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来的 学习下

13/09/27 21:13:05 标签:

硕 士 今 年 15 岁
                             李魁领
 
       我想到了“中子星”
       去年9月,一向寂静的清华园突然爆出一则新闻:15岁的刘俊杰,成了现代应用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研究生!
       听到这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信。15岁读研,那大学什么时间读?按常规12年的小学、初中、高中,又什么时间学?一连串的疑问,使我的心里充满好奇。我见到他,目光里满是“探索”,仿佛站在一百宝箱前,极欲知晓里面究竟藏有何等奇珍异宝。
       一份成长记录,似乎拨开了少许云雾:
       刘俊杰1981年5月出生于湖南株州一个普通家庭。母亲为初中数学老师,父亲在市电厂上班。
       1岁识字,2岁阅读,3岁前学完小学一、二、三年级全部课程。4岁破格上小学三年级,已识字2500多个。
       8岁上初中,10岁上高中,破格免试入株州市二中(重高),读高一。12岁考取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15岁,提前一年毕业,免试读研。
       我在清华园里见到了他:大头大脸,粗胳膊粗腿,1.70米开外的帅小伙。一头浓密的黑发,未经仔细梳理。裹一件半新的紫色皮夹克,灰裤子,旅游鞋,与一般 “大”学生无二。仔细看,眉宇间还带有一丝稚气,一说话,露出憨厚的笑,笑容里挂着些儿腼腆;在生人面前,额头没准会沁出点细密的汗。如果一定要寻出点特 征的话,首推嵌在眼眶里那双黑黑的眸子,清幽明亮,透着灵秀,仿佛每一转动,都会射出智慧的光来。
他的背后是清华园主楼,气势魄大。站在楼前,心灵会被一种莫名的伟大与崇高所震颤。正值开饭时间,学生、老师、三三两两走出大楼,然后或步行,或骑车,向食堂或家里赶去。我感到,他与这一切是那么融洽、协调。
       看着“小小”的他,我突然想到中子星,宇宙间体积极小,密度极大的一种天体。但不知,他,是如何“凝聚”成的?

                     “一生之计在于童”

       刘俊杰的早慧,除了天资聪颖以外,更重要的,缘于良好的家教,在俊杰身上,不知“凝聚”了他父母多少的心血和汗水。
       他的幼教开始得很早。出生后,父母就注意把各种信息,通过孩子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输入他的大脑,不断地跟他说话、讲故事,给看色彩鲜艳的图 片,听音乐,玩带响的玩具,还常把他发出的咿呀声录下来,再放给他听逗他乐。刚会坐,就让他玩图片任他撕。撕坏了再给,有意锻炼他手指的灵活性。这样,俊 杰1岁就学会翻书。
       为了教他识字,父母做了许多卡片。起初一天识两三个字,后来每天识30个左右的字,上街时认招牌,买东西看商标,走路读路边的广告牌。2岁多,母亲午休起 来要上班,他还没醒来,母亲随手写一张留言条放在他枕边。他醒后会自动看“信”,按信上的要求玩耍和学习,下班后再向妈妈汇报。
识字、阅读对口语能力的增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好作用。刘俊杰10个月开始说话,2岁多能说完整的长句、吐词清楚,词汇生动。有一次跟妈妈到公园里划船,他说:“妈妈,小船弯弯在水上,树叶弯弯在头上。”
        刘俊杰是独生子,但父母从不骄惯他。随着年龄增长,父母积极鼓励他的上进,好胜,自信,培养他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为了锻炼他的拼搏精神,10岁时曾让他考过一次大学。
现在身为硕士生的刘俊杰,一提到过去,对父母满怀的感念之情。他深知,是父母的不辞辛劳,为他日后的腾飞打下了良好基础。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自从刘俊杰从老师、父母那儿知道,中国大学里还有一种“少年班”那时起,考少年班的信念,便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后来,一名比他大两岁的高二学生易力,考取了少年班。他受到很大激发。他说:“……赶超别人,也超越自己的奋斗,我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然 后集中深入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语文。这么多任务向我压来,真有些吓人。可是,好强而年幼的我不甘心居人之下……苦干加巧干……终于,那张分量重 而重量很轻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
       “少年大学生是中国的神话。”首开少年班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几经摸索,现有十余所大学办有少年班。华工大少年班创建于1985年9月,截止刘俊杰入校那一年,已招收了142名15岁以下的大学生。
       少年班制订了极严格的培养计划,完不成就要被淘汰。这使少年班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竞相冒尖的竞争机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刘俊杰竟然提前一年毕业了,而且成绩优秀。
他的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
      少年班的老师们都记得,刘俊杰每个学期都获得奖学金,并且挤入少年班前三名。二年级就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统考,获校级英语征文竞赛二等奖。后来他翻译了大量的英语科技文献。1995年10月,荣获华工大华为奖(校级)。
       转入电子工程系后,刘俊杰感觉自己学有余力,开始超前学习,除顺利通过93级本科全部课程外,又修完了92级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好成绩,于是由93级跳到 92级毕业班。经过由5位教授组成的考核小组考试,名列第一,被批准为1996年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96年5月,参加了第十二 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后刊登在《激光与光子进展》第7期上……
        在推荐免试书“系评选意见”一栏内,系主任杨坤涛写道:“该学生非常刻苦,智力超常……”一语道破天机。
有 这样一个故事:刘俊杰曾经一个学期学完22门课程,其中有门《物理光学》。任课教授说:“如果他能自学过关,我今后就不再教这门课了。”因为以前还没有人 自学过关的。不料,刘俊杰却考了个86分,令教授赞叹不已。确实,他的自学能力太强了,有时真令人难以相信,但他的考试成绩之优却使你不得不信服。

