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权威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婴儿在3-4个月前的生长指标能达到国际标准,但4个月后即开始落后于国际标准,6个月后与“国际宝宝”的差距就更大了,这都是辅食添加不得当惹的祸。
添加辅食的科学主张
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怎么添,是每一位妈妈必须熟知的事情,提早或滞后都会给宝宝弱小的身体带来种种不适;而哪个先吃、哪个后吃,里面的说道也不少。辅食添加没有绝对的时间表
何时让宝宝食“人间烟火”,其实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时间表,需要根据宝宝的消化功能而定。目前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4个月以后给宝宝加餐,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可以接受母乳或配方奶之外的流质食物,也不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一些迹象表明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比如孩子吃完母乳后仍不满足、哭闹;只喂母乳,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不能达到正常的标准。但如果baby的肠胃本来就比较弱,吃奶有时都不能完全消化,辅食的事就要缓一缓。一般来说,最早4个月,最晚不要晚于6个月,否则宝宝会营养不良。
初尝辅食 浅尝辄止
宝宝最早接触辅食,量要特别少,比如一勺调得很稀的米粉;1/4或更少的蛋黄,用奶或水调成稀糊状,让宝宝少量试吃。辅食越稀,宝宝越易吸收,最好是一汤匙谷类食物加4-6汤匙奶或水,随着月龄的增长,加水量逐渐减少。这么大宝贝的胃容量只有几十毫升,即便是在两顿奶之间,宝宝的胃都不会有太大的空间;而对新食物,宝宝的胃也有个接纳的过程。所以,妈妈不要以自己的感觉来衡量孩子:只吃一勺、两勺,太少了。其实,这对baby来说已经够了。待宝宝的肠胃适应了,再逐渐增加量。
辅食喂养 循序渐进
有的妈妈希望宝宝长得快一点,什么东西都让孩子尝一点,这是喂辅食之初的大忌:指望宝宝一口吃个胖子的直接后果是欲速则不达。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喂辅食初期,一次喂一种食物,连续一个星期或十天后没有不良反应,如无腹泻、呕吐、出疹子、发烧、精神不好等症状,再尝试喂新的食物。一旦发现消化不良,应暂时停止添加辅食,等一切恢复正常后,再由少量加起。
辅食添加 由细到粗
宝宝的发育程度或月龄大小是调整、丰富辅食内容的参照系。最初可给宝宝喝一两口流质,像鸡汤、鱼汤,慢慢过渡到半流质的糊状、泥状食物,口感细嫩、软滑,如米粉糊、麦粉糊、胡萝卜泥、苹果泥、蛋黄蛋羹、鸡肉泥、猪肝泥、鱼泥……它们富含的营养多多,足以让宝宝身强力壮,还能帮助宝宝学会吞咽。这些食物中含有多种纤维素、果胶等,能促进宝宝的肠胃蠕动,利于排便。当乳牙开始萌出时,可把食物做得稍粗一些、颗粒也相应地大一点,让宝宝学着用牙咬、嚼,利于长牙,也能为以后吃固体食物做好准备。
透过身高体重看辅食
经常给宝宝称一称,最好半个月一次,然后对照婴幼儿生长发育表,看看宝宝的身高、体重增长了多少,以此考察辅食添加的量够不够:孩子的体重增加很好,身高也增长很好,表明其体内需要的营养得到了满足;如果体重增长过快,就得有所控制,避免把宝宝“吹”成小胖墩;而一旦宝宝吃不饱,就会有相应的表现——不爱活动、身高、体重的增长不太好,或根本没达标。这时妈妈务必请教专业医生,千万别冒“无知者无畏”的风险。
对冰箱不能百分百放心
