讲

「倘揜饰,增一辜」,是坏心。所以我们从孩子在看好心、坏心,也可以体会到

他们的心中都有是非善恶的一把尺。等他们这样熏习个三年、五年,相信根基就

可以扎牢。我们为人父母才真正能够高枕无忧。所以人生的投资报酬率要会算。

下一句经文。

  『邪僻事,绝勿问』。这就是指偏邪下流的事情不要去过问,这样会污染自

己的心灵。所以孩子所接触的人,接触的环境,甚至于接触的电视,我们都要相

当谨慎;因为父母是孩子长大以前的两个很重要的老师,两尊菩萨;要好好保护

他,不要让他受到污染。受污染以后,再要把它清除,就要花更多的时间跟精力

。所以要慎于始、要禁于未发,这就很重要。

  现在不只大人会赶流行,小孩赶不赶流行?现在最流行的电影是什么?有没

有很多恐怖片?然后又拍得很恐怖,小孩又去看,看了之后回来半夜又怎么样?

所以你看人都吃饱,做一大堆事情,对人生没帮助,还自我虐待,这叫花钱找罪

受。所以现在人过的不是人的日子。所以连孩子的嗜好,我们也要适当的去引导

,甚至于去主导。当你所让孩子从事的娱乐都是很健康,对身心很有帮助的,久

了以后,孩子自然就很欢喜去接受。比方说去爬爬山、去露营,给他一些生活,

给他一些历链,这都是相当得好。透过这些好的娱乐,孩子对大自然的爱心,孩

子对意志力的锻链,都可以在这休闲娱乐当中,一点一滴积累成长。所以我们还

是要先带着孩子往正确的方向去走。我们再念下一段经文: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将入门,问孰存』。我们要进人家的房间,首先一定要敲一下门,不然你

很莽撞开进去,对人家非常无礼,所以先敲三下门。我们在韩剧里面也看到,他

没有敲门,他会先站在门外。比方说,里面是他的长官,他会说:都房大爷,我

是尚沃。就先在外面让里面的人知道。假如里面的人正忙,就跟他说,你先等一

下;假如没事,说好,你可以进来。所以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相处起

来非常舒服,不会觉得唐突。这是要入门以前应该要做的动作。

  我们再把它延伸一下,我们到别人的家里去作客,所以「将入门」,将到人

家家里,「问孰存」,可以先问问看他家里有哪些家人跟他一起住。当我们都清

楚,比方说他爸爸、妈妈还有姐姐。朋友跟朋友之间相处都会聊到自己的家庭状

况。当我们进一步了解,他有一个姐姐在哪里上班,他的母亲前一阵子刚好感冒

。刚好你都听到这个消息,或者他妈妈喜欢吃什么?你听在耳里要有心。刚好时

机成熟,要到他们家去。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买一点他母亲喜欢吃的到他家里,说

:伯母,听说你喜欢吃橘子,还是喜欢吃什么。你看这第一个印象怎么样?就会

很好。

  所以诸位朋友知道怎么样追女朋友了没有?追女朋友不是追一个,要追什么

?这一段话不要传出去,因为所谓「门当户对」,确确实实也透露出来结婚绝对

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两个家庭能够和谐。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大

