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过端午

14/05/30 10:10:44 标签:

薯条麻麻借着端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薯条麻麻的第二故乡屈原故里,并欢迎大家来屈原故里走上一圈:
简介
湖北省秭归县和河南省西峡县都认为是中国战国时代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宜昌市辖县,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峡两岸,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此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的有屈原故里、屈原祠等。
西峡县地处豫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西峡一带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境内楚文化遗存众多,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在此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的有屈原庙等。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屈原祠是国家文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
相关景点
屈原故里在秭归县三闾公社乐平里,位于巫峡与西陵峡之间的长江北岸,距离重庆566 公里。这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并以景名联诗一首:“降钟伏虎啸天来,响鼓岩连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佞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俗埃。锁水回龙含泽畔,三闾八景胜蓬莱。”
香炉坪
香炉坪是屈原出生的地方。现坪中央立着一方青石碑,上刻隶书:“楚三闾大夫屈原诞生地”。相传在两千多年前,这个山间平畈上,住有一户人家,男名伯庸。有一天伯庸夫人正要分娩,天空突现祥云,并伴有丝竹之声,伯庸十分惊异,便立即在门外摆上香炉,焚香礼拜。这时从房里传来婴儿的呱呱声,一种异香也扑鼻而来。因为这孩子出生时有异兆,伯庸很喜欢他,给他取了个名叫屈原。因为屈原降生时有过异香,这个小坪也就称为香炉坪。
照面井
香炉坪对面的伏虎山山坡上,有口古井,相传系屈原所凿。因为岩石特别坚硬,挖了很久才挖了个小坑。但他毫不灰心,终于感动了山神。山神赠给他一把铁镐,他又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挖成此井,井成后,四季不涸,清澈可鉴。屈原和他姐姐每天都要来井前梳洗整妆,故名照面井。清咸丰十年,乡民在井边常青树下置“照面井”碑,上刻:“此系屈公遗井,以后切勿荒秽;此株青树,永世勿得砍伐。”井与碑石,至今犹存。
读书洞
读书洞在响鼓溪深谷的半山上,相传为屈原读书处。洞口处原有清朝同治年间所刻“读书洞”三字,早已剥落不清,现又立一新碑。传说屈原在洞内读书时,曾有石桌、石椅、石凳。乡民盛传,夜间行经洞旁时,洞内若有朗朗读书声。其实,这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洞的山风水声所造成的一种错觉罢了。读书洞西的响鼓岩上,有一圆形石台,传说楚庄王曾在此擂鼓督战,故名擂鼓台。屈原在家乡时,经常登临此台,吟诵自己的诗作,故又名吟诗台。
玉米三丘
从读书洞下来,沿响鼓溪上行,至王赛山前,只见一新修复的屈原庙座落在山坡上。庙下有两股“龙眼”,泉水常年不断。此泉附近有三块水田,据传是屈原躬耕之地,人称“玉米三丘”。这一传说由来已久。漫步玉米三丘时,可发现此地耕牛不穿鼻绳,耕地时却知道转弯,人称屈原神牛。相传屈原从京城回家乡时,由侍者挑了7捆写尽民间疾苦的竹简,快到家门口时,捆竹简的绳子断了。老农一片热心,将牛鼻绳解下来送给他,从此这里的牛就不用鼻绳了。两千多年来一直如此。当然,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神牛,只不过是屈原故乡的农民,驯化耕牛的方法不同而已。但是,这个传说,却也反映了秭归人民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崇

该日记已被主页管理员李家熙熙推荐到旅游休闲,奖励20分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