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释放

13/07/05 12:40:03 标签:

  喜,怒,哀,乐  这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内心情感世界通过外在表情,动作的一种宣泄方式。只要是一个人,他都有权利来宣泄他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同的人,宣泄的方式是不同的,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是在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都应该是接受和允许的。

  孩子,特别是幼儿,作为人生的最开开始一个极端,他同样拥有内心情感宣泄的权利,可是,在现实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见过或做过太多剥夺孩子情感宣泄权利的事情。

  就拿孩子哭来说,当孩子哭了,经常看到的场面有:

温柔型:“好孩子,不要哭,要勇敢”

粗暴型:“不许哭,再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针对男孩的,经常听到:“要做一个男子汉,男儿有泪不轻弹”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存在一个共通的问题:你在剥夺孩子内心情感宣泄的权利。

作为一个成人,当我们内心的情感无法得到控制时,我们都会想找一个宣泄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或大笑,或大哭,或愤怒。。。。。,当我们宣泄完之后,感到一种轻松,一种释放后的轻松,然后继续生活。

作为成年人尚且需要宣泄情感,更不用说小小的孩子,孩子因为对内心感受或情感控制能力和转移能力还不健全,更应该需要通过宣泄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感受。

孩子哭,说明他内心的某种情感要进行宣泄。

比如,孩子打针,可能孩子对打针这个事情特别害怕,从内心深处感到恐惧,于是就通过哭来表达出来。但我们成年人经常告诫孩子,要勇敢,不要哭,要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当孩子听到这句话时,他的第一个感觉是,我哭了,我不是好孩子,我不勇敢,妈妈喜欢勇敢的孩子,现在妈妈不喜欢我了。

说这话,不但不会给孩子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正能量,还传递了一个消极的暗示,适得其反。

我们不妨从积极的角度是引导孩子,既然他的内心感受无法通过自身的控制能力得到控制,不妨让他充分的宣泄出来,内心的恐惧全部通过哭来宣泄出来,剩下的就是释怀。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宝贝,打针有点痛,你如果忍不住想哭,那你就哭出来,没有关系。

当孩子听到这句话是,第一个感受是,我是被理解的,妈妈能感受到我的内心感受。

同时也给孩子传递了一个积极的暗示: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实事求是;哭不是一种不好的表现,而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当孩子的情感宣泄完之后,情绪平复下来,他内心才有空间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为之改进作积极的思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提供给孩子积极思考,改进心性的一个机会。

如果我们阻止了,剥夺了孩子的情感宣泄的权利,表面看起来孩子做到了让我们满意地结果。可是,孩子孩子的内心依然被不满,愤怒充满着,,他想的更多的是自己委屈,不被理解。这样的话,他还有时间去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吗,他的内心还有空间容下其他的东西吗?

所以,爸爸妈妈们,请收起权威,归还孩子该有的权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彻底的释放,让阳光永驻孩子内心世界。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