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爱是最大的信任?

14/11/05 11:39:33 标签:

第十二期(《妈咪宝贝》20149月刊)

对话嘉宾:@孟迁  职业成长人,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
对话主持:@郑先子:新浪育儿执行主编

主题:爱是世界上最大的信任

导语:

许多心理专著都力证,童年经历对人的一生影响至关重大。爱护缺失、关注匮乏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几年前跟孟迁打交道时,他还在做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方面的研究。这几年他自认为找到的最“得心应手”的研究方向是心理咨询。在宝宝0-3岁的重要阶段,我们怎样做父母?

1、问:为什么很多爸爸妈妈会认为,孩子来了之后,自已好像一下子不够用了?哪怕是之前的生活已经安排得井然有序,自我成长也到达一个自认为比较成熟的阶段?

孟迁

迎接一个新生命的来临,不仅需要物质基础和时间,也需要心灵空间。父母作为成年人通常已经被高度社会化,他们的思维是线性的,不能缺乏目标、计划,新生儿作为一个未被社会化的生命,它的存在是完全当下和敞开的,打个比方,大人的存在状态像是轨道延伸,孩子的存在像是水漫延,所以大人陪孩子会累,只有父母内在成熟到向当下开启,才能乐在其中。其中突出的表现是耐心是否足够,孩子的存在没有时间性,大人是否能放空自己来完全伴随孩子,如果父母内心有这样的空间,就不会感到自己不够用。

另一方面,自我成长是没有止境的,孩子作为新生命就是来启迪我们的,我们遇到困难时,就当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好了,无需感到受挫,无需评判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够成熟,我们的生命本来就是在不断成熟中的。

2、问:有时会与孩子产生真的对立,不是“过家家”或“假装”,虽然明明知道面对的只是一个还在伊呀学语的宝宝?

孟迁

不知道您说的“真的对立”指什么,依照我的个人体会,我联想到的是一种“争夺”,时间、经历和活动安排的争夺,比如,你想要休息或娱乐或外出,抑或你有情绪需要处理,而孩子需要照看,你想照顾自己,可是孩子需要你照顾,而你无法兼顾。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我觉得关键还是在我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你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给孩子,如果你没有的话,那你还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要了孩子,实际上孩子的需要是很多的,如果你自己的需要很多,比如你的情绪很多需要自己照顾、夫妻或其他家庭关系不够和谐稳定或者你有个人价值感、物质基础方面的功课要做,那你肯定没有足够的空间给孩子的,你会感到争夺,会是一个较累的状态。假如你对这些都已经理顺,你不需要再照顾自己了,就能全心照顾孩子,能很好的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你满足得越好,孩子的麻烦越少,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带的越好,孩子越好带”,是一个良性循环。

 

3、问:对孩子的暴怒情绪控制不住,清醒后对自已的“负面”感到害怕,这种心理正常吗?

孟迁

世界上没有不正常的事情,如果您觉得某种表现不正常,那不过是一个主观的评判,而超出常规本身并非不正常,那只不过是少见而已。

我的建议是,先丢掉这个评判,您是什么情况就是什么情况,先允许它的存在,不需要进入内疚和担心;然后您可以觉察愤怒的根源是什么,这正是成长的良机。

 

4、问:虽然对“打不打孩子”争论不休,其实是认同孩子不该被打的,太无辜了,其实是大人的自我控制出现了问题,可以这么解释吗?

孟迁

这不是我的理解。我认为,固然有时候体罚呈现为大人的失控,而决定体罚与否实际上是一个人关于亲子关系的价值观。我爷爷认为我爸爸整个人都属于他,所以他一方面对我爸爸暴力,一方面提醒我爸爸要感恩;我爸爸认为大人管教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觉得如果我不听他、或表现不好就该教训我;我认为我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相处关系,不是管教的关系,所以对我来说,我怎么能因为人家不合我的意就侵犯他的身体?难道他不是和我一样有尊严有主权吗?

5、问:你认为成人依靠什么得到成长?孩子给到成人的机会是什么?

孟迁:我个人近两年非常看重诚实和为自己负责,两者也的确帮到我进步。诚实是对自己诚实,不是让别人感觉诚实,诚实是出于生命的信任而去勇敢的承认自己。我认为一个人只要诚实,无论他的状态和成长阶段是什么,他都会自然的进步;为自己负责可以为自己负责得很深,除了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期待负责,尤其是对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因之产生的感知方式负责,甚至可以为自己的遭遇负责,比如“我为什么总会碰到某种人,我内心有一个什么潜在的心理需求?”最简单的为自己负责是停止任何抱怨,如果我不喜欢,那我可以做什么,如果我想要,那我可以怎么做。

 

我觉得孩子至少带给成人两个机会,一个是让我们重新感知到清澈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并通过孩子的自然、自为,校对出自己的不自然和变形;一个是亲子间如此深入而具发展性的关系。

 

爱是最大的信任?孟迁[微播炉]访谈

 

6、问:探究自已太多以及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保持视野和关照,会有冲突吗?

