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五市游(二)——南京篇

12/08/05 23:23:19 标签:南京 夫子庙 中山陵

      南京,江苏省的省会,华东第二大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乃传说中的“四大火炉”之一,夏天炎热,我们不巧偏偏赶在正热的时候,等练练上学以后,一定在秋季再来一回,阴历八月更有桂花节,去公园手折丹桂,待金榜题名。     
      来到南京,我们首先来到夫子庙。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

 

夫子庙是以明清建筑为主。

 

      从繁华热闹的夫子庙出发,步过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撇下风韵诱人的媚香楼往西南行数十米,便可以看到乌衣巷的题字和树立的诗碑了。巷子是窄窄的,用青砖铺的路面,两边则是矮矮的仿古建筑风格的民房。一切似乎都很普通,普通得令许多不知情者都以为它只不过是一条典型的江南小巷而已。一条静静的,有点怀旧情绪的巷子。   

 

      然而它并不普通,因为它不是别的小巷,它是乌衣巷。乌衣巷的名称由来甚早,相传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当年东吴孙权在南京建都,军营就驻扎在乌衣巷一带。东吴士兵穿黑色军服,此地遂被后人称为乌衣巷。
      走在乌衣巷内,两旁的建筑一律漆成白色的墙壁。配以古色古香的黛瓦屋顶,门窗檐楣,颇有古巷的味道。这些根据古代建筑风格新建的房屋,同秦淮区明清建筑群相得益彰。
      刘禹锡的一首千古名作“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使世人记住了乌衣巷。
      游了夫子庙,我们又来到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陵墓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由广场拾级而上,墓道入口处,是一座冲天而立的花岗石牌坊。喜欢这样蓝色的砖瓦。有种肃穆、安静的感觉,却不会太过沉重。牌坊上端正中的横楣上,镶嵌有石额一方,上面镌刻着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二字,因此,这座牌坊又叫“博爱坊”。“博爱”二字的含意,是指对人类普遍的爱。孙中山生前提倡博爱,常常题写“博爱”二字送人。
      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 ,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陵门南面正中门的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刻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金字,十分显眼。
 

 

 

 

从陵墓入口上登到墓室前祭堂共有402级石阶。

 

      陵门之后,是一座方形的碑亭,碑亭内竖立高大的石碑,这块碑的正面刻有三行镏金的文字。
      石碑的顶端,正反两面各有一枚中国国民党党徽。十年动乱中这两枚国民党党徽曾遭破坏, 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夕,中山陵作了一次全面维修,这两枚党徽也按原样修复。
      从碑亭到祭堂前平台,还有八段石阶,共290级。

 

翩然起舞 

古迹是用来瞻仰的,山水是赏玩的,而生活才是用来参与的,要了解一个城市就去街上逛逛,去大学里走走,体验她的热闹,她的热情和她的生命力。

      很喜欢这段话,以后有机会一定还要带练练再来南京,因为没有哪个城市,将中华民族历史的骄傲和忧伤如此纠缠在一起,到那时我们不仅去追寻昔日繁华的金陵,而且更要去在玄武湖边晒太阳、赏荷花,做一次安居乐业的南京人。

 

该日记已被主页管理员乖乖小编推荐到旅游休闲,奖励20分

阅读(0) | 留言(6)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青岛海宝宝对练练说:2012-09-18 16:23:03
  • 一天一地一个新造型,练练宝贝真洋气
  • ☏王子曦曦对练练说:2012-09-10 15:41:48
  • 姥姥的每篇文章做的都很精细、细致、用心哦!
  • ☏涵涵妈妈对练练说:2012-08-27 19:52:56
  • 去南京旅游啦,好开心啊
  • ♡沫晗妈妈对练练说:2012-08-27 17:14:15
  • 哎呀 你们来南京的啊 离我好近啊 应该去育儿网总部瞅瞅哈哈
  • lianlian881回复 ♡沫晗妈妈说:育儿网总部在南京啊?真应该去看看。
  • 怡晨绮对练练说:2012-08-27 10:30:34
  • 练练高兴的还跳起舞来。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