                        “拿下诺贝尔奖”

        告别少年班,刘俊杰来到另一个更尖端、更富挑战性的学术殿堂: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该系创建于1926年,曾经是许多早期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 训、周培源等教授任教的地方。该系培养出了不少著名科学家,如王滏昌、钱伟长、钱三强、王大衍、周光召等等。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宇博士都在此学习 过;现任系主任、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顾秉林教授,去年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该系下设六个专业,刘俊杰攻读的“凝聚态物理”是其中之一。他的导师,便是顾 秉林教授。
       所谓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凝聚状态(主要是固体和液体)的物理性质、结构及其内部规律的一门学科。固体物理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主体,此外还有非晶态物 理、高分子物理等多种分支,它的研究,同许多技术应用有密切关系。因此,这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
刘俊杰特别喜欢物理,他曾说过:“我为数学纯理性的美而撼动,为物理世界的多变而叫好。”报考大学志愿时,老师劝他学计算机、自动化等实用性强的专业,他不听,说:“我就要攀登高而尖的领域,我不怕难,只要与物理学有关的学科都行。”
       他现在已喜欢上了“凝聚态物理”。一谈起“凝聚态”,话就多起来。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两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都是凝聚态方面的。这使人想起三年前,他刚入少年班,有人问他最终奋斗目标,他一笑,说:“拿下诺贝尔奖!”
凝聚态,,你“凝聚”了这个少年多么深沉而执著的梦啊!
他原来并不是学这个专业的,现在他必须先补修该专业的本科课程,才能和本专业其他人站齐。在实验室,记者看到他正在读的一本书,大厚厚的,全是英文,问他感觉如何,他回答:比较轻松!
       导师顾秉林教授说:“我对他挺满意的,基本功扎实,思维敏捷,目前,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每周参加一次学术讨论会,尽快熟悉环境,明年,更多的将是参加科学研究了。”
刘俊杰很谦虚,宿舍隔壁是电视房,为集中精力学习,他搬出清华园,在外租了一间斗室。他说,清华大学是能人荟萃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掉队。
他说:“请不要写我,我在这里还没有什么成果,请多写一写我的老师,没有他们,我不会有今天。”他坦率承认,报道给他的压力很大,他不想出名,只想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搞研究,争取早日拿下诺贝尔奖,为国争光。
                     原载于《跨世纪人才》杂志1997年第一期  本刊作了删节

       编者按:刘俊杰是《0岁方案》函授教育跟踪最早的秀苗之一,他15岁读清华硕士生,18岁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 者朱隶文教授任其导师,现仍在斯坦福学习。为了让读者理解早期教育和早慧与后续发展的关系,我们在此把他20年前的早教记录与后续发展情况的几组文章编辑 在一起发表,或许有更大的启发性。
       俊杰的妈妈徐老师和俊杰本人都反对宣传自身,我想原因之一,自己还在学习,并未实现远大的理想;原因之二,宣传出去压力太大;原因之三,怕有自我标榜之 嫌。这些顾虑我都能理解,但我从另一角度考虑问题:为了呼吁社会重视早教,研究早教,把俊杰从胎儿到青年的成长经历告白于天下父母,从中让人们获得非常清 新的启示,甚至走进一个全新世界考虑教育问题,这不也是妈妈和俊杰对社会的一分贡献吗?于是我尽力说服了徐老师和俊杰同学:放下包袱坦然面对!
       再说,人的成功总是相对的,有阶段性的,只要某一个阶段好,某一方面相对出色,就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至于人生最后会怎么样,那是另外的事,主客观形势变 幻莫测,谁也不能为自己一生算命!即使是世界级英雄人物也需要最后论定。但现阶段实事求是肯定自己,也是对未来的自我激励和鞭策,当事人尽可以平静地对 待!我们在此要感谢徐老师和小俊杰用自己20余年的努力进取给广大父母、广大读者深深的启发,对我们早教事业最为热情的支持!我们也祝愿俊杰同学一如既 往,勇敢自信,快乐进取,早日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一 生 之 计 在 于 童
                         ——小杰杰早慧的秘密
                 (冯德全发表于1987年杰杰6岁时)

