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阅读的快乐
“近半年来,妮妮的变化真的很大,我从来没想到分享阅读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多好处。”妮妮妈妈兴奋地说道。
今年9月刚满3岁的妮妮参加了幼儿园举办的分享阅读活动。“起初,我并没有对这样的活动报有很大的期望,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宝宝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看书,还会认真地整理书籍。每天回到家都会很自觉地看上20分钟的书,另外,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会用比较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次,我问她:‘小草是什么颜色的呀?’她说:‘小草在春天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就是黄色的了。’这在以前她是无法表述清楚的。”
从表达能力弱到现在能够流利的给妈妈讲故事,妮妮的变化都是因为参加了分享阅读的活动。虽然分享阅读的读本很简单,只是简单的几页纸,配上色彩鲜艳的插图,可是却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孩子的阅读能力。
可见,一个科学、新颖的阅读理念,带给孩子的不止是一个好听好看的故事,更是一种习惯的培养,一次智能的开发。
认识“分享阅读”
什么是分享阅读?
所谓分享阅读,就是利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读本,配合特定的阅读教育方法和教育辅助材料,在幼儿园或者家庭的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不以学习为外显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它旨在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既然是阅读,为什么还要加上分享呢?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我们80%的知识都来源于阅读。较早开始阅读的孩子,智力发展比较迅速。学前期是阅读教育的关键期。但是阅读不仅仅是识字,不识字的宝宝也能够阅读的哦。他们可以凭借色彩、图画、声音等途径来理解事物。而这样的方式也是学龄前孩子乐于接受的。游戏式、分享式的读书,不但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可以延伸和扩展至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健康情感的开发。
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宝宝既是小读者,也是小作者;既是小画家,也是小演员,他们和父母一起,以书为道具轻松游戏、亲密共读。
分享阅读之旅
第1站 感受爱、享受爱
曾经有学者在幼儿园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在“喜欢一个人看书还是有家长陪伴”这个问题中,无论年龄的大小,有98%的孩子都选择了“有家长的陪伴”。
阅读,对于这些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不应该只是一个汲取知识的过程,更多的应该是一个享受快乐、享受爱的过程。这也是分享阅读所强调的“分享”。在孩子们眼里,能否看懂一个故事是其次,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可以享受父母对于自己的那份爱。依偎在父母怀里,倾听着父母温柔的话语,相信孩子的感觉是轻松、愉悦,他所接触到的并不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是来自父母的一种呵护。
同时,为人父母者也能感到孩子对自己深深的依恋,两个人之间弥漫着亲情的亲密气氛,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自然缩短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产生共同的欢乐,达到相互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2站 阅读游戏,在快乐中阅读
为了让家长和孩子更充分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分享阅读还设计了丰富的阅读拓展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比如,爸爸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表演,锻炼孩子朗读、理解、表达的能力,帮助孩子体会语言的各种韵律特点,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与孩子分享绘画、改编,自编故事,激发孩子的书写兴趣,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当孩子可以跟随父母反复朗读故事时,家长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使他们对这项活动产生好感,让孩子能够把阅读活动和一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喜欢上阅读。
而当孩子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认为这是一件令他们感到舒服、愉快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主动要求去做,使阅读这一项活动从“父母要我读”转换成了“我要读”。激发了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就更容易从阅读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因此我们应把分享阅读看成是一种父母和孩子共同进行的游戏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
第3站 从“听故事”过渡到“讲故事”
在孩子能够进行阅读活动之前,他们的故事来源,主要是父母的反复讲述,在分享阅读中,我们也强调同一个故事的阅读活动要反复进行多次,因为只有经过多次重复,孩子对于故事中的语言才可以变得越来越熟悉。当父母朗读上一句的时候,在孩子心中就可以形成对下一句的预期,久而久之,他们就可以开始试着跟随父母一起朗读。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模仿,而这样的模仿具有很高的价值。
正是通过这样的模仿,孩子们开始从被动听别人讲故事,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所以家长要对孩子的这种模仿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当孩子对阅读的故事越来越熟悉以后,家长的声音可以逐渐减小,放慢语速,甚至故意停滞,让宝宝自己说出下一句。只有他遇到困难,不能继续朗读的时候,才给予帮助。渐渐地,孩子的胆子也就大了,当他可以独立朗读一个故事的时候,他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他会从你鼓励的眼神中,感觉到:原来讲故事比听故事更有意思。
分享时间
清晨6点:天亮了,太阳公公起床了,用亲切地问候呼唤宝宝。
清晨7点:新的一天开始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开始梳洗,宝宝也加油,比比谁的动作快。
早上8点:上幼儿园了,路上的景色真是漂亮,宝宝看到什么了,告诉爸爸妈妈吧。
下午4点:放学了,愉快的幼儿园生活结束了,今天宝宝过得好吗?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吗?
