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风,父母镇静

07/11/09 15:34:42 标签:

    小儿抽风,又叫小儿抽筋、小儿惊厥等,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自新生儿到各年龄的小儿均可发生,但以婴幼儿居多。那么,小儿一旦发生了抽风,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合理科学地救护呢?

    小儿抽风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据有关专家统计,其发病率是成人的10~15倍,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对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即使较弱的刺激也能引起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导致抽风。抽风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发高热。小儿生了病,特别是2~3岁的小儿,更容易发生抽风。此外,小儿患肺炎、脑膜炎或发生颅脑外伤、癫痫等疾病,也都是发生抽风的常见原因。发作形式主要表现是突然间地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还可表现为双眼凝视、斜视、上翻;抽风发作的时间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意识恢复快。如果抽风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有重复发作,这样的小儿最好住院观察治疗。

    小儿抽风一旦发作,作为家长,首先不要慌张,要镇定,先使孩子安静下来,禁止给孩子不必要的刺激;将孩子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当孩子躺在床上时,家长要动物轻缓地解开孩子的衣服,免得妨碍呼吸。为了防止孩子因抽风时咬伤舌头,可用布包裹筷子头,放在其牙齿之间,并压住舌头,这样就能保持呼吸通畅。对抽风严重的小儿,可用指头掐上唇中间的“人中”穴以及双眉中间的“印堂”穴及拇、食指之间的“合谷”穴。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掐伤皮肤。

    小儿正抽风时,不要给他喂水、喂药或喝果汁饮料等,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如小儿发高热,可用冷湿毛巾敷在小儿额上,在冬春季,也可用温水擦身;在夏秋季,还可用冷水擦四肢;若用25%—50%的酒精加一半水擦皮肤,退热效果比较理想,但酒精擦浴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擦颈后、颈旁、腋下、前胸、腹股沟、脚等有大血管处的部位,以免发生意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家长一见孩子发热,就心急火燎地叮嘱医生用见效快的退热针(如复方氨基比林)来“退热”,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儿童身体危害极大。经研究证实,退热针的降温作用机制是抑制人体下丘脑中前列腺素合成酶,致中枢内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减少,阻断内热原使体温调定点下移,通过增加散热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出汗增多而降低体温。就复方氨基比林来说,该药组方中氨基比林可引起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如在短期内反复多次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易致急性粒性白细胞缺乏症,有致命危险。对某些病儿来说,退热针还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可能会发生皮疹、荨麻疹,甚至剥脱性皮炎。此外,注射退热针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目前全球已经有22个国家禁止给儿童使用这类退热针。因此,国内儿科专家反复强调,14岁以下儿童要慎重使用退热针,除非病情确有需要。对于感染性高热患儿应针对病因治疗。需要退热时首选药物是扑热息痛类制剂,如泰诺林、百服宁或布洛芬制剂,如托恩等。

    另外,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发生抽风,这将对孩子以后的智力、学习、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确合理的家庭救护,同时尽快到医院就医。为了避免孩子发生抽风,家长平时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使孩子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当然,也要注意气温改变,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配置,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使孩子免受“抽风”之苦。

    总之,小儿抽风,家长则应镇静,千万不要惊惶失措而乱了“方寸”。

   

阅读(0) | 留言(2) | 上一篇 | 

留言板

  • wcf8011对小小说:2009-11-20 14:54:51
  • 感谢分享!
  • hangang对小小说:2009-03-08 23:59:10
  • 谢谢!希多多提供相应文稿助于宝贝们快乐成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