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的心理问题

15/09/15 10:27:16 标签:

从家里来到幼儿园,这是怎样一个过程呢。将心比心,如果一个成年人让他突然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总是内心有些排斥或是忐忑的,何况一个2-3岁的小孩子了。

 在家里的时候,几个大人每天从眼睛一睁就开始忙碌小孩子的事情,吃喝拉撒无微不至,小朋友在此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在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长期养成了一种依靠的心里。来到了幼儿园,最亲的亲人离开了,面对的是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自然而然失去了依靠的对象,形成巨大心里的反差,于是产生委屈感,并且失去了安全感,哭是不可避免的了。

   有文章说,在新生入校之前一段时间,要不断给孩子灌输幼儿园好的氛围,让他产生期待和向往,并且时不时带他到幼儿园去逛一逛,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从心理上慢慢过渡。这种说法肯定是对的,这样做肯定比不这样做要好,只是说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父母在各方面都为孩子努力,但是哭闹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父母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你要离开我了,希望你能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另一方面,孩子也在给父母一个心理准备:“你知道我还是会哭的“。父母要有足够的耐性来坚持这段至少要5-6周的时间。

     父母其实也有心理准备,担心的不是哭闹和抗拒,因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更多担心恐怕是因此带来的心理伤害,这些伤害一般都比通常的感冒发烧来的更难治愈,担心诸如抑郁,恐惧,排斥,抗拒,多疑等等,发生这些心理疾病,对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说是很难应对的,留下的心理阴影,落下的不良情绪潜伏下来影响到了精神,那就大了去了。

     不可避免地,这个时候的父母一定一定会用放大镜来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来避免的这些状况发生,成了父母的

“心头病”,上幼儿园是必须的,哭闹也一定会发生,怎么才能心理健康地渡过这一关呢,父母想的最多的恐怕是:

1 一个优秀的老师和团队在悉心照顾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一样的,不是太陌生);2 有充分的游戏和娱乐时间(分散注意);3 有口味很好的美食(有家的感觉,分散注意);4 回家了,父母多问,多交流,多鼓励(激励在幼儿园的生活);5 经常参加和出席亲子活动和幼儿园的同学活动,老师安排的活动;6 家长之间经常互相交流,相互帮助。

    总之,父母怎样去做都不会觉得麻烦,因为这就是母爱和父爱。爱,恐怕是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根源,相信只要爱孩子,他一定会没有任何心理问题,他一定会渡过人生的每一道坎。

    

     (以下摘自育儿网幼托知识之《不可避免的幼儿园问题》:

      23岁孩子入幼儿园后的三个阶段入幼儿园初期,孩子所处的环境一下子从熟悉到陌生、从个体到群体,他们的身心未能立刻适应新的要求,由此会产生矛盾。婴儿入园之初心理需要和发展的规律:入园后两周,婴儿主要表现拒绝行为和不良情绪的剧烈反应,强度逐渐由高到低,直到拒绝行为消失。入园后20天左右,和亲人分别时偶尔哭,能亲近相对熟悉和接触较频繁的教师、保育员,愿意听她们的话,愿意离开位置寻找玩物摆弄(在近距离内),部分孩子仍会躲避,拒绝同伴靠近身边。入园后第5-6周,孩子愿意靠近并玩户外大型运动器具,喜欢重复性的动作,喜欢加入到群体中,会和同伴打招呼,较多自言自语,固执地遵循一日作息制度安排,喜好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存在,并吸引成人的注意。

   第一阶段吃、喝、睡眠、排泄等基本需要的满足将减轻孩子的焦虑,这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和对新环境刺激适应的关键。第二阶段孩子既保留了前阶段的心理需要,又产生了新的焦虑或期待。第三阶段不同婴儿的个体需要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情绪化现象减少,这是心理压力消失的良好状态。孩子开始与新环境同化,实现了个体发展的质的进步。婴儿从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的群体环境,对他的身心发展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了解、满足婴儿的心理需要,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孩子们将会愉快地接受一个“新家”,健康地渡过他们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该日记已被主页管理员小卷毛儿推荐到精彩日记,奖励30分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