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过端午,爸妈总是提前好久就开始包粽子了。每每买回来一大捧粽叶,用酱油拌好一大脸盆糯米,然后酱一大碗五花肉,就开始包粽子了。每每这时候,我就喜欢坐在一边,聚精会神地看着爸妈把这些材料三下五除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粽子。他们先把粽叶卷成个漏斗状,加入几勺糯米,再加一大块五花肉,再舀一勺糯米把漏斗填满。最后盖上粽叶,多余的粽叶在粽子身上转几圈,用棉线一圈圈扎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小时候爸妈每次一包就是百多个,然后到各家亲戚送一些去,自己家的冻在冰箱冷藏室里,每年都可以吃到秋冬季才消灭完。家里大部分都是包肉粽的,偶尔包一些赤豆粽或者白米粽,不过“销路”就不是很好。比起甜粽子,家里人还是更爱吃咸咸鲜鲜的鲜肉粽。
后来几年经“技术改良”,加入了咸蛋黄,开始包蛋黄肉粽。一口咬下去,酥酥的蛋黄在嘴里融化,红红的还流着油,再咬一口,酱香入味的红烧肉夹着肥肥的大油肉,入口油而不腻,那滋味真是没话说!
近几年爸妈粽子包得越来越少了,从前年开始就没有包了,每年端午都是买现成的粽子吃。外面买的粽子,味道和用料肯定不如家里做的。以前最爱在肚子饿的时候,从冰箱里拿一个香喷喷的粽子用微波炉转转吃了,好几年没有吃到爸妈亲手包的粽子了,真是怀念小时候鲜肉粽的味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