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育儿专家告诉父母,要经常夸奖自己的子女。这话固然不错,然而过度的称赞就会成为对孩子的夸大评价。我们应该注意,如果让孩子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在处事的过程却达不到原本的期待,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因为不断遭受挫折而对自己失望或者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外部。
*长大了的我们不再对看不见的内心感到好奇,因为孩童时本该拥有的感觉一直被压抑着。
*如果一个人陷入不安,强迫,忧郁的状态,看不到其他积极的东西,就相当于生活在连一缕阳光都看不到的漆黑地底。如果此时,活在阳光世界中的邻居叩响了他黑暗的心门,心中原本就存在的希望的种子便会开始萌芽,进而培育出强在的希望之花。
*心理状态逐渐恢复健康的妈妈们可能会对过去的遭遇有很多话想说,都是之前无法说出的话。她们以前不是故意不说,那些话潜伏于记忆另一端的下意识之中,说不出来。有些人甚至会“忘记”整个小学期间发生过的所有事情,这就好像人间通常都很难回忆起自己掌握语言之前的经历,因为那是不能主动“输入”的状态,或者在潜意识中没有去记忆。
*请你从现在开始努力地寻找儿时的感觉,重新获得那种一直被抑制而无法主动意识到的感受。这种感受并不简单,它们就像刚挖出来的不同大小的绣红薯,会显示出各不相同的纹路。我们可以仔细地观察它,抚摸它,因为它们实际上代表着我们最为柔软的内心世界,不应该被永远埋藏在暗无天日的心底。
*所有的妈妈都说“我为我的孩子尽心尽力”,这当然是真话,但并不充分。“妈妈”只有在孩子面前才有存在价值,如果我们上在子女的立场上观看,了解,思考他们,就不能说妈妈已经尽全力了。好妈妈要了解孩子所感受的,思考的,希望的并认真对待。
*成为好妈妈,就要成为阅读孩子内心的专家。
*当你回想起童年感觉的时候,内心会随之苏醒,就像伤口长出新肉一样。这时候你就具备了成为好妈妈的所有条件。
*只关心学习成绩的年轻人,只有在真正长大之后才明白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
*找到自己内心感觉之后的妈妈,可以大胆地说出以前无法说出的话,想说不敢说的话。那些她早已忘掉的往事奇迹般地回想起来,很多过去不能感受到的东西因此被激活。妈妈开始懂得儿子的感觉,同时彻底地感到自己曾经是一个不负责的妈妈和妻子。丈夫以前会因为和妻子发生矛盾而心情不好,会因为破裂的家庭关系而满怀阴郁。但是,现在的家庭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更可贵的是,妻子能和丈夫正常地沟通交流之后,丈夫也会对以前的行为做出反思,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和睦。这就是全家人一直期待的结果吧。
*不要总是想去改变别人,如果先改变自己,那么你讨厌的人也会有所改变。
*很多年轻妈妈非常讨厌婆婆参与养育子女的过程。她们不喜欢听婆婆说“孩子没吃好,所以那么瘦”之类的话;孩子明明不喜欢穿缠着脖子的衣服,但不知情的婆婆却非说“脖子暖和才不会咳嗽,这样穿孩子容易感冒”;她们也不喜欢听婆婆对自己的唠叨。如果年轻妈妈们用狭隘的心态去面对婆婆,即使孩子很喜欢慈祥的奶奶,也会因为妈妈的态度而感到尴尬,甚至会左右为难。如果年轻妈妈们能转换视角,不再站在娘家的立场去对待婆婆,比如,试着对婆婆多多嘘寒问暖,或者和小姑子畅谈彼此的兴趣,经常交流的婆媳关系自然会慢慢得到改善。
*有些妈妈会认为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为孩子和家人生活着就够了。然后事实上,只为家庭利益着想的生活是处于道德发展阶段中幼稚和低层次水平的。
*心理健康的仍几个重要特征:独自处事的独立性,摆脱僵硬的柔韧性,坚持信念的勇气。
*如果孩子习惯以做出一些事情为条件来换取妈妈的关爱,那么这个家庭的子女和妈妈将很难有亲密关系。
*如果不懂得自己的内心,那么内心就会以疾病的方式来提醒你。
*因为身边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因为表达了也没人愿意听,所以我们永远无法拥有看得懂自己内心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