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怎样避免攻击性行为

13/09/26 16:34:09 标签:

推荐阅读:怎样避免攻击性行为

  案例展示
    中班的强强身体长得很结实,虽然只有五岁,但他的个头却超出了同龄孩子好多。他好象特别爱找小朋友的麻烦,所以小朋友都躲着他。每天妈妈去幼儿园接他,老 师都会告诉她今天哪个小朋友又被强强打了,班里的玩具又被他摔坏了……妈妈每次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甚至打他屁股。他也答应下次再不欺负小朋友了,但第二 天一到幼儿园,又有小朋友告他状了。以至于妈妈愁眉苦脸地说:“这孩子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事,我实在是拿他没办法了。”

    告知与防范
    强强欺负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攻击性行为。对于攻击的看法,父母要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与其沟通,如果实在讲不通,当然就要“防患于未然”了。
    1.要告诉孩子在特定的情境中你希望他做什么,不希望他做什么。明确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要避免长篇大论的训斥,重要的是要清楚地表示出你所不赞许的。如你可以告诉他,你不希望他打人,因为小朋友会痛的。要明白地让幼儿了解,你不喜欢的是他的某些行为,但你仍是爱他的。
    2.当孩子们在一起玩儿时,一定要保持关注。幼儿间的游戏往往开始是相安无事,一会儿就会彼此打闹嬉戏,最后很有可能转化为一场“战争”。在确定没有受伤 危险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自己解决纠纷的机会,但一旦争斗愈演愈烈,就需要成人作为调解人加入了。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处理矛盾的策略,如“可以给小朋友玩 一会儿,小朋友才喜欢你”;又或者让其学会分享和忍耐等。总之,往往孩子需要大人明确的建议和说明,才能学习到解决纠纷的有效办法,而不再是以身体来攻击 和报复。
    3.由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脾气、禀性比较了解,所以在孩子有激动情绪的时候,家长不要让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小孩子情绪一激动就容易“张牙舞爪”,这时候 家长要做的就是尽量使其情绪安定下来;又或者孩子本身就活泼过度,喜欢和人打闹,家长就要培养孩子静下来的心境,玩一些安静的游戏,如下棋,看书,听听平 缓的音乐等。
    4.孩子一旦出现攻击行为时,要立刻阻止,给他找些别的事情做。你可以建议或者帮助孩子开始另外一个新的活动,这样就能让他既发泄了攻击情绪,又能够不伤 害到他人和东西。有条件的话,最好利用角落放置一些拳击袋之类的东西,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很生气,就去打你的枕头或拳击袋,但不可以打人或者摔坏玩 具。”提供这样一个发泄渠道,孩子既发泄了情绪,也让他了解可以为攻击行为准备场所,而不能随便采用攻击别人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绪。

    询问与原谅
   “询问”就是要找到孩子攻击人的一个合理的解释,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内心的需求。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询问都能得到答案的,因为年幼的孩子往往不会解释,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原谅”。家长要学会原谅孩子,孩子的行为也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简单地批评或者惩罚。
    1.试着去找出引发孩子攻击的原因
    是什么激怒了他?是别人的行为还是当时的场景?是粗暴的对待还是想要的东西被拒绝?又或者是所做的事情遭受失败……这些都可能使孩子产生挫折感和愤怒而引发攻击行为。
    2.让幼儿解释自己为什么生气
    如果孩子由于年龄小说不清楚,可以协助和帮助他。如你猜到原因,而孩子自己不会表达时,你可以帮他解释:“我想你是因为不能和小红一起玩儿,所以生气吧? 我知道你的感受,可是今天太晚了啊。”如此这样,孩子将会逐渐了解到情感、思想和行为间的关系,避免情绪第一、行为第二、思考置后。

    忌使用体罚
    有的孩子太固执或攻击别人,父母说教不管用,往往这样的孩子容易激怒父母,觉得这孩子不打不听话。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会如你所愿地学习控制自我的攻击行 为,而是把父母的行为理解为体力强大就可以获胜,结果他就会变得更具有攻击性,而不再去学习采用其它方式解决争论的能力。父母自己的行为是重要的模范,孩 子是父母的影子。当看到孩子随意去欺负他人,动不动就跟人打斗的时候,家长要反省自身是不是一个动不动就愤怒,一不高兴就乱扔东西的“榜样”呢?

    感受爱与被爱
    孩子一生下来,就在大人的关爱下慢慢成长。他感受到爱,就会学习爱,就会学着如何去爱;他感受到被爱,就会给予别人爱,他才会意识到攻击是伤害不是爱。
    1.强调孩子自己的感受。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感情冲动。让他控制自己或者好好想想再做往往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尽可能地通过实际情况来让孩子感受打人 的不好,而不是用大道理来说明打人不对。如“你是不是觉得你很厉害,小朋友都怕你了?”“你打了小朋友,他们都不和你玩了,你怎么办?”“你总打人,老师 就不会再喜欢你了啊!”
    2.让孩子感受爱。感受到爱,是孩子接受大人引导的基础。只有感觉到自己被人关爱的孩子,才更容易取悦于父母和老师,而遵循大人的引导去做。在大人关爱他,理解他,答应他合理的要求基础上,给予他的一些限制,作为爱他的一部分,孩子也愿意“欣然接受”。
    3.让孩子学会爱人。孩子不应该只索取爱,还要付出爱,至少不要伤害到别人。让孩子懂得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身为父母千万不可对孩子一时 的不服教化感到绝望,这样不仅无法使孩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反而更使孩子束手无措。父母要做的就是要有耐心,要懂得教给他相应的交往策略,如教会孩子尊重 和信任,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行为。要彼此坦诚相待,能够彼此给予恰当的帮助和关怀,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和忍让等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