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 2007年12月5日

07/12/05 20:50:36 标签:宝宝的教育要有自己的教育方式

“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这是蔡笑晚家乡流传的一首民谣。

    这首民谣告诉人们,天才和凡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有自信和毅力,凡人也可以做“神仙”。那么,父母怎样可以让孩子走向成功、成为天才呢?在26日由本报和欢颜摄影共同主办的教子报告会中,被人称为“博士老爹”的蔡笑晚,向金华父母们传授了一系列经验。“家庭教育要走适合自己的路”,这是蔡笑晚的经验之一,“并非每个人能要走博士、硕士之路”,但作为基础教育强市的金华的学生家长们能从这位“成功父亲”的身上学到些什么呢?还是让读者自己仁者见仁吧。

    八条经验

    一、当其他的父母把三岁以内的幼儿期看成是无知的蒙昧阶段,让孩子最宝贵的智力开发期白白流逝时,我们却认为孺子可教,尽早地开始了早期教育。

    二、当其他父母把五岁左右的孩子托付给不懂教育的人或者进入不正规的幼儿班而让孩子染上许多不良习惯时,我们在策划如何让孩子早读。昔日有孟母三迁,传为千古佳话,我们为了孩子读书也曾搬家多次,实现了孩子早读的愿望。

    三、当其他父母发现孩子智力不俗,满足于各种比赛获得的优胜奖状时,我们却在策划如何利用优势,争取时间,让孩子进行跳级或读少年班。

    四、当其他父母发现孩子很优秀,拼命地给孩子到处宣扬、预支鲜花,徒然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时,我们却尽量让孩子不露锋芒,保持平静,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轻松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发展自己,而不必不断地向别人证明自己的优秀,这大大有利于他的成长。

    五、当其他父母把考上大学作为孩子的最后胜利而感到心满意足、松一口气时,我们正在鼓励孩子说考上大学是求学的真正开始,以前的阶段都只是打基础而已,让孩子早早地开始准备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

    六、不能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因为所有天才都是管教出来的。在许多家长那里,说是顺其自然,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其实都变成了放任自由。一定要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进行干预,让孩子走正道,一旦走了歪道,要纠正回来就会非常困难。

    七、提倡理想教育,让孩子从小立志。我们把平常心看成是胸无大志,平常心只能作为心态来应对人生成败,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用来安慰、成功的时候让他不要骄傲,而不能作为教育手段。

    八、家庭教育要有远见和超前意识,要会区分什么是成长关键,什么是眼前虚荣。我们从不和别人争眼前的名次,读书成长就好比是马拉松比赛,真正重要的是调节好潜力,能在最后冲刺的时候最先到达。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是以一次考试作为成才手段的,像中、高考就不能影响应试,否则会吃眼前亏,真正的强者也要学会面对现实。
家庭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早期教育。这是孩子成才的基础。世界上的一切胜利都可以归结为时间上的胜利,如果说我们在教子成才方面有什么特别经验,主要是我们有较强的时间意识。我们对所有孩子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早教,孩子们基本上都是五岁左右上学,而且在出生之后到入学之前就开始了家庭早期教育,包括行为习惯和知识教育。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在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书籍的教导启发下,无意中自觉遵守了大脑早期开发法则,于是创造了奇迹。

    第二个,从小立志。这决定了成才的方向。从小引导孩子有对伟大高尚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培养孩子严格要求自己,以历史上和故事中的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自己童年的梦。随着孩子长大,引导孩子树立伟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人生目标。对于人生来说,没有追求也就没有幸福可言。我们总是不断地为自己也为孩子们设定追求的目标,总是在一个目标实现之后立即设定一个新的更高追求目标,从来没有安于现状,更没有在胜利面前自我陶醉。

    第三个,培养自学。这是孩子成才的方法。教育是建立在学习之上的,学习的能力是人类的先天功能,但更需后天培养。从本质上讲,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独立地进行超前学习,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自学能力是优秀人才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中国科大少年班和苏州中学科少班的孩子们,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并都进行超前学习。自学能力的强与弱,是衡量一个人成就大小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教育是有限的,个人自学的知识却是无限的。

    家庭教育中的四个要点

    1.家庭教育必须是爱的教育。父母必须以自己真挚的爱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爱的雨露中健康地成长。受到父母宠爱的孩子一生都会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保持着对成功的信心,在现实中也会经常取得成功。但是你爱他的时候必须要教他,爱必须是教育的爱,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爱,否则就会变成溺爱,溺爱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都是不利的。

    2.家庭教育必须是快乐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对自然的修正和对野性的改造,所以必然存在强制性和艰苦性,因此对孩子来说必然是有压力的,家庭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把艰苦变为奋斗。譬如在孩子做作业时,在边上吹笛子让他们听音乐;在居住面积非常小的情况下,自制可以拆搭的乒乓球桌;给每个孩子一张自制存折,孩子的每次良好表现都会得到一定奖励,需要买东西时孩子觉得是用自己的钱会有自豪感,同时还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理财习惯。

    3.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跟孩子保持密切沟通。父母要把自己的想法变为孩子的自觉行为需要艺术和技巧,需要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任何有关孩子的事情,不管是生活方面的还是学习方面的,都要尽可能尊重孩子,即使认为是不正确的,也要尊重他的想法,给予耐心的开导和解释,千万不能粗暴地予以否定,否则会引起亲子间的对抗,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一旦产生对抗,那就谈不上教育了。

    4.家庭教育其实并不是以智力教育为重点,家庭教育要以培养孩子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气概、意志、自信等非智力素质为重点。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多识几个字、多做几道题、多背几首诗,也不仅仅是学字画、学钢琴,最重要的是把孩子的行为习惯、非智力素质培养好,也就是说要孩子成才必须先教孩子做人,做一个道德高尚、心态良好、人格完备、气度恢弘、意志坚强、自信、自强、自立的人。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家长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1.家庭教育要走适合自己的路。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经济物质条件不同、父母的素质也不同,成才的路也有很多条,社会需要各种类型、不同档次的人才,每家必须按自己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有很多家长问,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好不好,其实保持平常心、很淡定,平安快乐地成长也是一种选择,并非每个人都要走博士、硕士之路。但是,培养特殊的人才必须用特殊的手段,比如培养一个数学家和一个数学教师所使用的方法就不同,要培养出一个杰出的人物,就不能顺其自然。

    在家教领域里,不存在“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问题,而是“多听则乱,越听越糊涂”。在没有严格科学根据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哪一套方法更高明,而一套大家都满意的方法,必然培养出一个四平八稳的平凡孩子。家教也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很多家长问到跳级、上少年班的问题,这也不能盲目,一定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

    2.父母在家教中必须全面合作、共同努力。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把孩子培养好,现在大部分家庭是母亲做得比较多,《我的事业是父亲》这本书就是想唤起整个社会的父教意识。著名教育家王东华先生,是我国母亲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但是他也认为“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是孩子从家庭过渡到社会的跳板,杰出人物中相当一部分正是通过父亲的肩膀造就的,父母合作、取长补短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最好保证”。

    3.家长必须为孩子把握住机遇。亚力山大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在我的军队里至少有一千个人能够完成我的事业。这就是说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很多,但机遇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人生的关键处就差那么一两步,孩子还小,没有能力去把握自己的命运,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抓住每一个关键。

    4.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只有家校配合,孩子才能顺利成才,毕竟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更多,而且老师也确实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所以我们教育孩子尊师重教是最重要的道德修养之一。家长要经常向学校老师汇报孩子的情况,然后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必要的时候要向学校、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这样有了问题能及时发现、解决。

正文从这里开始: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