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诊法有望,闻,问,切,其中切脉也就是诊脉,乃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历史上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众多伟大医家都是诊脉的“高手”,他们诊脉的技艺的确令人惊叹,以至老百姓一提起看中医来,首先想到的是诊脉,老百姓评价医者医术的高低,也是以是否诊脉正确来判断的,甚至有的老百姓不让医者问病,只让医者诊脉,能诊出病来,我就相信你,你若问病我便不相信你,这种情况古代医家常见,近代医家也常见;清末民初著名的医家张山雷写了一本脉学专著<<脉学正义》,其中就谈到这个问题。以前我也很推崇脉诊,认为中医只有脉诊一法为最高。所以2000年从师于中医专家黄树魁教授,黄教授诊病的本领的确高,我在跟从黄教授2年多的时间里,一年的门诊量高达四千左右,病人一进门不用说话,仅凭黄教授的诊脉,便能说出患者的病来,这令患者信服,也坚定了我跟随黄教授学习的决心;黄教授诊病的成功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很少有说错的地方,这也是他门诊量高的原因。后来黄教授给我破解了此秘,黄教授告诉我之所以诊病准确率高,其实脉诊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望诊占三分之一,经验占三分之一,剩下的是问诊。后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专门学习脉诊,认为只有脉诊才是看好病的关键,实际上我错了,中医的诊脉固然重要,但不能以脉诊代替其他方法,那样的话,你给患者开出的药方,疗效也不一定好。但是脉诊的确是诊病重要的方法之一,然而从古至今,有些医者在看小儿疾病时不诊脉,三岁以下只看“三关”,却忽略了脉诊;小儿病有一指定三关的说法,成人能用到的脉象在几十种以上,虽说小儿病有别于成人病,但也能诊出浮,沉,迟,数等基本的脉象来,也能反映出小儿病的寒,热,虚,实等基本病情,再结合问诊,望诊,特别是舌诊。小儿科古代称为“哑科”,所以问诊在小儿诊病中,地位也很重要。在临床上常见到同一年龄段的小儿,他们的基本脉象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小儿的正常脉象,在其他小儿脉上见到的话,便是病脉;这需要临床上认真比较,总结经验,才能更准确进行小儿推拿,小儿的阴阳才能平衡,正气才能强盛,“正气存在,邪不可干”。在上一年级前把身体调理得健壮,上一年级以后,随着小儿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小儿才能身体健康少得病,家长也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