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上幼儿园之前,盛行的亲子教育,还有众多书籍中宣扬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所学校”的理念让我一度以为只要父母做好言传身教,加强孩子在家里的各种行为引导,孩子就能顺利健康成长。然而,彤彤上幼儿园后出现的种种反差,让我开始反思,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那么学校教育则是前者的发展和补充,后者为前者解决问题,指引方向,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一起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解决问题 减缓家长焦虑心
谁都知道“儿要宽心养”,然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焦虑是难以摆脱的。比如彤彤小班时期“出了名”的厌学。除了开学第一个月,直到小班学期结束,彤彤几乎每天早上上学都要哭,有几次在校车上因“悲伤过度”还呕吐。开始,我曾反复和她沟通,询问学校好玩吗,喜欢上学吗?回答都是正面的。但是临到上校车,又开始哭。看着同班的小朋友每天早上开开心心上学,当时内心那个崩溃啊。正无计可施时,与老师的沟通给我指引了方向。小班时的陆老师和李老师帮我分析孩子厌学的原因,比如:是否缺乏安全感,家庭与学校环境的差异导致的不适应等。针对安全感,老师建议我们不要过于焦虑,因为家长的焦虑情绪会传导到孩子身上,反而让孩子更排斥上学,面对孩子的成长不适应,家长首先要放下焦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问题;针对环境的差异性,采用“巧”方法提升孩子的适应力。比如,在家里布置一个类似幼儿园的专属区,有玩具,有活动区域,每天放学后,带彤彤在专属区活动,从而减小不同环境的差异性;此外,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活动内容,将老师在班级群里分享的照片给孩子看,一起讨论,通过交流提升小朋友对幼儿园生活的乐趣。慢慢的,经过几个月的尝试,9月份中班开学后,彤彤终于停止了上学“哭泣”。每天早上,主动闹着上学;有两次迟到没赶上校车,我本来建议要么不去了,她还说“我要去上学,学校好玩”,每天放学后,还会主动分享当天学校的活动内容,比如角色扮演啊,学跳《牛奶歌》。
除了解决显性问题,家园共育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帮助发现“隐形问题”。比如彤彤的吃饭。彤彤刚上小班,我们就让她独立用餐,她也基本上做到了自己吃饭。所以我们一度以为她在学校也是自己吃,谁知道,和老师沟通后,才发现她在学校吃饭问题“很严重”,一是吃饭时间长,常常倒数;二是要阿姨喂。经过沟通,才明白彤彤觉得学校的饭硬了,不像家里的软,“不好吃”。对此,老师建议我们:1. 家里的饭不要弄太软,孩子慢慢长大,可以像大人一样吃正常硬度,而且长期吃过软的食物,不利于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2.增加食物的多样性,不要偏食。即使是蔬菜,也要多样化。结合老师的建议,我们做了相应的改变。现在,彤彤在学校吃饭好多了,不再要阿姨喂,开始喜欢吃“胡萝卜,青菜”。
指引方向 科学育儿促成长
这几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把一个个中国家长弄得神经紧张,从淡然变鸡血。小学前要学会100以内数学运算,会认字,会汉语拼音,各种渠道打听来的消息让我们从最初的淡定也不得不加入到紧张的队伍中。但怎么着手,什么时候开始合适?没有头绪。于是,我们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老师建议我们:可以适当的报班,从兴趣着手,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先选择一两门。根据效果再逐步扩展。而且兴趣的选择要以孩子的为准,不要以家长的好恶来选择“热门”。至于汉字、英语学习,建议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绘本阅读慢慢认字,听英文歌谣或知名的英文动画片来培养语感。通过老师的建议,我们放慢了节奏,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计划。
喜欢画画
除了学习,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彤彤的性格比较文静,慢热,与人接触常常开始“冷”,之后熟了就很“热”,或者私下活跃,课堂沉默。在家里唱歌,跳舞玩得High,到公开场合,就缩在妈妈身后。对此,老师也给予了有效建议,比如对孩子的表现进行鼓励,多带孩子到外面与不同的人接触,尤其是同龄的小朋友。这些都让我们看到自己过于教育中的不足,实现及时纠错。
通过过去一年多与老师的沟通,我深刻体会到:家校共育,不是简单的家长与学校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分享,而是为父母提供了一个家庭之外观察了解孩子的窗口,这种观察过滤了父母“孩子完美”的柔光,辅以老师客观公众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面临的问题,帮助家长摆脱焦虑心理,磨合教育理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