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

08/02/27 15:07:03 标签:

医疗气象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气湿、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变化无 常的季节是春季。民谚云:“春天猴儿面,一日变三变”。特别是早春昌节,或风 和日丽,春光明媚;或阴雨连绵,冷风阵阵,寒气袭人。故在我国民间素有“春冷 透骨寒”和“春寒冻死牛”的说法。

春寒,虽不像寒冬腊月里“三九、四九”那样寒冷,但由于人们穿着的变化和精神 上准备不足,再加上在漫长的冬季养成的抗寒能力又有所下降,这时,寒邪会乘虚 而入,使人致病。应特别警惕的是,早春时节,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直接影响呼 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乘机 而入,侵袭人体,特别易引起流脑、流感、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病毒性肝炎、 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还表明,麻疹、白喉、百日咳、 猩红热、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春季也远远高于其他季节。另外,春天 还是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诱发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高发 期。消化性溃疡、慢性腰腿痛、癌症、精神病等慢性病,也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导致 旧病复发、病情加重或恶化。

综上所述,春季防病的弦一定要绷紧,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重视防风御寒,适时增减衣服。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善行数变”, “春多风病”,“春来不可背寒,寒则伤肺”。因此,要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 注意防寒、防风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防风御寒,以顺 应骤变,敛阴护阳,防病保健。

二、合理调摄饮食,减酸宜甘为宜。中医素有“当春之时,食以减酸为甘,以养脾 扶阳”之说。因此,春季的饮食以健脾壮阳为主调摄,在日常膳食中应多吃些鸡、 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 元素、高糖和温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生冷之品,以增加营养、扶助阳气,使之 兴旺。

三、改变居室环境,以利“春夏养阳”。%E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