       株洲电厂子弟学校有一个4岁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刘俊杰,我与他母亲徐明老师早有书信来往以了解研究这个孩子。上月我趁去株洲讲学之机看到了这个孩子, 果然不错。杰杰天真烂漫,礼貌大方,时而安静看书,时而嬉笑跳跃,在学校里与比他大一倍的孩子相处得很好,极为快乐。
见到我,他说:“伯伯,你考我吧!”我向他提问,考他走迷宫,他思维十分敏捷。我随手翻开他的作文本,孩子的童心跃然纸上——《梦》:
      “昨天晚上,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我坐着宇宙飞船上天了。我看到了牛郎织女,他们在天河上嗒嗒地骑着牛儿来往。我看到了孙悟空在天空里和阿童木打架,他们气喘吁吁,孙悟空的金箍棒啪啪直 响。我看见了嫦娥阿姨坐在弯弯的月儿船上,她问我是从哪儿来的,我回答是从地球上来的。她说:‘我考考你,地球的年龄有多大了?’我说:‘有50亿至70 亿岁了,在宇宙中还是个小弟弟。’于是她表扬了我。我就说让我坐坐月儿船吧!她说:你不能坐,月亮上没有空气呀!我说我带来了空气,我是到天上做实验的。
      “突然有人推我,我一下子醒了。睁开眼一看是爸爸,他说我差点掉下床去了。原来我做了一个甜美的梦。”
        作文好,数学呢?他已经在母亲指导下自学完小学六年级课本,酷爱思考和计算。至于身体状况,更是活泼健康……我被他的早慧之光所鼓舞,回武汉后翻开他成长的记录:
       1岁半:识字200多个。桌上放3个苹果,4块饼干,问他多少都能回答;一盒糖要他拿出几粒,能正确按吩咐做。
       2岁:进入阅读。爱读《干干净净身体好》、《365夜》等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会问大人。能区分上下,前后、大小、左右、高矮、厚薄、宽窄、远近、轻重、长短等意义。
       2岁半:识1100个字,能辨别形近字,背乘法表。
       3岁:掌握拼音,能算百以内进退位加减法。
       3岁半:掌握汉字偏旁部首,会查字典,会计算多位树加减和乘除。
       4岁:识字2500多个,会用标点符号,能写短文,算术进入四则混合运算。被破格录取上小学三年级了……
       真不一般,这孩子一定是天生神童了!不,早慧并不神秘,杰杰只是一朵早期教育之花。恩格斯曾把脑的功能称作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只不过杰杰这朵花,经过家庭早教的阳光雨露,开得分外鲜艳罢了。用杰杰母亲的话说:一生之计在于童啊!

                               一早百早

       俗话说:“一早百早”,“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教育孩子更是这样。
       小生命降生时带来了人类亿万年遗传下来的潜在智能,他本能地有“追随感知”,又喜欢交往和模仿,自然地会去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从零岁开始的早期教 育不但能开发这种潜能,还能促进脑的生长发育,就像肌肉在发达期内运动中发达一样,人脑要在生长期内使用中生长。婴儿的学习是大脑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营 养。
       杰杰出生后,母亲不断跟他说话、讲故事,逗他快乐,给他看色彩鲜艳的图片,听音乐,玩带响的玩具。还经常把孩子发出的声音录下来,又放给他听。每当这时, 他用手摸录音机,很高兴。墙上贴一些画,抱起来看时,他会用小手去摸,高兴了还会“说”出听不懂的话来。总之,父母注意到了要把各种信息,通过孩子的眼、 耳、鼻、舌、身的感觉器官,输入他的脑。孩子刚会坐就让他玩图片,撕坏了再给,有意锻炼他手指的灵活。这样,杰杰一岁就能翻书了,有时哭闹起来只要给一些 书画,他就安静下来了。看,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也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啊!
       有人认为,孩子说话以前是什么也不懂的,教育是“对牛弹琴”,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其实所有孩子通过五官的吸收,1岁前开始了五大学习任务:认人,识物,学 会交往,发展动作,学习说话。其中学话的智力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由于母亲总创造孩子学习的机会,杰杰10个月时,就开始说话了。心理学认为后一段智力是 在前一段智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点早就一早百早,智力的朝霞将照亮孩子的前程……

