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去看巧虎舞台剧的路上,杜妈与亲青及杜小朋友边看风景边聊着天,然后亲青说了一句“阿姨,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呀!"说得边上的我好惭愧!
当然优秀的让人羡慕是有道理的,下面就是杜妈的育儿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育儿理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孩子成长路上所营造的环境与给予的资源和支持,最终所期望的就是教给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希望他能拥有健康的体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豁达的胸襟,独立思考的理性,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快乐的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
齐心共抚育,成长巧给力
----小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这5年
时光宛如流光般,不经意间,转眼当年青涩的懵懂少年,一晃都已成为孩子的爸妈,也许正是这种身份的转变,历经岁月的积淀,在我们的心里,慢慢地真正深刻体会到为人父母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快乐、担忧、欣慰等各种滋味,回顾与孩子共同走过的五年时间,我们即是他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又在不经意间成为他的学生,从纯真快乐的孩子身上学到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最想对孩子说声:感谢有你!
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孩子,聪明好学,机灵活泼,情感细腻,但同时又是个顽皮好动,有着这样那样无数小缺点的淘气包。信息多元化加速了孩子成长的脚步,有时父母心目中的小小孩,常常会语出惊人,表现出超出其年龄的老成,让人不容小觑,亦促使我们为人父母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静心思考,去探究和解决孩子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一、 让爱住我家
从两个陌生的个体,到共同组建家庭,我们夫妻俩在不断磨合中,学会了相互理解与体谅,共同为营造一个幸福家庭努力,在孩子的教育上,做到心往一处想,为他创造一个有家更有爱的良好成长环境。
由于平时的工作较忙,所以陪孩子的时间并不是非常多,但每次只要一有机会,我们便会创造条件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例如两个人早上一起送孩子上幼儿园,一起陪他去学英语,周末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去看场电影,一起在小公园里散步,一起带他去看舞台剧,杭州、舟山、江西,一起留下了家人共同走过的足迹,带着孩子用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用心去体验这世界的多姿多彩,把固化在书本里的景与物,真实的展现在他的面前。
在未曾出行的日子,孩子的晚上仍会有精彩的“节目”。妈妈爱看书,所以对于书的喜爱和从中所感受到的快乐,慢慢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子,陪着孩子一起共享那一段段静谧的亲子阅读时光,温馨而又美好!通过一本本好书,犹如一位无法言语却能通过文字的记忆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智者,打开了另一扇视窗,使得我们能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当然,爸爸的作用亦不可小视,在理科方面的特长是妈妈所不能企及的,儿子的数学启蒙从数着手指到现在基本正确的算出两位数加减法,在他的指引下慢慢进入轨道。每天熄灯后,儿子会向我们提三个他感兴趣的问题:诸如,为什么弹簧会是弯的?为什么飞机会飞?为什么空调会变冷?。。。从他脑子里蹦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一时答不上,我们会放下父母所谓权威性,正视自己所储备的知识层面的短板之处,实事求是的回复他,“这个问题爸爸妈妈现在不会,明天我们一起到书上或者网上找找答案吧”,时间一久,有时看我们答复不上,他便会帮我们“拿”主意,明天我们去看书吧。
通过不同形式的亲子互动,现在孩子乐于亲近我们,会搂着我们的脖子,“妈妈/爸爸,我跟你说。。。“愿意分享在他的世界里的种种喜怒哀乐。
二、 温暖的底色
人之初,性本善,也许当我们在为这个社会上该不该扶起跌倒老人争议不休时,亦能看到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司机的种种让人倍感温暖的人间真善。有时细微之处体现了人心向善,我们所能做的和不能忽视的就是以实际行动来言传身教。
前几日,回家路上,途经一十字路口,远远看见一辆人力三轮车侧翻在地,估计是车上所装的纸板因道路不平,颠簸后受力不均所致,车旁一60岁左右的老汉在试图扶起三轮车,无奈尝试了几次均未成功。见此情景,孩子的爸爸将车停至路旁,走上前去准备帮助老人一起扶起。也许是车上的纸板实在太重,两个人的力量仍不能扶起车子,妈妈正准备下车一起去搭把车,一辆蓝色的马自达车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个26、27光景的年轻小伙,在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车子终于扶起,然后孩子的爸爸与年轻小伙相视一笑,各自开车离开。
没有过多的言语,亦没有对孩子进行过多的说教,相信这一切,看在孩子的眼睛里,他会懂的!至少常常会听到他提起,第一次去杭州时火车上为我们让座的叔叔,放学回家的8路公交车上,为奶奶和他让座的不知名的好心人,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是记得的!
有时,儿子会象个“讨人嫌“的小男孩,行为不能自控,会模仿机甲战士、奥特曼般打打闹闹,强悍的让我们挠头,但有时又会表现的特别纤细敏感,关注到一些小细节。在一起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时,有一段是讲述一对卖黄馍镆的陕北夫妻,旁白在介绍这对夫妻的孩子现在都长大了,进城安了家时,儿子的神态有些变化,语气微微发颤:。
“妈妈,他们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在爸爸妈妈边上,那他们爸爸妈妈会不会很寂寞?”
