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怎么开始? ——劳崧益教授分享

13/12/31 11:58:52 标签:早教机构 早教中心 广州早教 汕头早教 早教

 

故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无论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是书本里虚构的,透过故事情节的发展与铺陈就是孩子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他们会接收各种的信息,理解应有的常识,学习到重要的知识,体会不同的生活经验。因此故事是孩子成长的养分。

 

  

亲子共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一个好的沟通媒介,在说故事的同时,就很自然的教导孩子关于不同事物的认识与处理。在故事的聆听中,孩子借由故事中的主角经验会碰触到自己类似的经验与感受,使得在阅读的同时就得到一种同理,觉得自己原来不孤单。也会在拥有与故事主角类似的经验与心情中,能不抗拒的一起思考、学习不同的因应方式,进而顿悟到原来可以这麼想、还可以这麼做!

为了达到这样亲子共读的好处,以下提供几点建议让父母参考,作为进行亲子阅读时的辅助。

说故事的时机:配合孩子的不同状态而安排适当主题故事:绘本可以依照主题的分类来做适合与孩子阅读的选择,例如要做情感教育的话,就挑选此类主题的故事;要协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就挑选与生命有关的绘本等,透过事先的选择与安排,孩子能更有焦点接受需要的信息,父母也能较有效的传递想要沟通的观念。

在孩子情绪平稳时阅读效果会比较好:孩子必须是在一个情绪平稳的状况,才能投入与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亲子共读要营造的是温暖轻鬆的亲子交流气氛,而不是当作家庭作业来执行。建议要避开孩子不能专注于听你说故事的时间,例如他热爱的卡通时段、与邻居朋友出去玩的时间、身体疲累或心情亢奋的时候等。

 

 

 

仪式化的故事时间:亲子共读是一个建立依附情感的好方式,透过某些仪式化的过程会增加听故事的心情稳定性与控制感,让孩子连结到与父母的特定经验,进一步形成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固定的时间:晚餐后、睡觉前;固定的某个角落:某一张沙发、孩子的床; 固定的开始:开场白、环境布置; 或结束方式:拥抱、一句好话等等。

 

 

 

巧妙连结生活事件与故事内容:听故事的过程里,透过潜意识,内在的心理结构会被影响,所以故事就进入了孩子的世界。说完故事后,可以顺便运用故事情节作一些讨论,也可以在适当时机类化转换到生活中相似的情境,例如,看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亲人死亡真是会让孩子难受的事,你觉得呢?你记得我们曾读过的那本讲害怕的小熊吗?

 

 

说故事的方式:

声音:声音的运用对于说故事是很重要的技巧,它能赋予故事生命与丰富想象,所以要善用语音声调变化传递故事的重点与增加生动性。

 

 

 

肢体:在父母怀中或靠在父母身边听故事是孩子最温暖的记忆,让身体靠近与接触,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温暖与连结。

 

 

 

速度:注意孩子的偏好速度,有的期待快速听过,有的喜欢慢慢听你说来。边讲故事边延伸讨论常会令孩子失去耐心,也无法让孩子专心进入故事架构,不妨说完故事再全心做讨论。

 

 

 

创造力:最佳的说故事高手常是充满创造力的人,而一个人在放松的情况下才会变得有创造力,所以念故事前要让自己的心理状态准备好,擅用文字与图画来产生许多好的沟通点子。

 

 

 

辅助物:说故事信物、布偶陪伴、布袋戏偶串场、轻音乐为辅等等辅助的材料与方法,都会让故事更添生动。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可爱小多对霖霖说:2013-12-31 15:22:30
  •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坚持。希望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