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日常养护的一些要领
在出生一年内,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得病的机会虽说较少,但如护养不当也会罹患各类疾病,所以家长如能注意掌握婴儿的各项生活事项,对抚养好宝宝有很大的帮助。 1、吃母乳的婴儿,生后2~3个月就可吃蔬菜汁、果汁。4~5个月可吃少量煮蛋黄、米汤,也可少量吃些鱼肝油、维生素C等; 2、6~7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8~9个月可吃青菜、肉汤、豆腐、鸡蛋羹。10~12个月可吃软饭、馒头饼干等。 3、每次最好加吃一种食物,吃习惯了再加第2种,每次喂量由少渐多,但不要过量。 4、喂辅助食物。最好在喂奶以前,这时婴儿胃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物,也易于消化; 5、注意小儿消化情况,如消化不良,辅助食物应减量或暂停。 6、喂奶期间母亲要注意营养,以便让乳汁充足。婴儿母亲可以多吃些新鲜蔬菜、豆蛋、肉类等食物,不可偏食。 7、乳母要经常保持乳头卫生,勤擦洗,勤换衣,喂奶前要洗奶头。 8、喂奶次数,一般隔3~4小时喂1次,夜间最好不喂。每次喂奶20分钟,体弱的婴儿喂奶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不要超过30分钟。 9、每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在肩头,轻轻拍打婴儿脊背,使吞进去的空气从胃里排出来,以免吐奶。 10、白天每喂两次奶的中间喂1次水,但不要过多。每天给婴儿喂水时,可加少量食盐。 11、婴儿3个月后,应有意识地让婴儿养成吃东西习惯,为断奶打下基础。婴儿满周岁时应断奶,最迟不超过l岁半。如果断奶过迟,乳汁稀薄,不能满足婴儿发育的需要,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或贫血。断奶最好在秋季或春季。采取逐渐减少喂奶次数,以辅助食品代替母乳的办法断奶。婴幼儿生病有征兆
首先,是情绪和性格改变健康的孩子总是精神饱满,两眼有神,不哭不闹。若烦躁不安、面色发红、口唇干燥,多为发热征象;目光呆滞、两眼直视、两手握拳,常是惊厥预兆;两腿屈曲、阵发性哭闹、翻滚则是腹痛的表现;如果出现嗜睡、呕吐、前囟饱满、脖子发硬,则应高度怀疑脑膜炎,而哭声无力或一声不哭,则往往提示病情严重。 其次,则是饮食的改变
如果孩子平时吃奶、吃饭很好,现在突然拒奶或无力吸吮,或不肯进食或进食减少,则可能存在感染的情况,如果孩子有腹胀,不断打呃、放屁、口腔气味酸臭,则提示婴儿消化不良;倘若拒食或食后即哭,同时伴口水增多,应注意有无口腔疾患。 第三是睡眠的改变
孩子一般入睡较快,睡得安稳,睡姿自然,呼吸均匀,表情自如。如睡前烦躁不安,睡眠中踢被,或睡醒后颜面发红、呼吸急促,则常是发热的反应;睡眠中惊醒啼哭,睡醒后大汗淋漓,平时易激怒,对环境兴趣减弱,加上囟门闭合延迟,则常是佝偻病的表现;若入睡前爱用手搔抓肛门,可能是患了蛲虫病;睡觉前后不断做咀嚼动作或磨牙,则可能是睡前过于兴奋或有蛔虫感染等。 第四是呼吸改变
婴幼儿呼吸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患病时易引起呼吸异常。若呼吸变粗、频率增加或时快时慢,面部发红则可能是发热;张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动作是鼻子不通气的表现;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50次,鼻翼扇动,口唇周围青紫,呼吸时肋间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呼吸窘迫症、先天性横隔膜疝气等病,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有时小儿不能平卧,身体发热,咳嗽频繁,常常提示患有支气管炎;如果突然出现的咳喘伴哮鸣音,则常常是哮喘发作。小儿经常口唇紫绀、面色灰青,要提防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病。 第五是体重改变
婴幼儿出生后,体重增加速度加快。如体重增长速度减慢或下降,则应怀疑疾病的影响,如腹泻、营养不良、发热、贫血等症状或疾病。
因此,作为父母,对婴幼儿吃、玩、睡和精神状况,经常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应引起重视并应及时就医,寻找原因,及早治疗。
妈咪七大看护重点
重点1 给宝宝喂母乳的妈咪,在喂奶期间应该暂忌辛辣、酒及其他刺激性的食物,而应该多饮多吃鲜橘汁和其他新鲜水果。重点2 宝宝患奶癣后,居室内应保持18摄氏度左右,要通风舒爽,但空气不可过干或过湿。宝宝务必要和其他化脓性皮肤病的患者隔离,以免发生细菌交叉感染。
重点3 妈咪一定要把宝宝的指甲剪短,用干净的手套把宝宝的双手套住,以避免抓破皮肤。用清洁纱布把孩子的皮疹包扎住,可避免磨擦刺激。
重点4 对于渗出液较多的宝宝,绝对不能用温水洗皮疹,更不能用碱性较大的肥皂水刺激,否则会使皮疹加重。
重点5 不要给宝宝穿得或包得太多太厚,因为受热后皮疹会加重,也不能给宝宝穿丝、毛及化纤织物的内衣内裤。
重点6 轻度瘙痒不用服药。当宝宝由于皮疹瘙痒而不停地哭闹,严重地影响睡眠及食欲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过敏药,如扑尔敏、息斯敏、非那根片,同时还可服用VC、VB1、VB6片,以减轻痒感让宝宝静静地安睡,这样有利于病情恢复。
重点7 对于长湿疹的部位,如果渗出液不多,可外用肤轻松或地塞米松霜涂抹;若是渗出液较多,夜可选用2%的硼酸溶液进行外洗,并且用清洁纱布霉素软膏等,必要时也可口服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扩散。(11-26已审)做湿敷,然后涂抹氧化锌软膏;如果皮疹继发感染时,皮疹部位可用百多邦软膏、金霉素软膏等,必要时也可口服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