                            识字魔力
      人们都以为识字难,自古以来就把它排斥在婴儿学习之外。实在说,识字并不比认人识物难,比起学话,识字要容易得多。如果孩子生下来就生活在一个看字、听字 的环境中,他会像认识爸爸、妈妈、奶瓶、衣服、眼、耳、鼻、口等等一样,不会说话就认识许多的字,你一说字音,他就会把那个字指给你看。
       杰杰识字不算早,但他1岁3个月时母亲就试着教他认字了,把大字块贴在墙上、家具上,一天认几个。不料孩子认字跟认图一样有兴趣,什么“书”、“笔”、 “鸡”、“猫”、“床”、“碗”等字他很快就记住了。这极大地鼓励了父母的积极性,从此用多种方法每天几分钟、十几分钟不间断地跟孩子玩识字游戏,上街时 认招牌,买东西看商标,读路边的广告牌,看书就认封面上的大字。父母还做了许多识字卡片。我访问他们家时,看到了塞得满满的几大包几大捆识字卡片呢!
        婴儿识字,奇怪吗?说穿了毫不奇怪。原来1岁多的孩子没有明显的兴趣倾向,他们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探求几乎是无选择的,他们的好奇心表现为获得一切印象的需 要,你给孩子看什么、听什么,只要色彩好看,语言好听,他情绪好时都会觉得新鲜有趣,并一古脑儿烙进自己的脑海。就像常见的许多物体,不知不觉他就认识 了,孩子到了3岁认物数以万计是不足为奇的。
        杰杰的母亲认识到识字比认物更重要,因为物无处不有,生活中不教自会;而识字是要提供学的环境的,不教就不会。而更重要的,如果孩子在放任自流到了3岁以 后,他玩野了,知识面宽了,兴趣已趋向各种活动,唱歌、跳舞、奔跑、喊叫、搭积木、画图画、无目的地玩……他再也难以静下心来喜欢这枯燥的字块——不像样 的“图”了。3岁以后直到小学生认字,孩子都会感到苦的。
         杰杰1岁多开始识字,试验大获成功。起初一天识两三个字,在鼓励、表扬中孩子见字就问,识字逐步增多加快,到后来每天能识30个左右的字了,还能用小手指 着有画有故事的书读呢。而更重要的,早期识字的魔力,不仅能达到“3岁脱盲”,而且极大地发展了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培养了他活泼好问,安静专注的良好 性格和从小爱书的美德。
       杰杰注意力越来越集中,1岁半前认一个字,注意力只能集中一两秒钟,1岁半后就能两分钟连续认字,玩玩学学能持续一个半小时,记忆力强,对字、图很敏感。 2岁多时,他祖母去世,一家坐火车去老家奔丧。在车站,杰杰看到窗外一列货车开过,他大声地读车箱的编号(编号不是顺序排列的),从总第一节读到最后一节 车厢的号码,旅客们听了都非常惊奇。母亲教他一遍几何图形,他就能指着家中梯子说是梯形,指着窗玻璃说这是正方形,拿着铅笔说是圆柱体,指着一分钱的硬币 说这是圆。杰杰特别懂事,从不无故吵闹。2岁多时,母亲只要写一张留言条放在他枕头旁就行了。孩子醒来会自己看“信”,按信上的要求玩耍和学习,等妈妈回 家向妈妈汇报呢!
       人们都认为说话在前,而后才有可能识字,而杰杰的口语和文字学习几乎是并行的,尤其是识字、阅读对于口语能力的增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好作用。杰杰说话吐 词清楚,2岁能说完整的长句,还常常把书本上看来的话,吸引到自己的口语里,词汇丰富生动。一次父母带他到公园里划船,船到湖边树下,他说:“妈妈,小船 弯弯在水面,树叶弯弯在头上。”又一次家中来客,客人谈起自己自学的事,杰杰的母亲说:“要订个计划,要抓紧。”没想到杰杰在一旁听了说:“计划生育工作 一定要抓紧。”客人和母亲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孩子在街上看过这样的标语,储存在脑子里,一听到妈妈说“计划”、“抓紧”,阅读来的话就冒出来了。杰杰 2岁以后喜欢自言自语,每晚上床总要小声地自言自语几分钟才慢慢睡去。他在自己不知不觉的讲句子呀,故事呀,儿歌呀,谜语呀,起初父母还以为孩子用脑过度 了,但日子一长,孩子仍然健康活泼,语言丰富,常讲故事谜语给大人听。这才知道,自言自语是识字阅读促进口语发展的表现。

