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印象里的龙应台是鲁迅一样的文人,目光敏锐,文笔犀利,忧国忧民。然而,读她的《孩子,你慢慢来》,我感受到的,却是一位母亲,一位教育家的温情与理性。
特别喜欢卷首语里的一段话:“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一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是一个温馨的画面,更是一种理性的爱。她愿意用一生的时间,等待五岁的孩子从容地扎好蝴蝶结,从容地长大。这是怎样的耐心与勇气啊?如果是我们,会有这样的从容吗?就像我们的很多课堂。学生还没组织好语言,教师就急急地替他表达;学生的思路还没打开,教师就急急地展示了答案;学生还没有消化好前一个知识点,教师又急急地拓展到了更深的层次。
当然,我们都是好意,总是怕学生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想帮助他们。可是,亲爱的老师,我们可不可以也时时提醒自己:慢慢来,等等孩子。想起我自己,也曾经怒学生之不争,怪他们反应太慢,并用孔子的名言来为自己证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然而,读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看到孔子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又为自己汗颜。教育家与我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我想,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教育家的爱,更理性。
想起一个生物学家的故事。生物学家在研究蝴蝶如何破茧而出,他的妻子看小小的虫儿在茧内挣扎的实在痛苦。就帮它剪开茧,让它能轻松地钻出来。可是,经过“帮助”的蝴蝶身体特别肥大,翅膀特别小,根本飞不起来。这位妻子是个善良的人,可是她的善心并没有帮到蝴蝶,反而给它带来隐患。耐心等待,让虫儿自己经历,并在经历中获得成长,才是更有意义的选择吧。
我们的很多学生都像那个五岁的孩子,很认真地想要扎好那个蝴蝶结,也像那只蝴蝶,很努力地在挣脱硬茧。这时候,就让我们像睿智的龙应台妈妈一样,用理解和宽容的目光,从容地等待,等待孩子最终破茧而出,自在地翩跹于美丽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