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会爬了、会站了、会走了……这让爸爸妈妈欣喜不已。可是,也有不少妈妈在暗暗嘀咕,李家的宝宝已经会跨步了,张家的贝贝都能走了,我家的宝宝和他们差不多大,可什么都不会,是不是该多练练呢?
宝宝抬头、坐、站、走、跑……既是水到渠成,又是妈妈“训练”的结果,而这种训练是在宝宝出现这些动作雏形、尚未熟练时,妈妈帮他一把,而决不是妈妈超前训练宝宝的结果。因为,宝宝每一个新动作的出现,都是以相应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为前提的。宝宝的动作发育有一个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相同年龄的宝宝,其动作、行为的发展速度也有个体差异,这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的相应程度有关。
有些父母怕自家宝宝发育落后,当宝宝还不会爬的时候,就训练他们站;当孩子还站不稳的时候,就训练他们走……这样做,对宝宝骨骼的发育极为不利。让宝宝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还会使宝宝失去学习信心,扼杀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过早锻炼对宝宝的不利影响
- 婴儿期是儿童体格发育第一高峰期。骨骼不断增长,但发育尚不完善,与成人相比,胶质多,钙质少,强度和刚度不足,而弹性较大,因而容易变形。
- 此时宝宝骨骼一旦变形,不容易完全纠正,长大后将直接影响其体型外观,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身高;
- 宝宝过早学坐,会影响脊柱发育,引起驼背畸形,即探肩;
- 过早学站,会引起臀部后突,即撅腚;
- 过早过多站立行走,可引起下肢成角畸形,小腿弯曲,形成“O”型腿或“X”腿;
- 过早学走,足弓不堪重负,时间长了,可形成扁平足;宝宝下肢肌肉和维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不完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强烈运动。
因此,家长切忌揠苗助长。
让宝宝自然生长
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一样,宝宝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出生后2~3个月俯卧时,能用手臂支撑并抬头;4~6个月会翻身独坐;7~8个月会爬;1周岁左右会站立或独立行走。
人体骨架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变粗、变长、变硬的。刚出生时,宝宝脊柱仅有轻微后凸,没有弯曲。在3个月时开始抬头,于是脊柱出现第一个弯曲──颈前凸;6个月时会坐,脊柱出现第二个弯曲──胸后凸;12个月时会站立行走,脊柱出现腰前凸,在成年时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家长应遵循生长发育规律给予训练。切莫“超前锻炼”,尤其不可勉强宝宝多坐、多站或行走。
另外,宝宝生长发育快,对营养需求量大。如果喂养不当,容易造成维生素D、钙、锌等营养素的缺乏,发生佝偻病。
在孩子循序渐进的锻炼中,不要忽视营养补充,要注意晒太阳,多吃含蛋白质和钙质丰富的食物(必要时服用鱼肝油和钙片)。
正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