                          知海拾贝

        杰杰2岁开始读图文并茂的书,父母常买些画册给他。母亲先问上面的字,再讲一部分书上的故事,然后孩子用手指着连起来读,他常常快乐得笑起来。——孩子由识字游戏过渡到阅读游戏了。
       两三岁的孩子能读懂书吗?一天一位老师叫杰杰读小学第一册一课写蜻蜓的课文,杰杰读了。于是那老师指着书上画的蜻蜓说:“这是飞机,飞机飞得高。”杰杰马上纠正说:“这是蜻蜓,蜻蜓飞得低。”惹得那位老师笑起来。
        阅读与生活相联,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孩子的视野顿时宽阔起来,思路就活了,联想丰富了。杰杰几乎一天到晚漫游、奔跑在知海之滨,成了一个知识大海的弄潮儿。
        一天,杰杰听正在看报纸的父亲说,数学家华罗庚逝世了。他抢来报纸看了一回,然后稚气地说:“妈妈,那么天上只剩下九亿九千九百九拾九拾九个星星了。”父 母被说糊涂了,他又说:“你只要算10亿减1就知道了。”母亲还是不明白,孩子又说:“书上写的(幼儿童话)地上有一个人,天上就有一颗星,华爷爷死了就 要减去一,十亿减一。”父母这才恍然大悟,就告诉他那是童话,不是科学。
        从自由阅读和生活中吸取的知识,虽是零星的,不系统的,但它产生疑问,激发求知欲,使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零星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连成一片,不但打 下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能锻炼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学会举一反三等思想方法。
                             
                                   快乐学习

       世俗的偏见认为,学习总归是苦事,是有精神压力的,从来就说“十年寒窗苦”嘛!
       岂不知学习并非一定是苦的,训练“小不点”就是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建立良好的行为。
        婴幼儿是分不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的,只要有趣的事物他就看、听、想、做,没有趣就一概拒绝,强迫孩子学只会使孩子获得痛苦的经验,建立逃避学习的行为, “学会不想学习”。所以有效的早期教育必须是“快乐学习”,并且随着孩子知识、智慧的增长,这种快乐的水平将不断升华和提高,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杰杰妈妈经常挤时间同孩子做学习游戏,或者在孩子自发的游戏中有意撒上智能的“味精”,让孩子玩得更有趣。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拿出广柑招待,杰杰跑 过来把柑橘绕着糖果盒放了一圈,母亲说这是请客人吃的不要玩,杰杰说要“砌围墙”,妈妈就“撒味精”了:“你围了一个什么图形呢?”杰杰说:“正方形。” 妈妈又问:“这围墙有多长呢?”孩子想一想就去拿尺绕四边量一遍。这时母亲趁机告诉他说,只量一边就可以拉,正方形周边=边长*4。说得客人和孩子都笑 了。
        妈妈经常编故事激发杰杰的学习兴趣和好胜心。例如妈妈讲:有一天,杰杰、杜鹃、齐静、赵健(都是杰杰熟悉的好朋友的名字)一起上公园去玩,走到公园门口看 门的阿姨说:“小朋友,你们比一比,谁最聪明,解答出我的问题,我就请他先进公园去玩。”杰杰听到这里就高兴地叫起来:“妈妈我会!”于是妈妈出一个语文 或数学题给孩子做,杰杰很快做出来了,故事又继续往下编……
        杰杰从小不受娇惯,父母都是和蔼可亲、严肃认真的。1岁以后只有当杰杰表现能干,学习出色时父母才抱一抱,用亲热表示奖励。时间一长,孩子的智力兴趣不断提高,爱作各种各样的思考。
       谁说学习一定是呆板的呢?谁说学习是苦事呢?世界上大概没有比思考、探索和创造更幸福的了,孩子也不例外。如果早期教育提高了孩子智力兴趣的水平,加之中小学改进教法,人的一生都可能获得快乐的学习和创造,长大了即使“静思灯下”,也不再是“寒窗苦读”了。
     “快乐学习”引导下的杰杰,人小志不小,精神生活可丰富了。还在3岁半时,看了小学语文第三册上一篇课文后说:“妈妈,给我纸和笔吧,我要写信。”于是他写了一封可笑的信:
“亲爱的达•芬奇,你好!400多年以前,你在贺家土小学读书,你的老师总是教你画鸡蛋。你画得准不准确?第三册14课说你什么都画得出,那么你就给我画一只狗熊,画在一张照片上。祝好,孩子俊杰3月10日”。
         这虽然是一封逻辑上荒唐的信,但自由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和情趣。爸爸抱怨他表示称赞,妈妈表扬他会写信了,并又引导他提高认识水平。妈妈问:“四百多年前的 达•芬奇能活到现在吗?他还能给你画狗熊吗?”“达•芬奇是哪个国家的人,他会到贺家土小学(杰杰家附近的一所小学)来上学吗?”问得大家嘻嘻地 笑。                                                                                                                        
        杰杰4岁多可以说已经投入知识之海学习游泳了,他开始考虑进取,自觉寻找美好的生活。一天晚上他一只手里拿着一张纸,另一只手在抽屉里东找西翻,父亲问他找什么,他说找浆糊要把纸贴到墙上。爸爸拿过纸一看,上面写着:
       聪明者——利用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
       愚蠢者——等待时间,自满者——放弃时间,
       勤劳者——珍惜时间,有志者——赢得时间,
       懒惰者——丧失时间,无为者——消磨时间。