半都不会幸福。所以现在人很多人结婚,喜帖上写着「我俩将于什么时候结婚」

,我俩。谁最大?所以从这个文字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太不恭

敬。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谁是爸爸?谁是妈妈?直接就写我俩。所以这是我们

年轻人要好好反思的。往往这写我俩的成功率都怎么样?好像高兴就来,不高兴

?所以恭敬重要。

  所以我们到朋友家里,要能够也爱屋及乌,关心他的家人,那会一团和气。

所以我交朋友也是有这个原则,因为当他的父母常在他孩子的口中听到你的名字

。他父母可能会想这个人是何许人也,怎么我儿子跟他这么熟?他会不会有想法

?会不会有担心?这个人跟蔡礼旭这么好,假如蔡礼旭是坏人怎么办?所以我们

应该主动去安朋友父母的心,这很重要。我什么时候有这个态度?高中的时候。

我跟一个同学很好,好得不得了,是男生。我念雄中,男生。结果他妈妈很担心

。因为那个时候听说已经有同性恋的情况,所以他妈妈很担心他儿子会不会跟我

好得太过分。我从这一件事情就体会到确实交朋友不只要跟他熟,还要跟他家里

的人熟。

  我在大陆有两个很好的朋友,他们是夫妻。刚好我要去他们家,跟他相约要

去放生。结果我就想到,因为我们现在年轻人都是年轻人跟年轻人交往,很少跟

对方的父母接触,我就觉得这样不好。所以我想他们可能会,我还没有上他们家

,他们就已经到大门口来等我,就出发。所以我就临机一动买了一篮苹果,做什

么?我拿着一篮苹果,他就不得不让我上去坐。我的脑筋贼不贼?我们要看存心

,这个存心是良善的就好。所以果不其然,我到他们家都还没上去,三台脚踏车

已经牵出来准备出发。我说:这么难得到你们家,不上去怎么行?一定要问候你

的爸爸、妈妈。所以就跟他们夫妻两上楼,上楼看到他爸爸、妈妈也非常亲切,

嘘寒问暖,差不多聊了三、五分钟,老人家就说,你们有事要忙,别耽搁,赶快

去。其实老人家都很客气,老人家都很替别人着想。所以我们三个就出门去。

  当天晚上我的朋友就打电话给我,他说:我爸爸、妈妈要请你吃饭(请我吃

饭),而且还专门为你准备素食。因为我在五、六年前了解到吃素对身体比较健

康,从此就吃素。所以那一餐饭全部都是素的,就跟他们吃起来。中国人说「见

面三分情」,这句话是很有道理。所以也吃了一餐饭,感觉就拉得很近。然后我

的朋友就介绍说,我是在做国学启蒙中心,所以对小孩教育比较多去专研、去研

究。结果他妈妈刚好带他妹妹的小孩,带着他小外甥女。因为爷爷奶奶带孩子难

免会比较宠,他们两个常常纠正,妈妈并没有听,所以他们两个也觉得怪委屈的

。后来吃完饭,他母亲就跟我聊起教育孩子的问题,比方说,我就跟她讲夹菜先

夹给谁。他母亲突然恍然大悟,对!就跟她讨论很多观念,比方说恩威并施。每

次讨论这些观念的时候,她母亲就说:对、对!我的朋友在旁边就说:早就跟你

讲了,你都不听。他就在旁边一直重复这句话。诸位朋友,该不该插这一句嘴?

不需要。此时无声胜有声。你那么一讲,你妈妈还怪不舒服的。所以人的心不要

太急躁,所谓一默如万雷,你有时候沉默,反而你妈妈会觉得你还满不简单的。

  这一餐饭就吃得很愉快,我也从中体会到要「易子而教」。易子而教,这个

意思就是,比方说你的孩子每天都跟着你,有一些道理他听得很熟,反而会忽略

掉。那刚好你很好的朋友也提醒他这个道理,这个时候他一定会说:原来不是我

爸爸这么讲,叔叔也这么说。他这个态度就会扎下去。所以你要有一群很好的朋

友一起来教育你的小孩。有这么一群良师益友,你教小孩就轻松多了。

  所以我们在深圳也跟很多老师常常一起上课,一起交流,他们的小孩也都一

起来学习。有一天,有一位李老师就问这些孩子。他说:假如你们有一亿,你们

想做什么?有一个孩子就说我要做四件事。第一件事我要盖一所学校,要专门推

广中国圣贤教育的学校,这是他第一个志愿。诸位朋友,你有听过哪一个小孩是

这个志愿吗?所以不是这个孩子优秀,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的环境。除了父母以外

,他所接触的长辈、同学都是这样的态度,这样的人生观,自然就耳濡目染。这

些孩子常常都,我在深圳讲课,他们都是不缺课的。你不要看他们小小的,坐在

底下,都会听得哈哈大笑。然后就说,我们学习就一定要立志作圣作贤。其中一

个孩子就说:假如不作圣不作贤,那读书要干什么?所以你学圣就要作圣。人生

要有志气,因为学圣作圣又不求人。俗话讲「登天难,求人难」,那学圣又不比

登天,不比求人,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第二个愿望是要盖一间医院,让这些苦难的人、生病的人可以得到很好的照

