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

08/01/27 23:08:28 标签:教育问题--摘抄

家长和小孩交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从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中我们知道,父母关系不和是重要的原因。父母是小孩的表率,不能因为成年人的事情而在小孩心灵里投入阴影。一个家庭当中,做为夫妻,双方产生意见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应该正视问题的产生,求同存异,可以在小孩不在场的进行交流,妥善解决,这样做,不但夫妻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同时,双方之间的感情会进一步亲密。

2、父母之间互相谦让,互相谅解

只有双方之间相互谦让,才能给小孩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这是身教的典范,也是与邻居和睦相处的重要方面。如果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如果父母之间说话和气,自己的小孩也是非常有礼貌的。而有些家长口无遮拦,想什么说什么,夫妻之间也是这样,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小孩,在与朋友、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是毫无谦让的,正如:言教不如身传,小孩的行为是家长行为的再现。

3、任何时候父母不要对小孩撒谎

很多家长对撒谎的理解可能不深,比如有时候为了摆脱小孩的纠缠而不得不哄哄小孩,“哄哄”?这个哄本身就是撒谎,有些家长为了能激励小孩读书学习,许诺说你考了多少分,我给你多少钱等等,可是当小孩考试结果出来了,家长却没有兑现诺言,这种做法本身是不可取的。

4、父母与小孩之间要与小孩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这是一种消除小孩与父母之间形成“代沟”的最好法宝。如果有条件,父母对小孩不防抱一抱,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父母与小孩进行心灵沟通。有些家长认为,小孩都这么大了还抱什么抱呢?这不是很难为情吗?其实不然,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要从父母与小孩的亲密接触开始的,所以,小孩与父母的亲密无间,并不完全都是用语言来获得,有时候父母给小孩一个抚摸、给小孩一个拥抱比说更多的道理还有效,甚至小孩不会反驳父母亲的拥抱行为。

5、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这是家长教育小孩懂礼貌的最好的方法,也是家长和小孩友好交流的重要途径。我们家长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的朋友来了,父母总会跟小孩说:快叫叔叔阿姨好呀?如果小孩不开口,父母又会说:这小孩怎么这么不懂事呢,大人来了也不懂打声招呼,没教养的。其实这种现象在许多家庭里都发生过,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吧。可是我们家长想过没有,小孩的朋友来家做客时,你们是否表示过欢迎呢?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然后我们再说说自己的小孩吧,将心比心,我们做得是不是比小孩做得更好了呢?

6、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给予答复

很多家长由于自身水平的原因,对小孩所提的问题采取推诿应付,这是很不合适的,有些是因为时间的问题而对小孩的提问忽略了,也会影响到亲子之间的关系,有些是对小孩的提问不屑一顾,这样会扼杀小孩好奇心的天性。好奇心强是每个小孩的天性,做为家长,这时候就必须很好的培养小孩的这种天性,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成功的道路。对小孩提出的问题,有些是可以回答的就必须给予回答,有些是一时无法回答的,做为家长,必须向小孩解释目前还无法回答,等到合适的时间再行解答,如果小孩要问明原因,家长必须如实说明,而有些问题是不能回答的,也要找合适的理由说明清楚,切忌向小孩发火或说谎以逃避小孩的追问,这样只能会造成另外的一种结果。

7、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提小孩的过失和不足,缺点和错误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尊心,小孩也不例外。如果家长在小孩的朋友面前提小孩的不足或缺点时,这样做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心,使小孩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同时,会强化小孩的缺点和错误,会使小孩产生自卑的心理和破罐子破摔心理,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对小孩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8、注意观察和表扬小孩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小孩的缺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孩也是一样,父母更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和表扬小孩的优点,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特长,以长补短,家长应该更好地与小孩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挖掘小孩的优点和特长,为小孩的成长铺就一条特殊的道路。

9、对小孩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这是家长很容易犯的错误,家长们,小孩就是小孩,是小孩就应该允许其犯错误,更允许小孩犯错误后去改正错误,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小孩的活动,要小孩去服从大人们的一切安排,这将扼杀小孩天真的天性。

家庭教育中家长容易走进的心理误区

误区之一 攀比心理

这种心理是在社会群体中产生的,即把自己的小孩与周围家庭独生子女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往往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长处,而自家孩子却处处不是,于是动辄批评自己的孩子,忽视了自己孩子的优点,忽略了智力、习惯、环境等因素。在这种心理引导下,孩子往往会产生自卑、嫉妒心理,进而养成孤僻的性格,甚至对父母也缺乏信任感。

误区之二 补偿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做父母的,把自己童年或青年时受过的挫折看作是人生的遗憾,于是为人父母之后,给孩子千方百计的关怀,无微不至的照顾,从而使孩子产生过多的心理,长大后缺乏独立生活及工作的能力。另外,由于当前社会的多种变化,家庭结构发生变异,导致单亲家庭的增多,父母的离异,小孩的第一监护人总觉得自己亏欠小孩过多,总想从各方面对小孩给予补偿,从而导致过分照顾小孩,使其在各方面的发展受到制约。

误区之三 理想心理

这种心理包括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家长自己年轻时所抱理想未能实现,与“名牌大学”、“名家名人”失之交臂,因此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另一种家长替孩子设计理想:“将来上某某大学,当科学家”、“学本领,挣大钱”等。不管哪种状态,其结果均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自己没本事,要我这样那样,我偏不。”这种心理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业乃至前途。

误区之四 放纵心理

这种心理的家长认为“牛大自耕田”、“长大自成人”,在这些思想的引导下,一部分家庭忽略了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变化、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往往对孩子的社会交往、兴趣、爱好、品行不闻不问,最终孩子并非像某些家长想象的那样自然成材。

误区之五 从严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的从严心理表现在:一是“棒子底下出孝子”,对孩子教育缺乏正确方式、方法和耐心,“放学迟回家挨打”、“成绩差挨打”,使孩子整天在恐慌中度日;另一是表现在学习上,迫使孩子一早起来读书,放学回家做作业,甚至到深夜,使过度紧张的生活节奏始终得不到调节。在这种环境里生活,孩子不仅身体受到伤害,而且精神上受到刺激,可出现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等情况,结果事与愿违,孩子成绩反而下降。

误区之六 超前教育心理

我们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自认为孩子智力超常,于是要求孩子超前学习、超负荷学习,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过大的压力。当孩子无法承受这种压力时,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要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宜。

误区之七 重男轻女心理

当前社会虽然已经是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对现今部分人们的影响并没有消减,反而越来越严重。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有些家庭里生了男孩,则全家欢喜,而生了女孩呢,则认为断了家里的香火,“百孝为先,无后为大”时刻左右着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自己女孩采取虐待、冷漠、遗弃、贬低等等心灵上的折磨。

误区之八 家长作风心理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家长把自己的主张想法强加于孩子,是一种心理虐待。社会心理学家调查表明:被施以心灵虐待的孩子,智力和心理发展上,甚至比经常遭受体罚的孩子更为低下,因为被父母痛骂的孩子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丧失了信心和勇气,甚至自暴自弃。

摘抄的一篇文章,觉得对自己很有用处~

正文从这里开始: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晋豪对阿轩说:2008-04-20 11:55:05
  • 我来了!!~~~~~快去我们家玩啊,呆在家里有什么好玩的?!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