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父母的忠告(五)——爱上学习

12/10/25 13:47:57 标签:家庭教育 育心经典 亲子关系 早教

给年轻父母的忠告(五)——爱上学习

 

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我给儿子五年级休学时,对他学习上的引导。就叫“爱上学习”吧!关于我和儿子的成长历程,在以前的《寻找教育真谛,走进育心经典》里有详细的介绍。

五年级的休学,是想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在学习上不是很有成就感,也不算特别主动学习的孩子来说,如果用通常的大量做题、做卷子的方式,将会更加扼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在带儿子休学的一年中,采用的是和传统学习完全不同的方式。这次休学的一年,不但要把原来学的知识加以巩固,特别是语数英,更重要的是培养儿子学习、思维、实践的能力。

因此,我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原则:课本知识全局化;社会实践探究化。

 

一、课本知识全局化
首先,将一到五年级的全部课本及参考资料,按科别找到一起。并配上小学的各科总复习指导,让孩子对小学所学的各科内容,有全局的概念。大凡成绩不好的孩子,对学过什么都不清晰,脑袋里一锅粥,我要做的,首先是让他的头脑清晰化。
比如数学,如果按照年级分,内容很乱。我让孩子结合参考资料,把小学的内容进行大体的归纳。开始他只盯着一块块的小部分,不知道怎么去归类。但后来越来越清晰,最后竟然用几个字概括了小学数学的内容:数、运算、应用。记得当时他说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我欣喜万分,这说明他建立起了全局的思想,并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语文也是打乱顺序,按内容进行集中复习。比如,小学的古诗词,他就消化了两遍。
第一遍,我是让他做个“编辑”,把小学学的全部古诗词,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排列了起来,分成序号,对每首诗进行复习,至少会背会默写。这样就初步复习了一遍。但我提示他是否觉得有点乱,还有什么编排的方法吗?

第二遍,是做“学者”,让他把自己当成古诗词方面的专家。儿子是按照作者进行分类的,比如: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王维)、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

这样分类后,更便于理解诗的意境,把作者的年代背景和作品的风格结合起来赏析,对诗的深层含义有了更多的体悟。
每个名家的作品,除了课本已经学过的以外,还额外拓展了诗人的代表作。包括一些长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当时也都做了赏析。这样集中学习的好处,是深入了解当前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并对其特点进行提炼总结。

这样复习两遍之后,儿子对诗词有了很浓厚的兴趣,自己也禁不住用五言或七言的形式做起诗来。记得当时我们三口人仿佛开起了赛诗会,有的字句的运用,儿子还更“别出心裁”呢。
这又让他体会“诗人”的感觉,有了这个过程,他就能更多地与诗人“对话”、“沟通”、“心有灵犀”。

同样的诗词,学习方式也变幻无穷,由于儿子从小学画,我鼓励他把诗的意境画出来,他画过几张“诗配画”的作品,去体会“画家”作画的感受,进一步理解“诗书画”合而为一的妙处,他也从小就感受到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画家,必须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可惜这次我带到北京的儿子的手稿,没有他自己做的诗和配的画,以后回老家我再找找,他的很多“作品”我都收藏着。

集中解决了古诗词之后,又去领略不同文体的魅力。寓言、童话、成语典故、诗歌。

 

每一种文体都先进行总体认识,按照其特点及主要的代表作去找原作,结合其特点去理解和体会其中的韵味和经典之处。
这样学习,就不仅仅是单一的、浅层的理解,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解读内容。那时候,我不光是让他看,起码是读出声来,这样我能随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后来是朗诵,还尝试过配乐朗诵,可惜这个当时没录音。

有时是复述,读完把大概意思讲出来,这样非常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有时是书面的提炼,把“骨头”抓出来,我特别强调孩子的总结归纳能力。很多时候,都训练他用一段话、一句话、四个字、两个字、一个字去总结所要描述的内容,让孩子从小就练就“一针见血”抓事物本质的能力,这对他思维的训练有极大的好处。

 

二、社会实践探究化
除了复习课本内容,其他的百科知识也去涉猎。
想丰富知识内容,手头的资料还是要全一些。我们特地到哈尔滨的图书批发市场,买了几千块钱的书回来。

在这之前,儿子对看课外书没什么概念,就看看带图的书,一本书图看完了,他就觉得书也看完了,对文字很不敏感。有了这批书,配上电脑、市图书馆证、油田书店,我们想做的课题式研究基本上可以开始了。比如,动物,我们研究起狮子来。

