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放假,我们都会安排出游几天,你也走过了全国大半部分省市。今年,开始时编书,然后矫正牙齿,好容易到八月份没什么事了。我们正商议着带你去什么地方,你却说:“今年我不想出去,只要每个星期安排一次去爬爬山就行了。”而且,你要求的是去没开发的景区,你口中的“纯天然”的山峰。 早晨七点,起床出发,去梅岭。路过几个景区,你都没兴趣,看前面有四五个人前行,于是跟上。谁知走了十五分钟的盘山公路,看到稀稀落落的村庄,那群人是来探友的。止步问农家,说顺着山路可以上去,于是一人拄一根竹拐棍,向上行进。路还算好走,浓密的树枝遮挡住强烈的阳光,露出斑驳的光影,微风习习,路边潺潺流水,你说:“就是这种感觉。景区里都是人,倒没了兴致。”迎面不时碰上有同样兴趣的人,大家坐在石块上休息片刻,随意交谈,又各自出发。交流中,得知很多人是每星期必来的,而且得知我们行走的线路与那些“驴友”是相反的。他们一般从另一边上山,然后从我们上来的地方下山,因为这样锻炼的强度更大些。看我们是第一次,路人很热情地告诉我们:“再往前走一段路,有一个岔道口,往左边下山要轻快些,往右边路程要远些,更难走些。到那个路口,会碰到很多爬山的人。” 果然,走不多远,前面有两条路,想想已经爬了两个小时了,妈妈提议走近一点的路吧。谁知走了一小段路,前面几乎没路了。看看前后,除了我们三个,一点人声也没有。用手中的竹棍试探着往前,战战兢兢走完一段,眼前出现了平坦的小路。正庆幸,走不多远,又是一片高过人身的杂草,妈妈笑说:“真像走进一片高粱地。”走了一个多小时,没碰上一个人,只听见树上的蝉鸣。脚下的路时好时坏,路旁的杂草不时地划伤我们的手脚,我们想:可能是没走到正道上。这时,心里有一丝丝惶恐,可你却依然兴致很好:我们一直是在下山,而且沿着山上流下的水流走,就应该没有问题。 又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村庄,看到了石阶,心中大松一口气。再往前走,竟然看到一块景区介绍牌,看到景区大门。疑惑地走出去,回头看,门上写着“每人门票十五元”,不知怎么的走到风景区里了,竟免费游览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