孟迁

对我来说不冲突,因为我已经以心灵为导向,我认为人活得是心灵,不是外界。一方面,我渐渐从谋生、从谋求社会认可来确认自我价值的阶段走了过来;一方面,我体验到,当我关心自己更深、爱惜自己更多,自然地便有益于人。换而言之,我并不需要像做生意了解市场行情、培养客户关系一样去了解外界,同时,当我连接到自己内在的智慧我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咨讯和借鉴,而如果我想爱这个世界,核心恰恰是爱好我自己,我相信“我爱你,因为我爱自己”,我开始看重“亲身接受喜悦”,呵呵。

 

7、问:你认同“世界上最大的爱是信任” 这句话吗?

孟迁:我很难说什么爱更大,至少我不觉得“尊重”比“信任”小。对于爱的辨析,我喜欢的区分不是大小而是“是”或“不是”。具体说到信任,我认为信任肯定是爱,是爱就能走到心里去,让人获得很好的滋养。我的很多朋友在最困难的时候选择给我打电话,因为他们不用担心我担心他们,他们相信我接纳他们,而接纳的本质是信任,信任对方在过程中,处于某个特别状态是可以的,信任对方的生命力会自然的学习和改变。

 

8、问: 你觉得一个人成长的土壤里,除了爱还需要什么?

孟迁

什么也不需要了。因为生命本身是什么都有的,只要有爱,它自己就能生长了。

 

9、问:大多父母都会认为孩子和他们之间有天然的联结,可是生命又是绝对的个体,这种关系你认为矛盾吗?

孟迁

不矛盾。我们和任何人都是相连又独立的,就像是个无穷大的拼图,每个人都是一小块儿,大家相连与共,但是又独立成型。其中的独立,体现出个人的主权、自由和责任,其中的相连,意味着我们被支持和给出支持。一个人越是成熟独立,他就越能体现出自己位置的价值,越好和别人相连,同时他也启发了别人怎么做自己。

通过血缘来认同自我和关系是狭隘的,不是不可以,但是狭隘的。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是整个宇宙的孩子,整个宇宙都爱他,如果他不执拗的苛求父母的爱,如果他愿意敞开接受每一个爱而不问出处,他的爱才是丰盈的。很多人不原谅父母,就是因为他们太把父母当作最主要的爱的供应商,当父母自己缺货无供的时候,孩子就怨父母是坏父母;当父母不能作为孩子的好榜样、不能给出孩子好的引导的时候,也会被孩子怨,他们说“都是我父母害我变成这样,要是他们不怎样的话,我也不会是今天”。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宇宙的孩子,父母不过是接站人以及一段时间的看护人,整个宇宙都随时向你敞开着,宇宙会在你人生的路上安排很多比你父母更好的榜样、更好的导师、更好的陪伴者,父母不能给你的爱和帮助,其他人加倍得给你,难道还不够好吗?很多人转不过弯来,就因为他们认为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如何,就是认为你们生了我就该如何如何,他们不愿意把父母当作普通的两个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一对夫妻能够担得起“父母”这么浩瀚的内容。

 

另一种是向下的,就是父母通过血缘来认同自己的孩子,这也有很多陷阱。比如,因为他们是“自己的骨血”“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而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认为他们是自己生命的延伸, 而不是把孩子当作另外一个独立的人,永远不懂得当孩子是别人。这又会延伸出血缘捆绑,认为彼此有很多的责任和权利,彼此之间有很多“必须”和“应该”,作为父母我必须如何,否则我就自责内疚,作为父母我有权对孩子怎样,所以理所当然的替孩子做主;实际上,这些负责和期待大多是过分的,本质上每个人只对自己负责。然而,人群中是很难见到有这样的界限的的人,随处可见充满抱怨的亲子关系,彼此支持的同时也彼此背负,彼此负责的同时彼此牵制,不清爽,不自在。

 

通过血缘关系来认同自我和关系,有着太久远的传统,人们习惯性地从中期许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宁可牺牲一个人的独立和敞开,彼此抱怨着抱成一团。实际上,血缘和任何机缘一样不过是我们相遇的方式,童年的家庭不过是我们较长时间地客栈,旷阔、丰饶地世界才是我们完整的家。我相信已经有人从中觉醒,越来越多人会不限于血缘认同,当然成为主流还需要很长时间。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