给宝宝做饭,真的有些麻烦:费了很大的力气精工细做,结果他只能吃一点点,到下午又要做新的。有的爸爸妈妈图省事,索性一次多做些,分成几份,放进冰箱。其实,细菌仍能在冷藏的食物里面繁殖,一旦被感染,宝宝的肠胃忍不住就会提抗议。所以,尽量现做现吃。可以把生食(比如猪肝等)切成小块分别用保鲜袋装起来,冻在冰箱里,吃的时候取出一小块给孩子做。现在商场里有很多方便食品,比如蔬菜泥、肉泥、肝泥、鱼泥很不错,标签上注明:一次吃不完,下次可以接着吃;或在48小时内食用。要求是:取出一部分,立刻把剩下的盖好放入冰箱;如果在室温下放几个小时,就有可能不新鲜了,最好不再给宝宝吃。
给“辅食”一个界限
月龄不同吃的不同
给宝宝加餐,最好在两顿奶之间,比如上午10点多钟、午睡以后和晚上临睡前半个小时;如果母乳的量不足,吃完奶后也可补充一点辅食。一般一天两三次足矣,进餐时间相对稳定,形成规律,否则宝宝容易得病。
不同月龄的宝宝吃什么、量是多少有个大致的标准。
4-5个月:西瓜汁、苹果汁、胡萝卜汁等果汁、菜汁,每天从2汤匙逐渐增加到5汤匙,可分两次喝,一天一种。如果喝菜水和兑水的果汁,量可多一些;蛋黄从1/4开始,由一天一次增加到一天两次,压碎后调成糊,或放入奶瓶中和奶一起吃;从4个月起可以吃米粉或麦粉,一次1汤匙,逐渐增加到2汤匙;可以吃煮得很烂的米粥1汤匙,消化得好,5个月以后可增加到2-3汤匙,粥里可加一点菜泥。
6个月:果汁、菜汁可增加到6汤匙,分两次喂;菜水、兑水的果汁也可多喝;蛋黄可增加到一天一个,分两次吃,也可用蛋黄蒸鸡蛋羹,加一点菜泥,或把绿叶蔬菜剁碎一起蒸;米粥比以前浓一些,从3汤匙增加到5-6汤匙,分两次喂;晚上睡觉之前加一顿米粉或麦粉,3汤匙左右。
7-8个月:喝果汁、菜水等多一些;蛋黄蛋羹由半个过渡到一个;每天喝粥或烂面条半碗,约6-7汤匙,加一汤匙菜泥,一汤匙肝泥或猪肉泥、鱼泥;让宝宝啃饼干或硬的面包片2-3次,磨炼宝宝的乳牙。
9-10个月:粥、烂面条、菜泥、肉泥等的量可相应增加;试着让宝宝吃全蛋羹;吃一点豆腐末;适量的面包、蛋糕。
11-12个月:在粥或面片中加些瘦肉末、鱼肉、蔬菜等,每日两三顿。把虾剁成泥和鸡蛋调在一起蒸鸡蛋羹。随着辅食量的增加,奶量和喝奶次数随之减少。
当然,如果宝宝个子大、长得快、消化功能强,辅食添加的量可以比上面说的多一些。
辅食也要百花齐放
孩子的味觉在6个月左右发育比较敏感,如果此时他能够接触到很多食品,长大后一般不会偏食、挑食。当然,吃的时候还应稳扎稳打,由一种逐渐过渡到多种。避免体内某些营养过剩和某些营养缺乏,且养成口味单一的不良习惯。人体需要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宝宝缺一不可,每天尤其要吃绿叶蔬菜和水果,才能确保肠道畅通;还要对盐和糖加以控制。不然,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婴幼儿时就会打下埋伏。自制和成品辅食都要达标
◎自制:
亲自给宝宝制作辅食,经济实惠而且新鲜。但在一些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
保鲜:水果、蔬菜要新鲜。蛋、鱼、肉、肝一类食物到大超市去买,质量一般有保证。
卫生:选择橘子、苹果、香蕉、木瓜等皮壳容易处理的水果。蔬菜类像胡萝卜、菠菜、空心菜、豌豆、小白菜都不错。烹调之前用清水或淡盐水将菜泡半个小时、洗干净;餐具、厨具应消毒。
烹调:宝宝适合吃天然食物,少加或不加调料,如香料、味精、糖、食盐,减少肾脏的负担;少用油;现吃现做;温度不能太高,比如使用微波炉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素。
◎成品:
市场上的方便辅食不少,如何鉴别它们的好坏呢?
看一看。看它的色泽,比如米粉、麦粉、果泥、肉泥,要有这种产品应有的色泽,均匀一致,没有结块和杂质;过于鲜艳和漂亮的颜色很可能是加入了某些添加剂。
闻一闻。如果有异味、冲调搅拌或煮熟后不能呈现出滑润的糊状,这种食品就可能有问题。
尝一尝。如果吃着有某种特别浓的味道,可能是加了添加剂。
易消化。好的辅食成品工艺先进,符合宝宝的生理特点,容易被消化吸收。
看包装。购买时留意是否为独立包装,因为独立包装不仅容易计量,也更卫生;认清产品包装上的适用月龄。如果宝宝对某些东西过敏,妈妈一定要仔细看看配料表中有没有那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