        这是杰杰从书上抄下来的。问他为什么贴在墙上,他说:“我要做这里面的聪明者,求知者,有志者;把愚蠢者,自满者,懒惰者,无为者送给你吧!”
       一生之计于童,童年是人生的春天,祝愿天下父母抢在春天里播种吧!


                      初 生 之 犊 不 畏 虎
                 ——成功的早期教育为后续自我发展奠基

                              (冯德全写于1993年杰杰12岁时)

       刘俊杰4岁前的成长记录中看到,他的早期发展是非常好的,基本素质高,这就具备了高的起点和发展优势,为后续”自我发展素质”的提高作了充分准备。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6年过去了。现今杰杰12岁,今年高考他一举考上了全国著名重点大学之一——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学系,他是经过全国统考和学校复试、面试而录取的年龄最小的少年大学生(或者说是儿童大学生)。
        为什么能创造如此奇迹呢?最近我们又向刘俊杰的母亲(一所中学数学教师)徐明老师作了调查,秘密就在经过早期教育后,在很高的“基本素质”起点上,又尽力 培养他的“自我发展素质”。他上的小学和中学也给了他一个非常宽松而促进自我发展的条件,并与家长取得密切配合。他们是这样教育、安排孩子的:
      (1)培养他的远大理想,积极鼓励他的上进心、好胜心、自信心,所以杰杰始终乐观向上,决心长大了要研究尖端科学。当报考大学志愿时,老师说:高而尖的学 科,要么上去了成为著名科学工作者,要么很难有成就,发展的路很狭窄,实用性不强。劝他学计算机、自动化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的专业。杰杰表态说,我就要攀 高而尖的领域,我不怕难,只要与物理学有关的学科都行。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初生之犊不畏虎”的精神。为了锻炼他的拼搏精神,10岁时父母曾让他考过一次 大学,让他经经风雨,见见世面。
      (2)给他有规律的安排生活,保证游戏,锻炼,上课,自学课外读物,劳动,下棋等都得到落实,使他的生活、学习都很愉快。教育他的原则是启发上进而不给精神压力。
       (3) 充分发挥他早期识字,广泛阅读以后发展起来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杰杰5岁以后不仅爱看故事书,史地书、《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而且父亲和老师培养 他读教科书、自做练习题,听收录机自学英语。在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鼓励他往前自学,日积月累。这样他养成了一日都不能离开自学和思考的良好习惯。他想过各 种各样成千上万的问题,做过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的习题,知识面很宽。
     (4)母亲特别培养他思考、心算能力,不要他事事动笔而要求他一题多解,多方思考。杰杰说:“我喜欢标新立异。喜欢想,在头脑中解决问题。”
      (5)中、小学老师给了孩子一个十分宽松的条件,这一点株洲电厂子弟学校做得很好:

         1、只要学有余力就允许杰杰提前上学和跳级,所以杰杰4岁上了小学,在中、小学又只各读了4年。中学的前两年已学完中学的全部课程,后两年转到省重点中学株洲二中进行“知识系统化和深化”学习。