。。。
“不过应该没关系的,他们家养了只小猫咪,他们还会有朋友的,那些买了黄馍镆的人也会来陪他们的”
是啊,孩子,也许长大了,有各种原因需要跟爸爸妈妈分开,但是请相信彼此都会为了关心的人好好照顾好自己的。
三、 积极的引导
从小,儿子的爱好就很明显,喜欢动手拆装。3岁左右,就喜欢拿着起子拆东西,家里的宝宝餐椅、童车、遥控汽车,无一幸免。看到街上的修车铺在修车、杂货店装样品电风扇等,就挪不了窝,可以驻足观摩半天。发现他这一爱好后,每当家里涉及需要操作类的活,我们都会引导他一起参与、探究、体验。从网上淘了可拆装的汽车、飞机、电子积木等,锻炼拆装能力;到小朋友家里看拉丝机器,退火炉;跟着爸爸一起去4S店给汽车保养;更换家里净水器滤芯时,在旁边当爸爸的小帮手;到义乌卖五金工具的阿姨摊位上,参观陈列着的上万种样品;到外面旅游时,给他拍回发电机组的照片和小片段。。。现在他有了自己满满一箱真材实料的五金工具,爸爸要用时常常需要向他借用,小家伙期待妈妈能给他准备一条象《巴布工程师》、《万能阿曼》一样放工具的皮带,时不时会蹦出生料带、千斤顶之类的专用名词。也许将来,他会十分乐意做一个快乐的技术蓝领!
儿子还有个爱好,喜欢听故事,是个被故事滋养的孩子,听得多了,慢慢的就会有输出和表达的意愿。有段时间他特别喜欢自编猴子与鳄鱼的故事:有一天,猴子说想住到鳄鱼家, 鳄鱼也想住到猴子家,可是鳄鱼不会爬树,猴子也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对了,猴子找了个游泳圈套在身上游到了鳄鱼家,鳄鱼看到边上有根牵牛花的绳子,就跟着牵牛花一起长到了树上,它们都能住到好朋友的家了。虽然稚嫩,但每次他讲完,我们两个都会为他鼓掌表示认可,久而久之,在鼓励之下,他会涛涛不绝的为我们讲述一些他听到的《曹冲称象》、《愚公移山》《包公审石》等长篇幅的故事。
四、必要的批评
儿子在学校里吃饭吃得很棒,这点经过他自己的自述,老师的评价和其他家长的转述得到过证实,然而有时在家却会表现出另外一种状态。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他会窜到边上去玩会儿玩具,或者去看会儿电视,磨磨蹭蹭,往往等我们吃完了,他还没有吃进去几口。冬天到了,天气转冷后,饭菜会凉得更快,这样吃吃停停,冰冷的食物吃到肚子里极易引起肠胃不舒服,所以有时与孩子“过招”,还得花点心思找到他们的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引导。
有一天早上,全家人都起晚了,匆匆忙忙的把他送到学校,儿子在晨检时只能从保健医生那里拿到小绿卡(迟到),小家伙在签到的小布袋板上,其他同学一片红色中难过的插上自己的小绿卡。晚上回到家,借着这件事情,我们跟小家伙展开了一番讨论:
“今天拿到小绿卡开心吗?”
“不开心!”
“知道为什么会没有小红卡吗?”
“因为我迟到了。”
“是啊,今天我们起床晚了,你吃早饭的时候慢腾腾的,爸爸抱着你跑步到学校都没用,还是迟到了,看来我们得想个办法不要再迟到。”说到这里,我们有意摆出思考的样子
“那我们起床早一点?我吃饭快一点?”儿子探着脑袋问。
“嗯,那我们明天就试试!”肯定他的好主意的同时,“孩子气”的与儿子勾勾小拇指约定好。
第二天,等我们洗漱穿戴完毕,“嘀铃铃,嘀铃铃,小闹钟起床了”,叫醒儿子,小家伙很主动的配合我们穿衣服。吃早饭的时候,想着昨天的前车之鉴,小家伙吃饭的速度虽然还是不如人意,但有明显的进步。在上学的路上,我们不失时机的“狠狠”的表扬了一通“今天吃饭吃得很好,穿衣服也穿得很快。。。爸爸妈妈好像可以找到杜杜的好多优点,那些小缺点都跑走不见了!”小家伙收获了这一箩筐的表扬,美滋滋的跨进了学校的大门。
此后的日子里,孩子慢慢的会自我检查,运用他所知道的数字的概念,扳着他的小手指数数自己的优缺点。“一、不肯走路;二、吃饭要妈妈喂;三、会耍赖。。。”心如明境似的,孩子对自己的缺点一清二楚。细细想来,很多时候,大人也是一样,发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很容易,但受自控力等因素的影响,真正到需要改正的时候又会是别有一番景象,并且容易反复,孩子的表现往往是一阵一阵的,有时特别善解人意,有时又让父母苦恼的手无举措,所以表扬与批评并重,意志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不断重复的提醒,有时会用手机录下他发脾气时的哭闹声,在已经慢慢有自豪,羞耻等不同感受的他,透过手机听筒听到那明显不太悦耳的哭闹声时感受到不好意思,当然有时也会录下他高声朗读故事时的情景,让他能感受到原来自己是这么棒啊!
2012年的高考浙江卷的作文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引发热议,让人感悟颇深。在不同的成长过程中,因为年纪不同,环境不同,有时候会成为路上的人,有时候会成为路旁的观众,当孩子成为路上的英雄时,我们支持他能勇敢的走下去,成为路旁的观众时,我们鼓励他能乐于为路上的英雄鼓掌,以平和的心态站好自己的位置,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花开的那天!
妈妈:朱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