傍晚18点:晚饭时间,宝宝可不能像淘气小熊那样,不好好吃饭。
晚上19点:游戏时间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吧。
晚上20点: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朗读宝宝最爱的故事吧。
晚上21点:睡前,重温一下星星宝宝的故事,让满天的小星星陪着宝宝入眠。
阅读小提示
1.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作为分享阅读的时光,让宝宝和你共同度过。
2.为宝宝开辟专门的图书收藏空间,里面都是宝宝喜欢的故事书。
3.经常带宝宝去书店,让他自己挑选感兴趣的书。
4.在阅读的过程多给宝宝一些鼓励,增加他的信心。
5.读完故事,通过游戏的形式反复演绎,让宝宝理解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从中引导他阅读。
6.可以开一个家庭的故事大会,鼓励宝宝把他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7.多与宝宝交流,让宝宝告诉你他眼里的世界,或者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
今年9月刚满3岁的妮妮参加了幼儿园举办的分享阅读活动。“起初,我并没有对这样的活动报有很大的期望,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宝宝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看书,还会认真地整理书籍。每天回到家都会很自觉地看上20分钟的书,另外,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会用比较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次,我问她:‘小草是什么颜色的呀?’她说:‘小草在春天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就是黄色的了。’这在以前她是无法表述清楚的。”
从表达能力弱到现在能够流利的给妈妈讲故事,妮妮的变化都是因为参加了分享阅读的活动。虽然分享阅读的读本很简单,只是简单的几页纸,配上色彩鲜艳的插图,可是却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孩子的阅读能力。
可见,一个科学、新颖的阅读理念,带给孩子的不止是一个好听好看的故事,更是一种习惯的培养,一次智能的开发。
认识“分享阅读”
什么是分享阅读?
所谓分享阅读,就是利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读本,配合特定的阅读教育方法和教育辅助材料,在幼儿园或者家庭的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不以学习为外显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它旨在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既然是阅读,为什么还要加上分享呢?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我们80%的知识都来源于阅读。较早开始阅读的孩子,智力发展比较迅速。学前期是阅读教育的关键期。但是阅读不仅仅是识字,不识字的宝宝也能够阅读的哦。他们可以凭借色彩、图画、声音等途径来理解事物。而这样的方式也是学龄前孩子乐于接受的。游戏式、分享式的读书,不但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可以延伸和扩展至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健康情感的开发。
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宝宝既是小读者,也是小作者;既是小画家,也是小演员,他们和父母一起,以书为道具轻松游戏、亲密共读。
分享阅读之旅
第1站 感受爱、享受爱
曾经有学者在幼儿园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在“喜欢一个人看书还是有家长陪伴”这个问题中,无论年龄的大小,有98%的孩子都选择了“有家长的陪伴”。
阅读,对于这些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不应该只是一个汲取知识的过程,更多的应该是一个享受快乐、享受爱的过程。这也是分享阅读所强调的“分享”。在孩子们眼里,能否看懂一个故事是其次,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可以享受父母对于自己的那份爱。依偎在父母怀里,倾听着父母温柔的话语,相信孩子的感觉是轻松、愉悦,他所接触到的并不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是来自父母的一种呵护。
同时,为人父母者也能感到孩子对自己深深的依恋,两个人之间弥漫着亲情的亲密气氛,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自然缩短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产生共同的欢乐,达到相互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2站 阅读游戏,在快乐中阅读
为了让家长和孩子更充分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分享阅读还设计了丰富的阅读拓展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比如,爸爸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表演,锻炼孩子朗读、理解、表达的能力,帮助孩子体会语言的各种韵律特点,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与孩子分享绘画、改编,自编故事,激发孩子的书写兴趣,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当孩子可以跟随父母反复朗读故事时,家长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使他们对这项活动产生好感,让孩子能够把阅读活动和一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喜欢上阅读。
而当孩子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认为这是一件令他们感到舒服、愉快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主动要求去做,使阅读这一项活动从“父母要我读”转换成了“我要读”。激发了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就更容易从阅读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因此我们应把分享阅读看成是一种父母和孩子共同进行的游戏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
第3站 从“听故事”过渡到“讲故事”
在孩子能够进行阅读活动之前,他们的故事来源,主要是父母的反复讲述,在分享阅读中,我们也强调同一个故事的阅读活动要反复进行多次,因为只有经过多次重复,孩子对于故事中的语言才可以变得越来越熟悉。当父母朗读上一句的时候,在孩子心中就可以形成对下一句的预期,久而久之,他们就可以开始试着跟随父母一起朗读。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模仿,而这样的模仿具有很高的价值。
正是通过这样的模仿,孩子们开始从被动听别人讲故事,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所以家长要对孩子的这种模仿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当孩子对阅读的故事越来越熟悉以后,家长的声音可以逐渐减小,放慢语速,甚至故意停滞,让宝宝自己说出下一句。只有他遇到困难,不能继续朗读的时候,才给予帮助。渐渐地,孩子的胆子也就大了,当他可以独立朗读一个故事的时候,他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他会从你鼓励的眼神中,感觉到:原来讲故事比听故事更有意思。
分享时间
清晨6点:天亮了,太阳公公起床了,用亲切地问候呼唤宝宝。
清晨7点:新的一天开始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开始梳洗,宝宝也加油,比比谁的动作快。
早上8点:上幼儿园了,路上的景色真是漂亮,宝宝看到什么了,告诉爸爸妈妈吧。
下午4点:放学了,愉快的幼儿园生活结束了,今天宝宝过得好吗?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吗?
傍晚18点:晚饭时间,宝宝可不能像淘气小熊那样,不好好吃饭。
晚上19点:游戏时间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吧。
晚上20点: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朗读宝宝最爱的故事吧。
晚上21点:睡前,重温一下星星宝宝的故事,让满天的小星星陪着宝宝入眠。
阅读小提示
1.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作为分享阅读的时光,让宝宝和你共同度过。
2.为宝宝开辟专门的图书收藏空间,里面都是宝宝喜欢的故事书。
3.经常带宝宝去书店,让他自己挑选感兴趣的书。
4.在阅读的过程多给宝宝一些鼓励,增加他的信心。
5.读完故事,通过游戏的形式反复演绎,让宝宝理解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从中引导他阅读。
6.可以开一个家庭的故事大会,鼓励宝宝把他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7.多与宝宝交流,让宝宝告诉你他眼里的世界,或者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