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成成拉稀,所以国庆以后一直没有上托儿所。昨天准备送他去的时候开始嚷嚷,不愿意去了,甚至大声哭来抗议。我在这件事上表示沉默,再沉默。学是一定要上的,没有讨价余地。所以虽然他很不愿意,也只好妥协,提出买完菜再去,妈妈只好退一步,表示同意,他也就不闹的去了。孩子还是很聪明的,能够洞察大人对一件事的认真程度,以此来把握自己的耍赖尺度。
今天一开始也小闹了一下,不愿意去上学,要妈妈陪着玩。真送他进了门,他也挺高兴地直奔玩具和秋千。其实他这是第二学期了,虽然说不上喜欢,倒也没怎么哭闹过——最初两天而已。
我记得上半年的学期里,在班上他老小,进了教室乖的很,规规矩矩的坐在小板凳上,也不爱吭声,不主动参加体操(其实在家里的表现却截然相反,活泼好动,当然妈妈在场的时候更彰显)。听说这个情况后,内心是很焦急的,可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却是有些难度的。当初为什么决定在他两周岁整的时候入托,就是觉得孩子虽然有爷爷奶奶带,可是这是有很大缺陷的:
一与同龄孩子接触不够,缺乏交流互动,不能形成孩子的社交观;
二家庭教育引导比较狭隘,不如育儿幼师来得全面、科学;
三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因为只有他一个孩子,什么都仅他先来。
通过这半年的努力,成成长大了,全面发展了。在两个小时的入托时间里,适应了校园社会的生活,均衡了他家里家外的两重性格,知道了和其他孩子友好相处,虽然时有斗架,但也学到了互助。今天我还惊奇地发现成成在学校里和小朋友们一起打篮球的时候爬上一米高的花坛帮别的小朋友捡球了。
通过这件事,做妈妈的我告诫自己,对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恒心、爱心和狠心。不能因为怕麻烦而放弃坚持立场,让孩子有机可乘,以为哭闹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长此以往必将养成嚣张的性格和不良习惯。