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母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13/04/02 21:48:10 标签:孩子教育

      今天是2013年4月2日,佳燃1个月11天大,作为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看到一篇很深刻的文章,不得不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害了孩子,我们太年轻,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不久前,一则中国留日学生机场弑母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80后“独一代”教育问题的关注。这个血淋淋的悲剧似乎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当母亲的常常说:孩子,只要你一心念书,妈妈为你做什么都愿意。然而,她们无私的爱却可能让孩子的未来折翼,甚至酿出一个个家庭悲剧。

  
                                       一位母亲的醒悟
  
 
  儿子,今天你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暗示妈妈,说市中心的房价又在飙升,如果再不行动,或许以后你和女友连一间栖息的小屋都没有。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终于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说出“妈妈给你们买”这样的话来。而你,也在尴尬的沉默里,随即气嘟嘟地放下碗筷,摔门出去。我从窗户里看着你远去的背影,瘦削,懒散,有一点任性,你还是赖在父母怀里,始终不肯独立。
  
  可是,亲爱的儿子,你已经25岁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需要呵护的女友,还有两位日益老去、需要你照顾的父母,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成熟,让你彻底地离开父母的羽翼,放下啃老的惰性,独自去承担一个成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从小你就习惯有事找妈妈。你总是说:“妈妈,我的衣服脏了,你帮我洗洗。”“妈妈,明天我们去郊游,你帮我收拾好要带的行李。”“妈妈,女友想吃老醋茄子,记得下班后给她做。”
  
  一直以来,我也习惯了听你这样吩咐,总以为,对你的每一点好,你自会记得,且在将来我们老去时,可以得到你同样细心的呵护和照料。而我和你的父亲,也节省下每一分钱,为你在银行开立了单独的账户,只为某一天,你拥有了自己小家的时候,能取出那些钱来,给你一份切实的帮助。
  
  可是如今我却发现,这样牺牲自己、全力为你的方式,并没有培养出我们想要的那个懂得珍惜的孩子,反而造就了一个羽翼退化、意志严重消磨的社会弃儿。我们越是爱你,纵容你对父母无休止的依赖和索取,你心底的自私和懒惰就越是无休止地滋长……
  
  你5岁那年,要妈妈帮你整理满地的玩具;10岁的时候,看见同学脚上气派的皮鞋,你就哭闹着让我也去买;15岁时,你写情书给班里的女孩子,说“我妈妈认识很多人,谁要是欺负你,尽管告诉我”;20岁那年,你读大学时,总是抱怨食堂的饭菜如何糟糕。
  
  如今,你每天回家来蹭饭,还时常带女友回来居住,我一边工作,一边还要为你们的一日三餐奔波劳累。这番忙碌,让我连一丝微笑也无法挤出。我终于承认,25年来,我对你无节制的宠爱,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亲爱的孩子,我不得不残忍地告诉你,今天之前,你的生活与我息息相关,而你今后的道路,我将不再过问。也请你,像那些自立自强的人一样,从父母的身边搬走,用自己的薪水租房去住。我会给你鼓励和勇气,可是我不会再给你金钱上的帮助。
  
  孩子,妈妈很抱歉,不该这样爱你。而你,也应该对你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那么,就让我们彼此原谅,重新开始吧。
  
  
                                     向犹太妈妈学习,如何爱孩子
  
  
  我相信,中国妈妈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即使为孩子把心操碎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沙拉原来也是这样。她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后来,沙拉离婚了,带着3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那时的沙拉还是习惯地按照中国式妈妈的思路来想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她每天送孩子们去读书,然后自己做春卷、卖春卷。当孩子们回家后,她又一个人忙着做饭,孩子们则围在暖洋洋的火炉旁等着妈妈把饭菜端上桌……她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位邻居大婶看不惯了。有一天,她过来对沙拉的大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这位大婶又不满地对沙拉喊道:“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自己想怎么溺爱就怎么溺爱。你这样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后来沙拉发现,在以色列家庭里,孩子无一例外都要参与家务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门体验艰苦生活。于是,沙拉诚恳地接受了这位邻居大婶的意见。
  
  为了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她以有偿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忙卖春卷,卖掉一个春卷可以提成200-/0,而孩子们正是在卖春卷的过程中学会了和陌生人打交道。沙拉还画了一张值日表,挂在家里的墙上,值日表上规定了谁哪天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经过“家庭会议”,大家一致决定设立“值班家长”,并且规定了“值班家长”的任务。沙拉的大儿子担任“值班家长”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拖好了地板,并就近买来了面包当早餐,还宣布当天的晚餐是炒白菜和一个煲汤。因为3个孩子轮流值日,所以每周日的早晨,沙拉都可以睡个懒觉,而当天负责值日的孩子会到冰箱里取出酸奶、面包,再煎个鸡蛋,然后把早餐摆好。
  
  宠爱孩子人人都会,甚至连母鸡也会,可是,学会这样“狠心”地去爱孩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如今,沙拉的两个儿子都成了成功的钻石经销商。
  
  沙拉在她写的一本书里这样总结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
  
  不久前有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吉林一位家境贫寒的母亲在得知自己患骨癌后,竟忍着巨大的伤痛,为年仅9岁的儿子织完了他25岁前所需的所有毛裤。
  
  看完这条消息,我最直接的感受,不是感动,而是悲愤。该报道为了突出母爱的伟大,列举了许多细节,比如,“由于左腿曾做过手术,张宇的妈妈每天只能坐在床上编织,因为身体虚弱,每织5分钟,就得躺下来休息20分钟”。当家人劝她别织时,她说:“我一旦走了,小儿子只有9岁,没有人照顾,一定要趁着自己还有口气,为小儿子多织些毛裤留着以后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的形象——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不顾一切、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过度的关爱,尤其是像这位母亲那样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可怕的,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看似爱孩子,其实是以母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独立性的塑造与养成。
  
  就拿上面那位患骨癌的妈妈来说,像很多中国母亲一样,她认为孩子尚小,自己能为他多做一点是一点,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但是,这位可敬的母亲,你能为你9岁的儿子织完他25岁前的所有毛裤,但你能为他织完一辈子的毛裤吗?除了毛裤,还有毛衣、外套呢?还有,他以后上学怎么办?娶媳妇怎么办?而且,我在想,当她的儿子穿着母亲用生命为他编织的毛裤时,他一定有种深深的负罪感!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永远都会有个沉重的阴影!
  
  所以我认为,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每一位母亲,真的都应当沉下心来想一想:我到底要帮孩子帮到什么时候?

阅读(0) | 留言(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xilinwu对小乖说:2013-04-03 04:59:25
  • ,吉林一位家境贫寒的母亲在得知自己患骨癌后,竟忍着巨大的伤痛,为年仅9岁的儿子织完了他25岁前所需的所有毛裤--不过对于这个,我想我们应该要理解一个有病的人的感受了
  • xilinwu对小乖说:2013-04-03 04:58:13
  • 我好像在哪里看过这篇文章! 挺不错的!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