首先,把手头上的书中,有关狮子方面的书都摆出来,夹上纸条,注明是说明狮子哪方面特征的。然后,根据这些基础材料,进行归纳。按照科目、分布、特征、习性、食物进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儿子不知疲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仿佛他就是“动物学家”。都整理好了,就给别人讲,讲得条条是道。接着对豹、恐龙、蝴蝶等都做了整理。

按照这样的“主题式学习”方式,植物学里选择了“仙人掌”;

 

地理方面整理了“意大利”,对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主要城市、饮食、以歌剧、足球闻名等一一介绍,特别是他画的“靴子”形的国家地图,更是意形结合,一目了然。

估计当时正有攀登喜马拉雅山的事件,他整理了“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对登山路线、高原反应、风向大小的识别都做了研究。

因为有一年的休学时间,我们一直计划“游学”,当时特别想去的两个地方:杭州西湖和桂林,他都做了初步了解。他详细记录过“西湖十景”的曼妙和“桂林山水”为何“甲天下”。只可惜正好那年赶上“非典”,我们最终未能成行。

每周周末的绘画、英语、作文课,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为每一次的课程做准备,让他在这些“第二课堂”上,有优异的表现,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建立起了自信。回想起来,儿子的成长中,建立自信心的“三部曲”中,那是第一阶段。

 

在此期间他学会了游泳;骑自行车也从技术和距离上越来越接近专业水平;自己在阳台里养小兔子;种纪念树;系统学习电脑操作;看中央十套的《走进科学》、《我爱发明》;自己动手尝试做菜、用洗衣机洗衣服……

他的学习和生活丰富多彩、饶有兴趣,他不再觉得学习是枯燥的事情,相反,则是简单而快乐的事情。博士论文也无非就是这样的做法。

 

虽然我不能在一年的时间里让他做到“无所不通”,但很多方面是带他一步步走完过程,他对如何学习、如何做学问、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等都有了一定的体悟。这一年在他的成长中起到的作用是给他的大脑开了个窍,让他能够顺利地度过初高中。

记得儿子小时候,姥姥特别担心这孩子上了初中能跟上吗?
我儿子今天能考到中央美院附中,和他小时候的基础比起来,已经是很欣慰的了。当然这还有后面的不断努力,他思维、智能飞跃也有三个阶段,这是第一阶段,后面我们的不断探索我会在以后的课程中陆续和大家分享。

现在回想起这些,看到当时做的各种笔记、各种尝试,真是百感交集。
我儿子是在最该开发的幼年时期,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尽管我后来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但有些方面是没办法弥补的了。

比如英语的学习他错过了最佳的语言学习期,对听力和口语及语言本身的特点感受不深,到现在英语还是没有“如鱼得水”的亲切感;

记忆的开发也晚了,他的记忆力实在称不上“博闻强记”,学习的效率就不高;

他对文字的感知和准确的运用也弱一些。有很多的遗憾是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没办法逆转的。

 

现在接触了国学经典,接触了累积式教育法,我真觉得能够把这些方法好好运用的家长和孩子是多么的有福气、有智慧。踏踏实实地运用,就不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遗憾,也不会像我一样费那么大的气力。

一个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爱和鼓励的滋养下,会越发找到感觉,表现出巨大的潜能,智慧也如泉涌一般,让人惊喜不断。什么样的孩子都是有可能提高的,我们做家长的一定想方设法、不离不弃,在陪伴孩子的成长中,也增长成人的智慧。

 

有很多的遗憾是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没办法逆转的,孩子的童年稍纵即逝。其实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孩子每周都会有新的变化,每天都在成长。

《易经》坤卦:蒙以养正,圣功也。就道出了教育的最佳时期以及教育的目标。这里的蒙指的是童蒙,养正教育是教育的至高目标。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人在童蒙时期,一片天真,未染恶习气,善言易入之时,就开始经典教育的熏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通过经典进行养正教育,为孩子一生构建坚实地基。

孩子通过经典的诵读不仅能够锻炼记忆力,提高识字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吸收经典的智慧提高人生格局,最终形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大智慧人才。

只要我们每天半小时的时间,无为而为的运用137方法进行读经、学习,就能收获成长,收获幸福。教育原来如此简单!这些都是经过数百万家庭、孩子验证过的。

 

 

还在困惑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家长们,请用心学习赖老师的博客,大易社网站,在里面一定能够找到帮助您解决问题的答案。

如果已经选择育心经典的家人们,请好好坚持,孩子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滴水穿石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

阅读(0) | 留言(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水木冰月QQ对彭镜如说:2012-10-25 14:13:47
  • 来学习了,呵呵教育宝宝要有方法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