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小儿睡眠应该是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无声,有时小脸蛋上可以出现各种表情。但是,当孩子患病时,睡眠就会出现异常的改变,如:烦躁、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全身干涩、面红、呼吸粗糙急速、脉搏快,超过正常,这预示着发热即将来临。
对照以下小儿患病睡觉姿势,看你家宝宝有没有受到疾病的威胁。
1、入睡后撩衣蹬被,并伴有两颧及口唇发红、口渴喜饮,或手足心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是阴虚肺热所致。
2、入睡后面朝下,屁股高抬,并伴有口舌溃疡、烦躁、惊恐不安等病状,中医认为是“心经热则伏卧”。这常常是小儿患各种急性热病后,余热未净所致。
3、入睡后翻来覆去,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胃有宿食的缘故,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为主。
4、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烧,可能是患有外耳道炎、湿疹,或是患了中耳炎。
5、入睡后四肢抖动“一惊一乍”,则多是白天过于疲劳或精神受了过强的刺激(如惊吓)所引起。
6、入睡后用手去搔抓屁股,而肛门周围又见到白线头样小虫爬动,可见于蛲虫病。
7、熟睡时,特别是仰卧睡眠时,鼾声隆隆不止,强口呼吸,这是因为增殖体、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所致。
因此,细心的妈妈要及时发现小儿睡态的异常,将宝宝各种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抱起与放下宝宝的方法应根据睡姿进行选择
1、抱起仰卧的宝宝。你可以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的下背及臀部的下面,另一只手轻轻放于他的头部下面,然后两只手同时用力,慢慢地抱起宝宝,使他的身体有靠傍,头不会往后耷拉。抱起后,把他的头小心转放到肘弯或肩膀上,使头有依附。
2、抱起侧卧的宝宝。先把一只手轻轻放在宝宝的头颈下方,另一只手放在宝宝臀下,把宝宝揽进手中,确保他的头不耷拉下来,轻轻地抬高他,让他靠近你身体抱住。然后将手臂轻轻地滑向宝宝的头下方,这样可使他的头靠在你的肘部。
3、抱起俯卧的宝宝:先把一只手轻轻放在宝宝胸部下面,使前臂支住他的下巴,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臀下,然后慢慢抬高,使宝宝的正部转向你,靠近你的身体;接着轻轻向前移动那只支撑宝宝头部的手,直到宝宝的头舒适地躺在你的肘弯上,另一只手这时可以放在他的臀部及腿部下面。
4、仰卧放下宝宝。一只手置于宝宝的头颈部下方,然后用另一只手托住宝宝臀部,轻轻地放下,两手要一直托着宝宝的身体,直到其重量完全落到床上为止。然后,从宝宝的臀部轻轻抽出你的手,接着用这只手稍稍抬高宝宝头部,使另一手也能够轻轻抽出来。记住,要缓缓地抽出你的手,同时也要保证不要让宝宝的头部向后掉到床上。
5、侧着放下宝宝。让宝宝先躺在你的手臂上,头靠着肘部,然后用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部。接着,慢慢将宝宝放到床上,轻轻抽出置于宝宝身下的那只手。然后再轻轻拔出你放在宝宝头下面的那只手,并轻轻地放下宝宝的头。这样,宝宝就可以侧卧在床上了。
温馨提示:新生儿不宜久抱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年轻的爸爸妈妈总是会爱不释手,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每分每秒都将他抱在怀里。适当的抱,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久抱,就有悖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了。
首先,出生不久的宝宝,每天需要2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除了喂奶、换尿布等特殊情况外,爸爸妈妈不要过多地抱宝宝。
其次,小婴儿胃、贲门还没有发育完全,肌肉还比较松弛,但幽门肌肉却很紧,在这种情况下,哺乳或喂食后,如果将宝宝抱在怀中逗玩,食物很容易从贲门溢出,造成溢奶。
第三,宝宝的骨骼生长比较快,如果长期抱在怀中,对宝宝骨骼的正常成长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