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 2008年1月2日

08/01/02 16:32:27 标签:科学育儿知识

与老人保持正确的一致性

  在老人帮我们带宝宝的过程中,他们未必会了解我们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学习“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在外公外婆带宝宝之前先让他们恶补一下婴儿生理心理知识,了解教育的方法。当我们与老人在教育观念上发生差异时,我们一般可以这样做 :

  聆听

  老人有时候会固守一些传统的育儿理念,大多数还是可以被我们接受的,比如生理护理,比如辅食制作。只要不是严重的观念问题,我们就可以先听从或借鉴老人的意见,然后再慢慢和风细雨地把我们的观念阐述出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希望孙儿好的,只要我们做晚辈的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们交流,他们是会愿意接受我们的正确理念的。

  让实践结果说话

  有些时候,我们做的事情短时间内不被老人认同,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感动老人并让他们接受的。在我身上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我的小侄女两岁的时候就聪颖过人,只是不肯开口说话。我观察之后找到的症结是,老人对宝宝的要求满足得“太快”,宝宝不消说出口,想做的事情老人已然代劳。我休假期间,有意识地延迟小侄女的要求,等她说了才满足。开始时,小家伙儿急得脸都红了,爷爷看了气愤得不得了,让我甭管,说宝宝是他的心肝儿,说不说话都不碍我的事儿。我就找好多机会单独陪侄女玩,说服弟弟、弟媳跟我一起坚持,继续贯彻我的教育方法。没几天,小侄女开始说话了,虽还不多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却让全家人看到了转变。爷爷奶奶也乐了,更学会了我的方法,连我那比小侄女大一岁的女儿也会拿着苹果说“妹妹,你说你要,姐姐就给你!”,家里人都会心地笑了,爷爷也把不用我管的说法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善意的谎言

  亲子园里有个年轻的妈妈,从宝宝一岁多起就带她来上亲子课。亲子课程的费用在老人的眼里实是价格不菲,而且老人担心宝宝年龄小,家里园里两边折腾身体受不了,始终对上亲子课的事情质疑。聪明的妈妈意识到了这些,一面让公婆看到宝宝上亲子课后的进步,一面让公婆见证宝宝体能上的可耐受能力;同时,上了一年课了,跟公婆讲,学费还没用完呢。公婆看到了宝宝的进步,就不再去重视“钱”的问题,也忘记计算课程上过多少了。

  曲线救国——借别人的嘴说话

  如果意见上真的与老人发生了重大分歧,也不要针锋相对,建议采取“曲线救国”的战略,即借别人的嘴说你想说的话,留些可以交流的可能性。因为在对待宝宝的教育上,我们与老人的目的是共同的,只要达成了科学教育的一致性,绕个圈子别跟老人拗可是很不错的选择哦。

  坚持我们必须坚持的

  也有的时候,老人可能会固执地认为只有他们是对的,他们既然可以把儿子女儿教育成材,也就可以铸就孙子孙女成为栋梁,从而把我们的建议根本否定,全然忘记了教育的与时俱进;也有的老人要在孙辈教育上验证自己宝刀未老,验证自己离退休后在家中的地位,明明知道自己不对也要跟我们唱反调儿,让小家伙有恃无恐,那么,建议年轻的爸爸妈妈自己带宝宝。

  结论

  一般情况下,祖辈们教育宝宝的“深厚功力”可以帮助年轻爸妈解决很多育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也给了年轻爸妈很多的启示。我们不妨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与他们一道,为宝宝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让全家老小因为教育宝宝,话题更多,关系更亲密,更快乐。

正文从这里开始:

 

阅读(0) | 留言(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maggiesweet对彤彤说:2008-01-11 10:37:18
  • 学习了,感谢分享!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