          2、学校允许孩子在家自学,或半天自学不到校,只要孩子来考试,参加重点集体活动即可,不强制按部就班地听讲。          

          3、允许不做重复的作业题,允许不抄题目,允许心算不写计算过程,在计算机上验算结果即可,以节省许多作业的时间。

          4、允许某些学科(如史、地、生物等)基本不上课,相信孩子的自学能力,参加定期的考试就可以了。

          5、允许选各学科的自学读物,自选大量的作业题……这样做的结果非常好,孩子学习非常主动。

           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让儿童,少年,青年每天都有五六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按 照自己的愿望(当然这些愿望是需要加以培养的)和选择去活动,才能谈得上孩子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有个性特长的发展。否则,任何关于发展天赋和才能,培 养爱好和愿望的议论,只是空谈一通。
        刘俊杰的早慧是培养孩子“基本素质”和后续“自我发展素质”的结果,是“因材施教”的结晶,他的中小学生活里只有快乐进去轻快的步伐,没有疲惫的情绪,沉重负担和艰难的脚步声。
        以上是早期教育,超常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为什么应创造这种积极、宽松的条件(条件不许可时不必勉强,可走充实、特长型发展的路),让孩子的发展尽量争取 早呢?这并不如某些人想的,早上学,早毕业,早工作,早赚钱,为国家节省几年学费等等,这样理解就太贬低早期教育和超常发展的重大意义了。
        在有可能条件下争取早,一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精神,在最佳期开发人类潜能,提高大脑功能,充分发展求知欲,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真正获得优良素 质,获得“高起点”和“强优势”。二是为了少年期能进入深造,进而使精力最充沛,脑的活力最高的青年时代进入科学前沿阵地和尖端领域,造就高素质、高层次 研究人才,有利于进入发现、发明和创造的精神世界。三是为适应现代世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使孩子在排山倒海般涌来的知识爆炸,新领域开辟、研究手段日新月 异的情境中,不致于迷失方向,手忙脚乱,穷于应付。他有足够的智力,精力和时间去思考、辨别、融会、吸收、实验,创新,早日走进现代化实验室,使用各种高 级实验设备,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的成果,进行探索和发明。我们国家科技和教育相对落后,奇缺这样一批能“冲刺”的小将,我们要把培养世界第一流水准科学家 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当然,孩子的超常发展,跳跃前进,主客观条件达不到的决不要拔苗助长,但是孩子确有潜力者为什么不加倍地爱护,扶植,给他一个自由成长,勇往直前的环境 呢?而且对智力确实超常者还不可面面俱到,平均要求。什么都要求“完美”,就没有杰出人才了。而且我们还要承认人的素质在不同方面的差别,有的孩子体育素 质好,有的孩子艺术素质强,有的孩子数理能力特优,有的语言文学出众,情感细腻……大千世界是那样复杂的无穷无尽的集合体,为什么要求人才素质是一个模 式,千人一面呢?所以我们的“人才观”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全面、充分、具有个性特长的发展。我历来反对要求孩子“门门100分”或“门门90分以 上”,那完全是孩子发展的“牢笼”,我们要的是有个性特长的劳动者和专家。假如教育让孩子跳出“牢笼”,用新的人才观对待孩子的发展,人类就会有更多的牛 顿、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巨匠、大师了。达尔文小时候不是常受到校长斥责吗?小爱迪生不是被老师赶出了学校吗?不是有人说爱婴斯坦小时候也“笨”, “不怎么样”吗?但是他们真正的“天才”或许正在某些“调皮”,某些“缺陷”,某些不“十全十美”之中!我们要告诫人们,对高素质孩子不可苛求,“十全十 美”的人并非一定优秀。应多看孩子他充分发展的可能性与兴趣特长,发展势头和后劲而因材施教。
        好了,现在还是再讲刘俊杰,听他自己谈怎样走进重点高等学府的,请看他最近写的一篇短文:《我的路》。从中我们可品味出他的精神风貌来。当然我们不知他最 后能走出怎样的路,能否走进科学的皇宫,摘取王冠上的明珠。这些,现在都远未定论。不过他现在已优于一般大多数同龄孩子的发展,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我 的 路
                              
刘俊杰 (12岁写于华中理工大学)

