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的激荡与感悟》讲座之《浑然天成而忘形》
|
我想人的学习,我们做任何职业,都会有三重境界。第一重:人开始是为技巧而技巧,但是没有境界。比如画画,我们都知道达芬奇画蛋,画成千上万次就为了光影关系;拉小提琴很多人一开始拉得像据条一样难听。这个时候只有技巧的学习,不知道境界何在。
第二重,是技巧与境界共存,还有技巧的学习,但你知道要抵达境界。
但第三重,是境界浑然天成、技巧终被抛去。人如果能够做到心灵往来悠游自如的时候,那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得意而忘言。”陶渊明写出的诗:“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忘言之境,这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无论是儒是道,所有的故事中,殊途而同归,让我们忘记眼前一己的技巧得失,让我们看到一个通透的境界。
法无定法 通透伟大
我记得我自己在读大学的时候,在北京师范大学,我们学校有位老先生启公先生。他其实是一位当代大儒,不只是书法好,古典文化的修养也非 常深厚,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个老先生。我读中文系的时候启公先生还在教书。我那个时候16、7岁,什么都不懂,见到老先生去请教,因为他是当代最大的书法 家。我们原来在少年时期练字的时候,老师说,拿毛笔一定要端正,虎口的地方要能摆一个鸡蛋,这叫凤眼法,形如凤眼,要这样写字才漂亮。那我就问启公先生, 我的凤眼法是不是合乎规矩。
启先生远远地瞟了我一眼,说你那凤眼法啊,我看叫鸡爪法!说你拖着个鸡蛋你还练字吗?他说你会骑自行车吧?你要是死死抓住车把,不 是撞大树就是撞老头儿!他说,你别听那笔记本在那儿瞎说,说什么王献之在那儿练字,王羲之啪一抽那笔杆儿没抽出来,说那是教他儿子练字啊,还是打拳啊?笔 要捏得那么紧还写得了字吗?他说你什么时候忘了笔的存在,你把所有这法那法忘了,你的字就写好了!这跟你骑车意识不到车把是一样的!
其实我非常感谢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有这么样一位大师那么点破我。当时年纪小听得瞠目结舌。长大了会悟出四个字,叫“法无定法”。其实 这个世界上凡事是不必那么拘泥的,也就是“通透伟大”。所以我记得我再大一点,写专业论文的时候再去问启先生,我说人文学科不比理工科,人家有什么是专业 化成功的标准,但我们文科学生要写成什么样才叫专业化呢?启先生说,你呀,回去自己看,什么时候写得不像人话了,就专业化了。
这个话在多年以后,我自己在带学生的时候,我会非常认真地对每一届学生讲:我不管你的学问高下,你起码要写得像人话,一定要把你的文字写得明白晓达,让大家一看便懂,然后再去谈学问。如果写得诘屈聱牙,大家读文章都读不清楚了,那不意味着一种大学问。
其实我们去看孔子教书,难吗?孔子总结的君子有三德呀、人生有三戒呀、待人有三谦呀……无非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让你记住……所以其实真 正朴素的真理,从来不是诘屈聱牙的。也就是说,这种最简单的境界,往往是生活里面抛却技巧而终达的大境界。所以大境界要的是一种通透而浑然天成。
落了最早的钥匙
想一想君子这三达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说起来区区12个字。其实这12个字够我们一生去琢磨。人的一生,有多少穿越和历练,人的一生,又有多少迷惑和遗憾。
有一个故事说得好。弟兄两人,白天出去远游,晚上回来走在自己家公寓门口,哦,突然想起来,电梯检修,这一天过了12点不再运行。站在 这里要爬楼了。那家住在多少层呢?在公寓80层上。那怎么办呀?总要回家呀!好在年轻,怕什么呀,背着双肩背包迈开大步哗哗就往上走。
走个五层六层十层八层,问题都不大。走到20层,实在是太累了。两个人商量说,这样好了,我们把背包先存在这里,等有了电梯再回来取。放下行囊自然又步履轻松了,又往上走。
再走个20层,那就没有背包也举步为艰。心里一急就难免抱怨,互相指责;这个说,你为什么不提醒我早回来?那个说,你为什么不想起今天停电?总而言之都觉得对方对不起自己,一路吵吵闹闹相互指责,又走了20层。
走到60层呢,连吵架的劲又没有了,想想反正离得也不远了,就拖着疲惫的步子,缓缓慢慢悠悠逛逛,终于来到80层。
站在80层门口,两个人面面相觑,觉得忘了点什么东西。一想,钥匙忘了……钥匙放哪儿呢?放在20层的背包里……(笑)
其实笑过之后我们回过头想,这就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我们每一个人少小成长,老师、家长,鼓励我们荒废了多少青涩的愿望,那些勇敢的、荒唐的、充满浪漫迷思的童话般的心愿,被我们一个一个地扔进行囊,背着他就上路,觉得人生还长,让我们慢慢去实现。
但是走到20岁是什么时候?读完大学,要走向社会去接受规则的制约了。一个新新人类,突然之间要上岗受到考核,才发现自己的少年的憧憬 多么不切实际。所以大家会想说,唉把这个心愿存在校园门口吧。有一天终于可以成名立业了,在社会上可以调动资源了,我们再回过头来实现它也不迟。
这样轻装上阵,新新人类去打拼,20岁、30岁,大家没什么可比。其实大家也没什么积累,也停顿不下来。只有到40岁的时候,大家 看一看,彼此之间的差别出来了,心里不平衡了……所以人到中年很容易抱怨,这就是所谓借支在斗的时候,心里不平衡嘛。那这种不平衡就会演变成相互攻击,吵 吵闹闹。
走到60岁,一看,要退休了,觉得打打太极拳吧,练练剑吧,散散步吧,节奏放缓了。悠悠逛逛走到80岁门口,回头一望,当你回顾所 来尽苍苍横翠微的时候,才蓦然惊觉,你20岁的那个梦想,其实一天也没有真正伴随过你,你把它存在的那个门口,其实是一条不归路,你已经回不去了。
我们的遗憾,就在于往往在太晚的时候,才觉察丢失了最早的钥匙。
正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