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 2008年2月15日

08/02/15 14:33:40 标签:宝宝发热的最佳处理方法(我的收藏)

宝宝发热,父母如何判断

判断发热程度医生判断宝宝发热的原因,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时,体温高低是参考因素之一,所以,当宝宝发热时,父母需要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必须用体温计测量宝宝的体温,用手摸是不准确的,有时妈妈会用嘴唇或前额试一试宝宝是否发热,凭借经验妈妈可能能够确定宝宝是否发热了,但还是需要测量准确的温度,以便确切了解宝宝体温高低。服用退热药后,即使妈妈摸起来宝宝退热了,也应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并需要定时测量,因为退热药只能解决一段时间内体温,如果宝宝仍然有病存在,体温还有回升的可能。记录下来宝宝体温变化,以及吃药情况,以便就诊时向医生提供。

如何正确选择退热药

没有最好的退热药的作用都差不多,没有最好的。使用退热药,只是为了减轻发热带给孩子的不适,避免体温过高对宝宝的伤害,保护婴儿大脑(高热时,可用凉水枕,后宝宝一贴凉)。·打针并非是退热最快的打退热针,并不是最好给药途径,也不是能最快的发挥退热效果的。与口服退热药起效时间差不太多。而且,口服退热药不会使孩子遭受打针的疼痛,避免打针的副作用。·喂药困难可选肛门用药呕吐或服药哭闹喂药难的,选择肛门用药,也是很好的。起效很快,也没有痛苦。能口服的就不要打针。 

重视退热药的副作用

目前临床应用的小儿退烧药主要有阿司匹林、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其他一些非甾体炎药。它们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阿斯匹林19751985年,瑞氏综合征在北美高发,1986年起,在所有儿童用阿司匹林的包装上已提出警告。此外,阿司匹林还会引起胃肠道刺激、延长出血时间、过敏反应等。在过敏反应中,以哮喘较为常见。安乃近27个国家已禁用或限用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过量应用此药会引起肝脏损害。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布洛芬该药也是较为安全的药物,对胃肠刺激和血小板影响不大。但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 

激素退热不可取

激素配合退热药使用,可以使体温很快下降,作用时间可达1-2天。如果是单纯的感冒,也许就此好了,感冒症状也随之减轻了,父母也高兴。然而,父母没有想到,这样会减低宝宝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物理降温很重要

温水浴是比较安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水温应该比体温低1-20C。可反复多次使用。加快散热少盖,甚至不盖,脱掉衣服,“捂”是导致高热不退的人为因素。

退热治疗几点提示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防御机制,对身体具有保护作用,并非是宝宝发热就要吃退热药;·退热药不是对疾病的治疗是缓解发热症状;·吃退热药后,体温降下来并不意味着治好了疾病;·体温高低并不预示病情轻重。

病毒感染性发热特点

一般多呈持续体温升高;·退热效果不显著;·尽管体温比较高,精神并不差;·但孩子会很闹人,使得妈妈很着急,会使用各种退热方法,但往往是不灵验的;·妈妈会一趟趟地跑医院;·医生或维持原来的治疗,或开一种新的药物;·如果正巧换了一位医生,或换了一家医院,吃了新开的药物,体温下降了,父母就会认为这位医生或这家医院的医术高,这往往是碰巧的事;·不到病程,体温就是不降。到了病程,体温就自然而然的下降了。

病毒感染性发热应对方法

到目前为止,没有非常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多是等到自然病程的结束,疾病也就好了。就像成人感冒一样,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单纯的感冒,不吃药,休息休息,多喝点水,也会不治而愈的。·父母要了解病毒感染的特点,了解其自然病程,带孩子看病的目的,应该是让医生看一看是否合并了其他病症。如果合并了其他病症,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没有其他病症,还是原来的病毒感冒,就不要吃更多的药物,打针输液更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为此而使用高级抗菌素,就更是错误的。父母一定不要求医生这样做。·如果继发了细菌感染,必须使用有效的抗菌素,退热药即使临时把体温降下来了,也只能维持几个小时。体温会再次升高。

细菌感染性发热特点

持续高热,退热药不能使体温下降,或虽然能降低体温,但不能把体温降到正常水平。阿司匹林类退热药可能能发挥短时间的退热作用。激素类退热药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但如果没有使用有效的抗菌素,一两天后体温会再度回升。·发热同时常伴有寒战,面色发白,或满脸通红,如果宝宝会用语言表述,会告诉妈妈她冷。·如果选择了有效的抗菌素,体温会在24小时左右降到正常,但如果抗菌素疗程不足,细菌未被彻底消灭,停药后体温会再度回升。

发热与出疹的关系

一日水和风,两日为猩红,三花四麻莓,五斑六寒星。发热一天就出皮疹,最可能考虑的是水痘和风疹,发热两天就出皮疹的多是猩红热,发热三天出皮疹的多考虑天花(已经绝迹),发热四天出皮疹多考虑是麻疹(麻疹就想草莓一样疙疙瘩瘩的)。发热五天出皮疹多考虑斑疹伤寒,发热六天出出诊多考虑伤寒疹(伤寒疹常长在腰间部,星星点点散在的皮疹)。当然,这些出疹性疾病不是仅仅通过发热与出疹时间就能诊断的,还要通过皮疹类型的分析,以及其他诊断标准来诊断。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