         我,身高1.54米,体重41公斤,圆圆的脸,结实的身体,在人生的道路上刚走过12年。
         我中小学生活随着我的童年离去了。我告别了湘江边上的故乡湖南株洲,来到了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逝去的往昔将成为永恒的记忆。
         我 有一个懂得教育的母亲,她信奉“一生之计在于童”,对我实施了早期智力开发。我出生后母亲就注意把各种信息,通过我的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器官,输入 我的大脑。我1岁开始识字,2岁独立阅读,4岁破格读小学三年级。入小学后,天真好奇的我在学习上无忧无虑,不费力气也能得九十多分,一百分。我做作业、 上课、搞劳动、做实验、体育锻炼,几乎总在知海之滨漫游着,玩耍着。我家里有《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还有地球仪,它们指引我展开想象的翅膀,周游世 界。《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伴随我飞越时空,了解古今。《小学生作文》、《作文通讯》、《语文报》、《少年文史报》、《少年科学》、《英语画 刊》、《英语园地》、《奥秘》、《半月谈》等等,我都爱看。对我吸引力最大的是那套《十万个为什么》,书中一派深奥莫测的峡谷,古怪耀目的星空,变幻不定 的分子,耐人寻味的数学和引人入胜的物理,使我获益非浅。我浏览了数以千计的厚厚薄薄、大大小小的书。我成了一个知识大海的弄潮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我从老师、父母那儿,从报刊杂志上,知道了少年班。它是一个中国少年的梦想。一些并不比我大多少的少年大学生们掌握的知识比 我的深奥得多,广泛得多。他们远远地跑在我前头。我也有精力,我也可以干我的同龄人没做的事。我要超前自学,考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当科学家。这种考少 年班的信念,如一轮硕大而永恒的太阳,照耀着我生命中的一块块荒原,让我拥有多姿多彩的季节!
        经过一番奋斗,我以优异成绩进入了初中。初中的课程虽然很轻松,可要腾出时间自学高中课程,却也不易。我就像爬楼似的,负着大撂大撂的书本不懈地爬梯。老师为我指点迷津,鼓励我深入自学。
       当时的株洲城里还没有少年大学生。为了对得起那么多老师的关怀,为株洲城增光,我深入地学习。我为数学纯理性的美所撼动,为物理世界的多变而叫好。很快我就初步熟悉了高中课程。
       后来,我市比我大两岁的高二学生易力同学考取了大学少年班了。赶超易力同学,又成了我的新目标。我开始了超越别人,也超越自己的奋斗。我在较短的时间里学 会全部高中课程,然后集中精力深入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语文。这么多任务向我压来,真有些吓人,可是好强而年幼的我不甘心居人之下。我只能通过提 高效率而不能通过开夜车考取少年班。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苦干加巧干。力争自学方法好,学习效率高,富于创造性,解题讲技巧。我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范 围和深度,而致力于追求更深层的理解。从已知求未知,从浅知求深知,努力拓宽知识视野。我有计划地阅读了关于竞赛方面的书,做了大量的数学、物理、英语竞 赛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多次在赛中获奖。自学取得成绩,增强了我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兴趣又促使我深入钻研,形成了良性循环。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这是我在一篇作文最后一段的引语,也是我放在自己书桌的玻璃板下时时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至理名言。
        终于,那张重量很轻而分量很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我想起泰山的挑夫们来了。他们负着千斤重担,就这么无人帮助地攀登着。 而在我前面呢?有开道的师长为我建扶栏,像挑夫般帮我背包袱。我从心底感谢你那高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感谢在我人生的起点激励我不懈地攀登的《0岁方 案》的设计者冯德全教授。
        我还不是成功者,不能因此而陶醉。我深知,进了少年班不等于进了保险箱。我将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在大学校园里,我将在少年班宋文芝老师及众多的老师们的关怀、教育下,在新的起点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走我自己感兴趣的有特色的人生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93年10月

 

《株洲日报》1993年8月22日报导
                 12 岁 的 大 学 生 刘 俊 杰 
                                                          
杨宏武

        稚气的脸庞,甜甜的童音,活泼的举动,这就是他在我脑海里留下的形象。他叫刘俊杰,今年12岁,株洲市二中学生,今年参加高考,已经被华中理工大学录取,是株洲有史以来年级最小的娃娃大学生。
       “一早百早”,教育孩子更是这样。小俊杰出生后,父母就注意把各种信息,通过孩子的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器官,输入了他的大脑。孩子刚会坐就让他玩图 片、撕了再给,有意锻炼他手指的灵活,这样,杰杰一岁就能翻书了,有时哭闹起来,只要给些书画他就安静了,杰杰两岁独立阅读,4岁破格读小学3年级。他在 电厂子弟学校打下扎实基础,在市二中开始腾飞,所以同学们亲昵称他为“小鸟”。
        那是幼儿时的一天下午,小俊杰房里突然传出“啪、啪”两声巨响。爸妈冲到儿子面前,看到吓呆了的小俊杰,耷拉着脑袋。原来是他边做几何作业,边听录音机朗 读英语课文时,他拔出插头,用圆规量插座距离时遭电击,幸亏脚上穿的一双胶鞋,没发生事故。爸妈没有责备他,而是引导他提出一连串有关电的问题,爸妈耐心 的讲解,把知识种子播进了他的心田。
        良好的家教养成了俊杰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精神专注、毅力坚强,经常在书桌千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客厅里人声喧哗,对他毫无干扰。他比一般同学早6年学完了初、高中课程。他人小“野心”大,有一辈子、一年、一月的目标,他说将来要考研究生、攻博士。
       小俊杰休息时,孩子气很浓,班上所有同学都让着这位小弟弟。
                           
刘俊杰近况

      1996年15岁,在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
      1999年18岁,在清华大学应用物理学系获理工硕士学位。
      1999年初,他分别收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布朗大学等10所著名学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全奖录取通知书。
       1999年9月,刘俊杰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现已完成全部博士课程学分,并发表了几篇研究论文。
       另外,刘俊杰又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工学硕士学位。后来进入博士后站工作。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