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血液常规化验,它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和这三种细胞(如图1)有关的各项参数。如果病人需要验血,几乎都要做这几个项目,是每位住院病人的必查项目,所以称为“血常规”。
图1 血液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 血常规化验,习惯上称为“血象”,它不仅能反映机体的造血状态,对其他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也有重要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费用:约12元(各个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有所差异);
★进行血常规化验时多取指尖血(或耳垂末梢血);
★冬季采血前要保持血液循环通畅;
★血液采集前,应避免宝宝进行剧烈的运动,如跑、跳等,运动过休息15分钟后进行采血。
图2 某市儿童医院小患者的血常规化验单
主要参考数据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的化验单(如图2),我们需要重点看以下四个方面:
(一)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你的宝宝贫血的话,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贫血或失血时都会影响红细胞数目。RBC偏高时,你的宝宝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偏低时可能患有贫血症。
★血红蛋白浓度(HGB)
血红蛋白(HB)存在于红细胞中,是运送氧气的物质,以提供体内所必须的氧。HGB偏高时宝宝可能为红细胞增多症,心输出量减少;偏低时可能为低血色素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二)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计数(WB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类别的百分比。
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计数和百分比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
WBC偏高时可能为身体部位发炎、白血病、组织坏死等;但新生儿的白细胞数会偏高。偏低时可能为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体免疫疾病。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中性粒细胞
偏高:你的宝宝可能是细菌感染、炎症或骨髓增殖症。
偏低:宝宝可能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宝宝可能过敏了,或者有寄生虫感染,或者是某种皮肤病、恶性肿瘤,甚至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宝宝可能患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单核细胞增多:可能你的宝宝正处在急性细菌感染的恢复期,或者是患有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细胞
增多:可能感染滤过性病毒或结核菌。
减少: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在急性感染症的初期,中性粒细胞增加时,淋巴细胞百分比会相对减少。
(三)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
高值时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脏切除、慢性感染症或急性感染恢复期有关。血小板值过低时可能有出血倾向、凝血情形不良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C-反应蛋白(CRP)
现在很多医院的血常规都会包含C-反应蛋白这一项,这表示机体的炎症反应的一种蛋白,在细菌病毒等感染情况下,机体产生炎症反应,此项值会高于正常值(0-10mg/L),决定是否进行抗生素治疗的诊断指标之一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