顾。第三个愿望,他要做一个大爱电视台。因为我带了大爱电视台的「牵手人生

」到大陆去给他们看。他们看到马文仲都已经双脚都残废了,一生还致力于办教

育、办学校。当马文仲一开始办,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么跟他说?一个连

行动都不方便的人他居然要办教育、办学校,你会怎么跟他讲?所以一个人有好

的志向,之所以能够再把志向真正去落实、去努力,除了他个人要有志之外,他

身旁一定要有好的亲友支持他。所以马文仲先生就是有一位很好的父亲,一直不

断的鼓励他要去达成他的理想,后来也确实做到了。

  所以马文仲先生也用一生印证《中庸》的话「诚者,物之终始」。一件事情

的成败在哪?自始至终都环绕在一个真诚的心。假如不诚?一个人心不诚,一生

绝对做不了事。「不诚无物」,诸位朋友这句话是真理。所以当你现在看到很多

不真诚的人开大车子,住大房子。那是不是真理不准?不是。因为他可能是爸爸

、爷爷怎么样?留一些东西下来。可是当他不真诚之后,他这些福分一点一滴都

会耗掉;然后这种奢侈的风气又直接给了他的下一代,所以这是很快就会败丧下

来。所以我们看事情要能看得出来龙去脉,要用智慧。唯有真诚的事才可以屹立

不摇,所以「至诚如神」。马文仲先生后来因为他这一分对孩子的教育爱,他的

太太坐了很远的火车来帮助他、来嫁给他,也赢得愈来愈多的人支持他这个事业

。所以一个人的真诚就能够唤醒众人的真心。

  这个小孩因为看过「牵手人生」,所以就特别觉得要用一个大爱电视台,做

一个电视台,让好的节目能够教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我们不要小看孩子的判

断力,因为他也听过释净空教授讲,现在要救这个社会两种人最有力量,一种是

国家领导人,另外一种是传播媒体,因为可以瞬间把圣贤的教诲传递到全世界。

所以小孩子从小就接受这些教诲,就能够时时放在心上。这是第三个愿望。这小

孩第四个愿望,他说他要当蔡老师。

  诸位家长不要太高兴,假如这是你儿子,高不高兴?很高兴。可是他母亲听

完了,因为他母亲在外演讲,没有在家里,就打了一通电话给她儿子。她说:儿

子,你有这些愿望,妈妈很高兴。但是你这些愿望,不见得要有一亿的时候才能

做。诸位朋友,这位母亲的敏感度很好。她不希望孩子只是发一个空愿,愿望一

定要从当下的生活,当下的每一步开始踏起。所以她这么一问,孩子就开始思考

。母亲接着跟他说,蔡老师有没有一亿?所以只要我们有很好的学问,很好的这

一分存心,纵使没有一亿,也可以做奉献社会的事情。所以这个母亲也把他的志

向回归到当下,回归到现在要好好充实自己。

  所以孩子会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最主要就是有好的环境。所

以诸位朋友,我们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常常一起学习,或者一起去爬

山,让彼此的情谊很深厚,也让下一代都有很好的互动,就会形成一个环境的教

化,互相来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相信你也会觉得比较轻松,跟你们夫妻两个人

教确实不同。

  『将上堂,声必扬』。这个我们早上也提到,你到别人的家里去,假如人家

还不在,一定要先喊一下有人在吗?绝对不能跑进去逛一逛,这都要谨慎。不然

到时候人家家里刚好不见东西,一走进来,刚好又碰到你。你到时候就百口莫辩

,就麻烦。人一生要很注重自己的名节,还有信誉,不要一不小心受到污点,那

就不好。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句话就是跟人家交谈,比方说打

电话,拿起来:你好,我叫某某某,我是蔡礼旭。这样人家马上知道是你打来的

。现在有时候接电话,喂!请问你是哪一位?是我,你不知道吗?你把我忘了吗

?我们可能还在那边处理事情,在那里跟他瞎折腾,心情也很紧张。想半天确实

想不出来,这样就很失礼。所以当我们打过去:你好,我是礼旭,你现在讲话方

便吗?处处替对方着想,就会让人家觉得很舒服。所以这也要教小孩,比方说小

孩在按电铃,上面的人讲话:哪一位?我啦!人家怎么知道我是谁?所以「吾与

我,不分明」,这些细微之处都要多加提醒。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小孩你没教他的时候,他是非善恶

还不是很清晰。所以他可能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看,他顺手就拿来看一下。我们要

适时把这个经文告诉他。刚好有一对姐妹,有一天姐姐骂妹妹,骂完以后,妹妹

很委屈就在那里哭。一边哭,就到厨房去找她妈妈。就跟她妈妈说:妈,姐姐骂

我。诸位朋友,怎么处理?你可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姐姐过来,怎么可以骂妹妹

?凡事要讲理,要先把对错搞清楚,不能说大的就不对,大的就要让小的。这句

话对不对?不全对,还是要先判断是非。结果这个母亲也不急不徐,一边炒菜一

边问她:那为什么姐姐要骂你?她就说,因为我拿了姐姐的玩具没有告诉她,结

果她就骂我。这位母亲接着说,因为这孩子都读过《弟子规》,所以母亲接着就

说:用人物。小女孩就说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结果她那个「偷」一讲完就

开始哭:我不要当小偷。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共通的语言,共通的做人标准,那

你就很好跟孩子沟通。就是孩子已经熟读了《弟子规》,所以一引出来,又有这

样的情境,所以那句话她会记多久?你看二、三岁就记一辈子,对她一生莫大的

益处。

  所以小孩我们要教他「用人物,须明求」,那当然我们大人也要做到。所以

上一次课程也提到在大陆一个外商公司,已经一大堆的人来考试,删去了一大半

,只剩下几个人进了复试。结果这个老板说:我临时有事,十分钟以后再回来。

结果一出去,这些已经经过初试的年轻人就开始翻这些档案,「用人物」怎么样

?「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后来全部没录取。结果这些年轻人说,从小又

没有人教我们,所以他也很冤枉,因为他没学过什么?所以我们有责任给他们传

递圣贤的教诲。

  而且当我们要用别人的东西,你可不能,比方说把这一枝笔拿起来,这一枝

借我好不好?说不定那枝笔是她男朋友送她的,只有她一个人用,那你又已经给

人家拿在手上,对不对?那她只好:好!所以借东西不能这样借,借东西是要人

家亲手拿给你,这样才礼貌。可不可以借我一枝笔?那他欢喜借你哪枝笔,让主

人自己拿。所以在这些细节之处,我们也要保持为对方着想的心。「用人物,须

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